从相爱相亲看文艺片

2017-11-12  本文已影响34人  Zachary鴹羽

        文艺片在这个高速消费的大背景下,显得力不从心。受众喜欢简单粗暴的视觉冲击,慢节奏的作品即便评分高也难以立足~纵观文艺片境况:从印象最深的香港的“肥猫”那时还不是严格意义的文艺,癫佬到重庆森林包括在此之后陆续为人熟知的堕落天使,桃姐,一念无明,一路顺风…欧美近几年的鸟人,达拉斯,月光男孩,爱乐之城和曼彻斯特。

        文艺片受众限制呈现的小众,难懂等各种标签,然则文艺片的艺术与哲学亦息息相关:体现其真与美,而二者恰恰并不冲突不存在与外,在于其本质,二者即是内容的统一也是形式的统一。这也恰恰给文艺片披上一层纱,就像鸟人上映一段时间,去网上看个人觉得挺好,有人说看不懂…评论就是要包容尊重题材存在的差异性,即便不喜欢也可以试着了解,从中了解艺术呈现的本质,而不是妄下结论。

        同时,文艺片亦是考验影片整体素质。文学作品改编,真实事件改编或是商业大片成熟工艺体系…前提就是有一个成型的框架,最终就是往框架里填充,填充的好坏就在于出品什么题材,针对受众等等。文艺片更吃故事框架,绝大多数都是原创题材,难度可想而知…就好比一念无明和海边的曼彻斯特,从剧本的雕琢到演员的诠释~每一个步骤都显得尤为重要:完整的主题、故事框架、社会背景、人群和最后产生的社会影响。

        电影最终取决于受众,借由网上的一席话:我们要么把娱乐开销投给华丽的视觉效果,以此来获取愉悦和刺激;要么把钱投给那些宣讲道德的陈词滥调,以便让我们安于麻木状态中。

从相爱相亲看文艺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