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孔孟老庄的思想进行实践

2018-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晖远

各位好!《无为》讲完之后,给各位留了一道思考题,“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这些思想,你分别曾经在哪些地方使用过?或者准备在哪些领域实践?”

在学习任何技能的初期,我们应该用孔子的办法,勤学苦练,搞沉浸式的教育体验,争取习惯成自然。

具体做事的时候,尤其是要做那些能够影响别人的大事,我们应该参考老子的思想,不轻易干扰复杂系统。

培养艺术品位,提升道德水准,我们可以用孟子的办法,找到身上的闪光点作为种子,慢慢发展壮大。

如果面对一项压力巨大而又特别重要的工作,我们就应该学习庄子,忘记自我,让热认知引导我们发挥水平。

400多位读者写下了自己的想法,每一个都写得极其认真和精彩……篇幅有限,我挑选了几个打动我的,和大家分享。

“不要因为一些概念限制了自己人生的可能”  by 肚兜

当我们在谈无为的时候,我们是否知道我们在谈什么?我们大谈特谈的那么多东西,是否就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且不谈能不能做到),无论孔孟还是老庄,他们都知道自己要什么!他们知道啊,无为不靠一个个生僻奇怪的概念,天花乱坠的说辞支撑,他没有一个定式,说要怎样怎样然后就能达到怎样怎样,那样不就是机器人吗,毕竟每个人的体验还是有差异的!当你在某方面达到你需要的状态时,即使不是无为,也是无为了,不要因为所谓的一些概念去限制了自己人生的可能,那样才更无为吧!

“不同家长的武功” by 保sir

中国文化果然影响深远啊!我觉得不同家长就秉承着不同的武功!看到熊孩子,有些孔子式的家长先会觉得这孩子一辈子没救了,之后严加管教;孟子式的家长用孩子表现出的兴趣进行启发引导;老子式的家长放任其发展;庄子式的家长则在其自由发展过程中观察孩子适合的方向。

“跟着孩子的感觉走” by tony

我在家庭教育方面用到过部分并且会持续运用下去:

1、在培养孩子习惯上采用孔子的观点,通过勤学苦练形成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

2、在孩子兴趣的选择上采用庄子的观点,跟着孩子的感觉而不是我们认为好的选择走。不过要跟孩子商量好,一旦目标定下来,那么又要回到孔子的观点中,勤学苦练,持之以恒。

3、在孩子日常陪伴过程中采用孟子的办法,看到孩子本身的优点,并及时的给予表扬,通过持续不断的正向引导来壮大热认知系统。这种引导也分两个方面:

一、表扬要针对细节,不能空泛。比如你不能说:“你真漂亮”“你真聪明”之类,而应该说:“今天独立刷牙,你真棒!”“今天自己穿的衣服,你长大了!”

二、对于所犯的错误,要利用他本身好的热认知去引导。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你不要先发脾气,而是试着说:“不错,你又有一个把缺点变成优点的机会了,真棒!”这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在家庭教育的理念上,采用老子的观点,关闭冷认知,用好的热认知影响孩子。即家长做出好榜样,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行为创造出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从而达到无为而为。

“作为一名码农…” by spiritTalk

作为一名码农,结合技术人的职业生涯想了想。

在职业的初期,勤勤恳恳,在每个夜晚与代码窃窃私语,在清晨的微光中调试程序,不断把冷认知转化为热认知,才能快速应对需求的变化和业务的增长。

度过了迷茫的初期,却陷入了热认知的沼泽,在技术的焦虑中挣扎,然后打破热认知的舒适,重新开启冷认知模式,去领教其他语言的招式。这个时期主要是交替运用冷、热认知,使技术和业务相辅相成。

然后来到职业成熟期,这个时期面临着职场转型。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技术,继续战斗在研发一线?还是听取内心深处产品、管理职位所带来的挑战?要么待在好的热认知里发光发热,要么开启冷认知进入全新的领域。

一些人在新的领域又达到了热认知度,便会追求一种状态:让正确的事情发生。如果需要新的技术,那就一头钻进去;如果需要团队,那就致力于团队的培养和成长;如果需要开辟新的市场,那就创业好了…我目前实践于第二顺位。未来,我期望自己能碰到更多的冷认知,在冷热交替中不断修补自己已有的认知,去留意自己感兴趣的认知,去实践它。

“从前有一座荒山” by 阿波罗

姑且打个比方来描述孔老孟庄理念的不同:

从前,有一座荒山需要治理。

孔子认为应该把荒山上的荆棘杂草都清除掉,然后从远方名山大川上引来良木栽种,数十年后,这里将可成就大批栋梁之材;

孟子认为孔子的方法固然有道理,但普通人难以做到。这座荒山上也有自然生长的良木,我们可以把良木选出来并引种施肥,也能为国家培育可用之材;

老子认为,我们把这座荒山自然生长的良木保留,把其余的荆棘杂草清除,这座荒山就能变为一座好山;

庄子认为,你怎么知道什么是“好的”植物和“不好”的植物呢,最好的治理其实是不治理。荒山上自然生长的良木自然会比荆棘长得更高更好。若干年后,也能得到一座好山。

“好身材只是一个顺带的产物” by 阿里巴巴

记得刚开始健身的时候,在健身房里,每个动作都具体到怎么做,手脚抬高多少度,每组多少个动作,选择什么器械都是被规定好的,然后去刻意地练习它,健身一年后这些动作做得行云流水,根本不用刻意去想他们。这岂不就是孔子的冷热知到热认知的转化?

以前喝酒,暴饮暴食,健身中合理安排一日三餐,身体得到强健、精力充沛后自己竟不愿意像以前那样乱吃东西,而是习惯科学饮食,这岂不是老子的关闭不好的冷认知保留好的热认知?

之后不用去健身房在哪里都可以练,效果和健身房一样好,这难道不是像孟子说有热爱的东西将它发扬出来使他做得更好吗?

两年后再去健身房,已经不在执着于动作而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仿佛健身房就我一个人,我的意识在于肌肉的收缩,呼吸之间,在于自己与自己的契合度,每天的健身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哪里是健身,完全是一场身与心的修行,好身材和旺盛的精力只是一个顺带的产物,这难道不是庄子的完美状态吗?

"孟子就是积极心理学" by 你先走

我的观点是:孔子治事,老子治国,孟子治人,庄子治术。

孔子治事,即干每件具体的事入世心态,由浅入深,勤学苦练,历练本性,养成习惯,遂成无为;

老子治国,即政府不要当大政府什么都管,要像老子一样尽量少管,以退为进,只需要当好守夜人,纠正那些不守规矩的人那些“坏的热认知”,自然就为“好的热认知”提供了空间,无为也就水到渠成;

孟子治人,实际就是现在的积极心理学,通过不断的正反馈来给人“好的热认知”提供养分,养成浩然之气,无为自来;

庄子治术,比如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比如创新性的探索宇宙之术、量子物理之术等等,反正没多大损失,不妨尽情挥洒,是为无为!

“重复眼睛看到的美是否有意义?” by 腹白的腹黑

我从事艺术设计快十年了,工作以来每天都坚持练习手绘,以下我想分享关于我学画中的体验,并聊聊我对于绘画中“无为”的理解。

拿画速写举例,分三个阶段。

起初画画就像儿童画非常简单,渐渐的画多了就对结构有了细致的理解,比如立体感和骨骼结构。第二阶段也是最痛苦的阶段,虽然对结构和空间都有了较科学的理解,但是比例和透视总是画不准,每次看着自己画完的画都非常痛苦。

我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每天不断的画,年复一年,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对所画对象的记忆力加强了,具体的表现为看到的事物能够完全且具体的记在脑子里,再去看画纸,人物就映射在画纸上,只要顺着记忆描绘就可以,就像在描照片一样。

自此以后,每次画画是又快又准,到如今,无需参考,只要你脑子里去想,一副立体的画面就呈现在脑子里,还可以随意变形。不知这是否就是冷认知转化为热认知的一种呢?

还有一个体会就是,我同意人脑就是一台计算机的说法。以前大脑就像一台只装了系统的电脑,要想画画只有打开附件里的绘画工具用鼠标一点点的去点像素,颜色单一形又不准。现在画画的时候,脑子更像一台装了Photoshop的电脑,各种透视变形效果自动在大脑里快速生成。

什么是绘画的“无为”呢?现在的我虽然经常听到朋友说你画的真好,但是我知道技术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开始。我开始主动了解这个世界上的变化,去读更多的书,认真聆听每一个故事,观察周围人的一举一动,体会他人的所思所想,最后把这些知识与情感装入自己的大脑,再通过概括夸张等手法带入到画中。

以上就是我目前对绘画“无为”目标的追求。重复眼睛所看到的美是否有意义呢?我所感受到的这份情感就一定真实吗?…在此,我那个只装了PS软件的大脑还无法处理这么复杂的画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