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练

一阶段·片段一| 升级打怪

2017-04-10  本文已影响16人  伏晶之心

【一阶段·片段一】

R· 阅读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没有见过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愤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自自身。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我们有自由选择自己应对外界的权利,也要为自己的内心和行为负责。

负责,并不是沉重、负担的意思;负责,是将最终解释权掌握自己手上。

举个例子:

甲: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

乙: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在上面的例句中,甲认为,她的感受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而乙认为,她感到失望,是因为她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在平时与他人交谈时,多谈自己的感受与需要,这样容易让别人感受到真诚,关系更加融洽。

比如,今天小妹跟我说:你中午炒菜吧。“ 我说:”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可能是昨晚从高铁站回来有点着凉,你方不方便帮忙烧下。“

A2: 在今后每次沟通中,开口前多想想,表达感受时与自己的需要连在一起,不轻易作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