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泓:人生漫跑,风景更加重要
当你深入到一个东西当中,它都会影响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不同的人生状态。我们现在经常说什么不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我觉得人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比马拉松还漫长的跑步,所以人生哪有什么输赢,到最后都是往一个地方去,路上看的风景更加重要。我觉得这种人生观的形成对你人生状态有很重要的影响。
江泓:因为这么热的天,大家还能赶过来,真的很感动。我想我在不同的场合说过,我最爱的女人是张充和,我这次分享《活出那份娓娓道来》想离开故事来讲述。我觉得她就是典型的一个人物,讲她的时候我会觉得特别亲切,因为张充和就是我们合肥人。他是张氏四姊妹中最小的一个,其他三个姐妹没有在合肥生活过。她们在采访中也是一口的合肥话,她们的保姆,她妈妈请的保姆是合肥人,所以带出来的她们也是讲合肥话,但实际上前面的三个姐姐都没有在合肥生活过,只有她是在合肥成长。
张氏四姊妹,我们能分清楚哪个是谁吗?有人愿意讲一下吗?
读者:前面是老大和老三,后面是老二和老四。
江泓:是的。张充和她虽然名气并不是特别大,她有两个特别的爱好一个是书法,小楷。她的字很漂亮,得到很高的评价,也像她的风格一样甜美。这个画是张充和自己画的。另外一个爱好,那就是昆曲,她参加活动不多,但是会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也唱得特别好,汪曾祺曾经专门的记载过她的昆曲。
我们简单地看一下张充和的生平故事,一般的资料都说张充和是1914年出生的,我去过她苏州的故居看过。我找过他的五弟,他五弟给我的资料上面,包括他自己记得她是1913年5月17号出生的。然后我现在就是按照这个来写,她在1913年5月17号出生。在她出生的时候,一家人都欢欢喜喜,当时以为是男孩,但是没想到一出生又是一个女孩,大家都变得愁眉苦脸的。
她妈妈抱着她很难过,很沮丧。这个时候她的庶祖母就来看望她。她庶祖母也是一个名门望族家庭,她是李鸿章的侄女,又嫁给了张树声,庶祖母信佛,叫“十修”。后来她就跟张充和的母亲讲不如我来把她带回合肥吧,我来收养她,他们就同意了,把她带回去。
从6岁的时候,他的庶祖母就教育他,念三字经和古文。11岁的时候给她找了一个山东的考古学家做老师。到16岁的时候才回到她宿州的原始家庭。她的父亲弃武从文,后来成为一个教育学家,很早就带着他一家到了苏州。所以张充和回去之后就在了女校上学。她刚去的时候就是很土的。她虽然在农村长大,但是接受了非常扎实的传统教育。
这样的孩子会非常有定性,因为她经常和自然待在一起。就像一棵树,它的根系非常发达,后来成长的后劲很大,他家的文艺生活很多,会知道很多文艺杂志。一家人又经常去剧社,或搞这些唱曲活动,所以充和也喜欢唱昆曲。
她十八九岁到了北京,她的三姐夫在北大教书,家里人就让她去考北大。但是去考北大要去复习数学、英语这方面的课。英语这方面她可以很轻松的提上来,数学她一看就决定要放弃,但是后来家里人为了避免说她走后门什么之类的,决定把她名字改成张旋去应试,免得让别人有不公平的感觉,毕竟他姐夫在北大是教授。她在考数学的时候,连尺子、圆规那些都没有带,因为她觉得带了也没有用,用它考了也不会用。结果她中文考了满分,英语考得也很高,但是数学考了零分。按道理北大是不可能录取的,但是大家就紧急开会决定特殊录取。因为这种情况当时也不是她一个人,钱钟书数学只考了十几分,也是特别录取。北大很严格,但是如果真的认定他是人才的话也会特许录取,不拘一格。
后来她觉得北大的政治活动太多了,她不喜欢才上了两年,她就得了肺炎,于是她就借口肺炎,干脆不去了,之后就没有再继续读书。后来北大又请她过去,让她教昆曲和书法。在她23岁的时候,国民党政府要编辑教科书又请她参加,沈从文是编写小说,她是编写散文。那时候她用小楷抄了20多首诗。慢慢随着发展到了解放前夕,她就觉得不喜欢政治环境,她和沈从文适应不了。
所以她很快就开始做出另外一个决定,那时候她已经34岁了。她一直没有觉得要嫁人,因为她家里的资产已经足够她的生活,也加上她有朋友,有书法,有昆曲,她过得很好,就未必非要找人嫁掉。但是到了30岁的时候,这种种迹象分析,她觉得需要有所行动。在她的追求者中,她找了傅汉思,是一个德裔的美籍犹太人。一直到1917年的时候,她才决定嫁给他。在1918年就跟傅汉思去美国。之后一直在耶鲁、哈佛任教,教授书法和昆曲,去年的6月18号,在中午午睡的时候病逝。
她在家里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中国式风格,一直过着她想要的那种田园式风格。在工作之余依然可以过她想要的那种生活,我简单的说了一下她的一生。我觉得,她就是演出了一部娓娓道来的一生。
在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生?我是这么觉得的。
首先是干净。因为我们以前小时候会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那时候不太懂,会把它作为格言来写下来。淡泊明志就是减少欲望,使人能够快乐平和,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可能才会意识到。欲望减少是和你幸福的感觉相关的,可能欲望越小,你的幸福感觉就会越强。
她很喜欢写字,不管是在家还是出差,她坚持每天都要写字。你的心里很干净,所以就很容易静下来。这个社会现在不由自主的高速运转,所以压力很大、很多。以及很多东西都在挤压着我们,让我们不停的在跑,处在很紧张的状态,所以如果你还能有自己的中心,有自己的节奏,不为外界所绑架,我觉得你的人生就会比较稳定。就能够看的更清楚,更清晰,我觉得要想达到这样的程度,其实是需要一种境界的。能做到的最基本的事是你要有生存的技能,像她不仅有资产,她的爱好就是她生存的本事。人家都需要她,别人可以邀请她,她可以以此来赚取资本,会让她有安全感,不会让她为生存问题而担忧。
还要在精神上,也就是说价值观上面要有一种看透。当你深入到一个东西当中,它都会影响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不同的人生状态。我们现在经常说什么不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我觉得人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比马拉松还漫长的跑步,所以人生哪有什么输赢,到最后都是往一个地方去,路上看的风景更加重要。我觉得这种人生观的形成对你人生状态有很重要的影响。
陈艺心:谢谢江老师分享的,刚才大家听的都很入神啊!我希望在座的朋友们在听的时候也能做一些思考,跟江泓老师也作一些交流。
读者一:请问江老师对初试写作的朋友怎样才能写出好诗、好文章?
江泓:我不太会谈写作的问题,还是要跟很多手艺一样,要多看看好的东西,能够进入你内心的好多东西。你读得多了,写的多了自然就会好,熟能生巧嘛。写作也是个手艺活,有天赋的人也需要一定的积累,可能大家的资质都差不多。
读者二:我是从北城专门过来参加这个分享会的,我还带了一个孩子。去年年前的时候,在家里的公众号看你的文章,我现在是因为孩子小,我想问一下。怎样让更多的孩子喜欢看书,而不是看动画片?
江泓:我觉得是这样,首先不要把电子产品看的好可怕,别对电子产品有特别的心理,因为适当的接触电子产品也是有好处的,但是我觉得读书,也对孩子很重要。闲暇的时候跟孩子一起看一本书,一起去阅读,你讲给他听,或者他讲给你听,慢慢的他从中感受到了乐趣就会喜欢。
读者三:为什么这本书的名字叫《活出那份娓娓道来》?有什么含义和故事?
江泓:起书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其实我一般都是先写内容,书名都是最后。我们这本书大概拟了10个多书名,最后确定了这个,我觉得可能是和我梳理的这些人物和我刚才说的对人生的态度都是这样子,不用太急切,不用太功利,需要的最后会到来的。
读者四:江老师,我想问一下在您的人生当中,转变过很多人生角色。我想知道从您到现在为止,你对哪个角色更满意呢!
江泓:目前来讲,我不好说阶段和角色,但我觉得如果带来幸福感的时间或者说状态,一个是写作的时候,一个是瑜伽的时候,一个是和我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基本上是这些的事。就觉得这样的时间是我感觉到特别愉悦的。
陈艺心:你怎么在忙碌的角色中转换请给我们说一下好吗?
江泓:我觉得都是挺正常的,就是你把你自己的事情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安排一下就好了,有时候我会觉得一天稳定的一成不变的生活,可能会嫌弃。我现在会觉得生活中一些稳定的东西你的定心会推向你前进,这是你基本的内心,你才会向前跳跃。走的匆忙,反而难以沉下来做一些事情。像我们的生活,其实除了工作剩下的业余生活,你可以自己安排,有一定的规律性,会比较好,不会觉得那么紧张,不会慌乱。
(原标:沙龙分享 | 江泓:人生是一个比马拉松还漫长的跑步,到最后都是往一个地方去,路上看的风景更加重要。)
合作来源:“合肥纸的时代书店”(hfzhideshidai)
合作联系:itangdia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