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就剩抢红包?琳琅满目的年货,吸引不了迷失的年味儿!
如今过年,抢红包已然成为一种时尚。亲戚群、朋友群、工作群,群群皆抢;你一分,我五毛,他十块,哈哈大笑。抢红包这件事似乎成了过年最重要的娱乐方式。
说到抢红包,支付宝大概算是最壕的主儿之一,动辄就是“亿”字为单位的派。这不,前段时间他们家还搞了个瓜分多少多少亿的抢红包活动,把咱这个边远小城的老百姓们也都撩拨得发了疯一样。连不大会玩手机的老头儿、老太太们也养成了早上一睁眼就抢红包、抢完立马到市场上消费的习惯。以至于大家的见面问候语都改成“今天你抢了吗?”
这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边上。过年在即,正是一年一度的消费旺季,线上线下的商家们早就做好了大卖特卖的准备。今天你搞一个积攒送礼品的活动,明天他想一个扫码抢红包的主意,着实让一众忙着置办年货的人们更加忙得不亦乐乎了。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大人们每年都要为过年能买回一点儿什么而发愁。有时候,过年的钱迟迟凑不到位,一直要等到除夕前两天才能进城采买。大概不光我们一家是这样吧!印象中,一到腊月二十七八九这三天,县城菜市场总是难得一见的人满为患。大家接踵摩肩、你来我往、讨价还价,扣扣索索地进场,欢欢喜喜地回家,充满了发自肺腑的满足感。
如今大不同了,顾客的身份早就变成了“上帝”,商家得变着法儿吸引“上帝”们来消费。于是乎,就有了前文提到的商家们发红包、拉消费的热闹场景。即便如此,琳琅满目的年货市场,也不复当年那样人挨人、人挤人的红火场景。这里面,有线上平台的功劳,也有城市扩张的功劳,还有消费者消费习惯改变的功劳。
说到过年,最最重要的其实是仪式感。正如一首童谣唱的那样: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那时候,每天该干什么,有传统习俗和既定规矩管着,忙碌而又充实,老老少少都开心。
也许是有了一点儿年纪的缘故,这些年,每到过年常听人感叹: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对此,周围的很多人也表示深有同感。大家都觉得年味儿在变淡,但对年味儿究竟是什么?说不清,也道不明。
最近,我家附近同一天又新开了两家超市,都是以让利消费、抽奖派对为卖点,“勾引”得满城男女老幼很是热闹了一番。咱是个俗人,自然不能免俗。那天下班遛娃,顺带折到两家超市逛了逛,重温了一把小时候随父亲进城采购年货的感觉。也许是场面太大的缘故,也许是缺点儿吵闹声的缘故,咱达没达到目的不好说,儿子倒是足足过了一回眼瘾,漆黑的小眼珠东瞅瞅、细看看,一点儿不闹腾,简直和在家里判若两人。
抱着儿子从超市出来往家走的当儿,回头看领奖台前汹涌的人潮和台上主持人富有感染力的吆喝声,我突然想到,如今这年,就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有成长的烦恼,有自然的叛逆,还有不服输的劲头,在短暂的方向迷失中,正渐渐褪去童年的味道。
想想也是,现在过年,春联儿可以是印刷体的,连团圆饭都能不用在家做了,抢再多的红包,置办再多的年货,能把迷失了的年味儿吸引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