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日记

1229-2018践行日记

2018-12-29  本文已影响4人  包青松
1229-2018践行日记

当我们反复看同一部电影、读同一本小说,玩同一款游戏时,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快乐就会越来越少,这种现象被称为享乐适应。根据心理科学协会期刊 《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上的一项研究,有一种行为可以有效延长我们的幸福感,那就是给予行为。微信公众号“三仓心理学界”介绍了这项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人们向他人赠送礼物,然后再接受他人的馈赠,收下同一礼物;再把礼物送出,然后再接受礼物……如此循环几轮之后,参与者的幸福感并没有下降,或者下降得很不明显。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行为科学副教授艾德·欧布瑞恩(Ed O'Brien)表示,过去的研究告诉我们,为了保持快乐,我们需要先放下喜欢的事物,去寻求一些新鲜的刺激。但这项研究表明:重复的给予行为,就能让我们长时间保持快乐的心情。即便每次接受与馈赠的整体收益为0,我们也可以获得相对新鲜和愉悦的体验。
在另外一项实验中,大学生志愿者每天收到5美元,为期5天;他们被要求把钱花在同一件事上。研究人员随机指派参与者将钱花在他们自己或其他人身上,例如将钱留在同一家咖啡馆的小费罐里,或者每天向同一家慈善机构捐款。在每天结束时,参与者需要在实验日志中记录下他们的消费体验和幸福程度。
总共96名参与者的自我报告都显示出了同一模式:开始时的幸福感相似,那些把钱花在自己身上的人,幸福感在5天内持续下降;那些把钱捐出的人,幸福感下降得幅度非常低。
研究人员随后进行的实验排除了几个可能的替代解释:比如,每次做出赠与行为都会让参与者做出更多的思考,思考本身会使其感到愉快。欧布瑞恩说,“我们考虑了很多这样的可能性,并为十多种相应的解释安排了实验,结果它们都无法解释研究结果。”
从进化的角度来讲,享乐适应机制可以推动去人类追求和获取崭新的资源,有利于人类的生存。那为什么给予行为不受这一机制的限制?
研究人员提出的一种解释是,当人们更注重结果,比如获得的报酬,他们可以轻松地相互比较,这会降低人们对每种体验的敏感度。但是当人们专注于一项行动时,例如向慈善机构捐款,他们不太会去比较,而会体验到无私奉献这个行为本身的快乐。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说,慷慨的行为有助于保持我们的亲社会声誉,增强我们的社会联系和归属感,所以,我们会从中获得了正向快感反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