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垃圾分类管理困境
题目:杭州市垃圾分类管理困境
一、现状: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垃圾分类作为城市化治理中的重要环节,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并逐渐走向白热化的阶段。
(一)垃圾问题全国突出:近年来中国垃圾制造数量逐年递增。目前中国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约为4亿吨,并且仍以每年约8%的速度递增。日益上涨的垃圾数量对居民生产及生活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并且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二)垃圾分类治理进程迟缓: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分类始于1996年,2000年起,住建部确定北京等8座城市作为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开始进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推广。然而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仍然淡薄。直到2019年住建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垃圾分类工作才逐渐在全国开展。
(三)杭州垃圾分类刻不容缓:杭州市目前的垃圾处理场可承载能力远远低于垃圾产生的速率。数据显示,杭州市区生活垃圾量从2010年的250.21万吨上涨到2018年的420.46万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若再不采取措施,“垃圾围城”的局面将出现在杭州城,对这座历史名城造成极大破坏。
(四)出台政策较多但成效甚微:为实现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杭州市在2010年正式开始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至今已过去九年。九年间出台了多部政策但实行起来未有显著成效。
政策文本
发布日期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13年1月1日
《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15年07月30日
《杭州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2015年12月25日
《〈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定》2016年03月31日
《杭州市区非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计量和收费管理办法》2017年09月30日
《杭州市物价局 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关于杭州市区非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机制改革有关情况的通知》2017年10月09日
《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处置设施运营体制改革指导意见》2018年02月08日
2010起杭州市政府垃圾分类部分相关条例表
二、问题
在对当前杭州市的垃圾分类治理现况进行具体分析之后,我们从以下两个维度出发进行分析总结了如下问题:
(一)社区垃圾分类推进困难,居民个人配合度低:个人是垃圾分类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居民个人的垃圾分类做的很不理想,垃圾分类知识不足和垃圾分类意识缺乏的情况普遍存在。
(二)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多呈形式主义:部分社区存在的情况是:虽然分类垃圾桶的设置很到位,宣传栏上也有着垃圾分类的标语,但是实际上社区长时间没有人在现场进行垃圾分类的指导,垃圾分类监督员也在岗时间较短。
(三)管理层面较为混乱,监管奖惩制度尚不明确:杭州市先行的对于垃圾分类的相关规定条例是《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结合对社区以及商业区等地方的调研后发现《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于垃圾分类的监管机构并不明确,各个社区采取的监管方式也不同,也缺乏明确的奖惩措施。
(四)经济投入大,产出不对等:杭州市垃圾分类与处理的整个流程基本上是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现有的经济投入量已经十分的庞大,但是收到的效果却并不让人满意,杭州市仍然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威胁。而且,在现有的垃圾分类处理能力下,杭州市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投入和收益呈现着非常大的不对等性。
三、原因
(一)政府层面
1.已有的垃圾分类政策落实不到位,各部门职能不清晰,执行不到位
2.监督反馈机制不完善,政策执行效果停滞不前
(二)社区层面
1.注重“形式主义”与“表面工作”,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政策宣传不到位,垃圾分类舆论氛围尚未形成
(三)个人层面
1.居民环保意识薄弱,垃圾分类实际实施情况不理想
2.缺乏细致分类内容的普及,垃圾分类质量不高
四、建议
(一)加强分类宣传工作,推动习惯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继续深化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居民垃圾分类主体意识。垃圾分类工作本身存在着它的不便利性,但要尽可能做到在不便利过程中的最大便捷,这样居民才愿意参与进来。
(二)凝结社会力量,增强垃圾分类社会推动力:当前垃圾分类治理主要参与者仍是政府,尚有庞大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没有被充分利用。只有联动社会各个群体的力量,使得垃圾分类治理能有效地在各个环节得以运作,垃圾分类治理才能疏通动脉,有活力地运作。
(三)明确政府部门职责,建立有效奖惩体系:在明确政府职责后,配套建立有效奖惩体系,将垃圾治理划分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引起政府内部人员和基层治理人员的重视,将垃圾分类治理落到实处而不再是形式主义,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反馈机制推动政策执行效果的提高
(四)加大垃圾治理市场化力度:当前垃圾治理多是政府在把握,市场在垃圾治理中的作用有限。因此政府治理压力大,投入和产出差异显著。在一些垃圾治理较好的西方国家,如美国,将垃圾治理交给市场的比率较高。政府可以尝试使用产权拍卖等市场化工具,将部分垃圾治理交给市场来完成。市场在处理垃圾的同时还能产出经济效益,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