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让我笑出声来的哲学入门书

2022-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安晨樱

大三的时候,我上过伦理学的专业课,老师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当时还在读南京某大学的哲学博士。他说过,哲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学明白了哲学,再从事其他科学的话,能事半功倍。伦理学那门课的书很难懂,老师一学期花了十几节课,只和我们讲了大概五分之一本书的内容。即使我后来喜欢上心理学,但我依然对哲学敬而远之。

《冯友兰哲思录》,这是一位朋友极力推荐的书。但我拿到后翻了几页,发现是半古文的形式,我就暂时搁置了。这几天准备再读一下,如果实在看不下去就送人,没想到我从开头读起,意外发现这本书写得很有趣,甚至我在读到《人生之目的》这一篇的时候,不自觉地笑出了声

开头一段让我惊讶,引用了冯友兰在第一篇《人生之真相》里的一段话:“吃饭”是人生,“生小孩”是人生,“招呼朋友”是人生,艺术家“清风明月的嗜好”是人生,制造家“神工鬼斧的创作”也是人生。问人生是人生,讲人生还是人生,这即是人生之真相

这段话的开头把“人生”讲得那么浅显易懂,中间穿插了一些高大上的描述,结尾看似朴实,实则包含了很多内容,揭示了“人生之真相”。冯老的类似表达,在这本书的其他文章里还有很多。

为什么《人生之目的》会让我笑出声来呢?作者在这一篇的开头说,“人生之目的”可以拆解为两个问题,“为什么有这个人生”,“人生存在有什么目的”。因为文章篇幅原因,他暂时只解释大家非常想知道的第二个问题。作者在这段文字里的表达,颇有我领导教我表达技巧的样子。

接着冯老引用了古今中外哲学名家的一些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人生的目的就是生,正常生活的人不会总追问人生的目的”。他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可能是,总问虚无缥缈的问题很影响生活,但对人生又没有实际意义。

后来冯老话锋一转说,如果有人觉得找不出人生目的,人生就是空虚,就是无意义,那他在理论上也没错。冯老因此举了一些例子,表示自己同情各类特殊情况去求佛问道的人。

最后他总结了自己的想法,“无生的人生方法,未尝不是人生方法之一种,但一般多数人自是不能行,也就无可如何了”。

我是因为冯老在这一篇文章当中的态度转折而笑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他内心既有成熟稳重有逻辑的人格,也有调皮老顽童的人格,更有洒脱随意的人格。读一个人的文字,很可能会读到他的内心。

第三篇《哲学及人生哲学》,这一篇讲了哲学的分类及每一类研究什么。从这一篇开始,我对冯老以及他的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本书让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去年无意中认识的一个网友,做了几年机长后却辞职备考哲学研究生去了。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不定期开语音直播,和大家分享自己学哲学的收获了。当时我没有认真听,因而觉得他讲的一些理论和哲学家故事太枯燥了。现在我明白了,我没有以适合的方式从头了解哲学。

如果你像我一样对哲学望而生畏,但又有一些兴趣,不妨从这本书开始读吧。我相信你一定也会有一些独特的收获!最后祝所有读到这本书的朋友们阅读愉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