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取代项羽成为新的天下共主时,剩余的诸侯王为什么没有扎
2022-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津城沐雨
诸侯王们没有扎堆谋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不到不得已谁也不愿意谋反,二是他们之间联系并不是特别通畅,三是不同的诸侯王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第一,不到不得已谁也不愿意谋反。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造反的人不少,但真正的野心家并不多,大多数人造反是被逼无奈,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轻易选择造反这条路,因为造反几乎是九死一生的事情,造反成功的只是少数,大部分造反者都是身死家灭。
刘邦打败项羽成为天下共主后,先后分封了几个诸侯王,这些诸侯王有了自己的封地,打了一辈子仗的他们并没有夺取天下的野心,他们更想在自己封地里自由自在生活,安享晚年,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反的,很难出现扎堆谋反得现象。
第二,诸侯王之间的联系不是特别通畅。
古代交通并不发达,各地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像现在这样方便,再加上诸侯王之间进行串联本身就是向朝廷释放危险的信号,朝廷也不会允许诸侯王之间随便进行联络。
如果当年刘邦去楚地抓当时的楚王韩信时,韩信能立马飞鸽传书和其他诸侯王商量,也就不会被抓去了,只可惜当时的交通条件并不能将消息迅速的传出去,刘邦有了各个击破的时机。
第三,不同诸侯王的具体情况也不同,很难达成一致。
刘邦分封的几个诸侯王原本就是不同类型的人,他们封地的情况和他们自身的性格等因素各不相同,他们虽然都害怕刘邦找他们算账,但他们的具体情况的差异,使他们很难达成一致。
比如,韩信更多的可能是不满和牢骚,他自己并不太想一统天下;彭越被刘邦除掉前,想着安度晚年,不想再瞎折腾了;燕王卢绾,则是和刘邦从沛县出来的老哥们儿;长沙王吴芮,则属于实力小、自减羽翼的诸侯国,刘邦最后没有动他。
各诸侯国之间的差异,使他们很难在一开始就有效的联系起来共同对抗刘邦,最终他们被刘邦一个一个解决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