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了,只需要5秒
在生命的终章里,他一定是想到了解脱,于是他走了。结束一切,只需要5秒。
2019年4月17日22时许,17岁职校生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被妈妈批评跳桥轻生,全程不到5秒。紧跟着儿子的妈妈没能抓住儿子,坐地痛哭。
这是整个事情的最后一幕。我们看到的是,男孩子跳桥,母亲坐地痛哭。内心狠狠地抽动了一下。悲剧的后面已经知道了,还有前面不为人所知的一面。这悲剧太突然,也是必然。突然想记录下此刻的情绪。
男孩子跳桥那一刻,他是什么心情,如释重负?母亲又是什么心情,懊悔不已?当知道自己的学生跳桥后,老师又是什么心情,震惊难过?吵架的另一个同学又是什么心情,五味杂陈?想不到,也不想去想。
这个悲剧的大致样子可能是这样。这个男孩子和同学吵架、闹矛盾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吃了暗亏。心情不爽,有点难受。事后,两个男孩子被叫到班主任的办公室。在学校,吵架就是错的。班主任给两人各五十大板。男孩子最近老是出问题,老师并不太清楚发生什么事,也没多想。非但没有帮他分析问题所在,反而又是一顿批评。看起来男孩子总是无理取闹。男孩子很难受。世界那么大,想找个容身之处都那么难。晚饭中,妈妈就学校发生的事情不问青红皂白,对儿子又是一顿猛批。事实上,她一贯是这样做的,只是他不知道今天是不一样的。最后一根稻草压上去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回家,路过那个大桥,他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
具体原因,有待了解,不过基本原因已经清晰。第一,学校处理方式有问题。没有第一时间给学生足够的帮助,某种程度上,给了学生更大的压力。第二,男孩子的母亲教育方式有问题。很显然,批评教育是她的常规武器。批评,不是最好的沟通方式。父母和孩子要有好的沟通,好的互动。第三,也是根本原因,男孩子还没长大,思想不成熟。当然,你不能要求这样一个孩子成熟到哪里去。我在他那个年纪根本做不到。成长成熟要有一个过程。
独立要趁早,尤其是思想上。一个人对于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目的、人生的归处这样的问题了解越早越好,越深刻越好。只是那个男孩子没学会这些。他的家庭、学校都不曾教会他生命、人生、价值这些东西。
反思下来,亡羊补牢,至少要做三件事。第一,学校不仅仅要传递知识,还要引导孩子对于人生、命运、价值的思考和学习。这一点很重要。第二,批评不是好的教育方式。鼓励、爱、陪伴和成长,才是父母更需要做的。第三,独立要趁早。不管是思想上,还是物质上。
要知道,上天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是要我们见识世界的五彩斑斓、光怪陆离,做自己想做的、喜欢的事情的。年轻人,早一点理解人生的目的、生活的意义、自己的追求,早一点成熟,早一点让自己承担责任。不要拿年龄说事,年龄再大也有不成熟不独立的人,年龄再小,也有很成熟很独立的个体。
这个事情真的很遗憾。那么好的年华,那么好的岁月,那么不好终局。对很多人来说,这是悲剧。不过,在最后跳桥那一刻,对那个男孩子来说,那是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