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绽放——德阳方糖读书会
在方糖读书会共同阅读《被讨厌的勇气》时,发生了众多故事,今天只撷取两个。
方糖故事我的故事
在我上高中时,一次体育课上,我惊恐地发现:我腕上的手表没了。心爱之物走得悄无声息,恐惧和恨恶骤然升腾。闺蜜帮忙,几乎全班同学都在体育课上帮我找手表。瞬间,我泪流满面,同学们劝慰:“别着急,一定会找到的。”
那时的我,孤独、冷漠,好似为了适应全世界的“冷”。一瞬间的暖,让自己不知所措、掩面泪啼。手表被同学找回,而我记住的只是这个故事。
内心的冷依然,浸得自己骨肉凛冽。
几十年后,面对18岁的女儿,我对她说:我多想穿越回去,抱抱18岁的自己,对那时的我说:“世界不是你想象的这样,世界温暖、和煦!”。
话音刚落,我被女儿紧紧抱住,安全、有力。
温暖读书会中,我将这个故事分享给伙伴们。
《被讨厌的勇气》描述:“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样,你是在透过墨镜看世界,看到的世界理所当然就会变暗。你需要做的是摘掉墨镜,而不是感叹世界的黑暗。如果你自身发生了变化,世界就会恢复其简单的姿态。”
高中时期的我,一直在赋予自己“悲惨”的意义,即使被温暖照耀着,仍选择视而不见,只活在自编的寒冷故事里。
欣慰的是,终于有一天,我从自编的脚本中出离,勇敢的去享受“照好人也照歹人”的阳光,曾经被蒙蔽的双眼、双耳被打开,不但感受到了世界的爱和温暖,同时也拥有了温暖周遭的力量。
我的成长历程太长,故事多得如同俄罗斯套娃一般,一环扣着一环。
共读书倩的提问
在共读《被讨厌的勇气》最后一课,倩提出一个让大家频频点头的问题:
书中说,“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 难道人生不应该“深刻”和“有意义”吗?
大多数妈妈们都看过一个小视频:小北极熊学着妈妈的样式,想爬上一个陡峭的、覆盖着冰雪的山崖。五分钟的视频时间里,它一次又一次地爬上、摔下,笨拙摇摆的身躯一次又一次从崖底重新攀爬,锲而不舍……看哭了多少人。最后,小北极熊在隔着屏的你我的“加油!” 声中,倔强地爬上了山崖,欢快地奔向妈妈。
小北极熊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样的道路;同样的倔强、成功,也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蹒跚学步,跌倒、爬起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过程。无论是孩子和妈妈们从未气馁过、怀疑过——迈开步子,就是我们坚定、原始的信念。
所有事物的蹒跚学步何尝不是如此。“道法自然”,而自然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存在,比如,孩子。“没有为什么” 是孩子们常给我们的答案,然而我们并不相信。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在成人的滚滚红尘中,每一个人都被压力裹挟着,经历着各种为“活着”而产生的bug和变异,期许着“意义”将我们修复。
存在即生命的体验。“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我们能做的就是将“已经被给予的东西”丰富内化为可以服务于我们自身的能力与精神。
生命本自俱足,各按其时成为美好。
每一个生命,每一个物件有灵且美。就像我们在朋友圈晒过的每一片绿叶、每一朵红花、每一片蓝天、每一朵白云,它们从不因你我的关注或评价而停止开花结果、云展云舒,只为生命的存在而绽放自己。
生而为人,就为存在而绽放。
德阳方糖读书会邀请您你共读《幸福的勇气》,让你的故事拥抱着绽放的生命。
德阳方糖读书会带领人
向爱而生,带给你力量的郝慧青
德阳方糖读书会带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