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靠子女,还是养老院?
养老是个大工程,将来养老,靠孩子还是靠养老院,要看孩子的孝心和经济条件,还要看自己的经济条件而定。
01子女经济条件不太好,老人条件好的老人
王阿姨是52年参军的女兵,老伴是49年以前的子弟兵,婚后有三个子女,儿子最大,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政府部门工作,是王阿姨的骄傲。两个女儿都是普通的产业工人,在本地定居生活。
王阿姨的老伴退休后,老两口到儿子居住的城市生活了十年,感觉行动不太方便了,就回到家乡重新置换了房子,把步梯房换成了小高层,住在附近的大女儿每天过来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也就是买生活用品、洗衣服之类的。
为答谢大女儿的辛苦,王阿姨每个月给大女儿2000元辛苦费,儿子远在外地,每个月也拿出2000元给大妹妹,感谢她照顾父母的辛苦。
老伴病逝后,40个月的丧葬费王阿姨平分给了两个女儿,主要是老伴生命最后的时刻一直是两个女儿在操劳,儿子还在岗位上无法分身。
二女儿退休后,工资只有2000元,大女儿开始带孙子了,于是小女儿和小女婿就搬到王阿姨家居住。这个时候王阿姨就把工资卡交给了小女儿,儿子还是每个月给小妹妹2000元的辛苦费。这样小女儿每个月支配7500元的现金,把老妈妈照顾得舒舒服服。
一旦王阿姨生病住院,她有一个专用账户,动用里面的钱就好。
7500元在小城市算是一笔巨款,女婿以前打工挣点零花钱,现在也加入了照顾岳母的队伍中,两个人照顾一个老人,轻轻松松的。
目前王阿姨有一套独立的住房,还有80万的存款,已经声明:自己百年之后三个子女平分就好。
02子女条件好,老人条件一般的老人
马叔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养了几个有出息的孩子,大儿子在省城公安系统,女儿在省城医院工作,小儿子在本地政府部门工作。
老伴在75岁那年患癌过世,80岁的马叔一个人无法生活,子女们有心把老父亲接到身边租房居住,无奈马叔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
子女们协商好,请老家的堂嫂堂哥照顾父亲的生活。每天堂嫂做好家常便饭,堂哥送到父亲家里,晚上堂哥住在马叔家,洗衣服、洗澡之类的活都是堂哥再做。
费用高出堂哥平时务工的收入,周末在本地工作的小儿子回家看望父亲,在省城工作的大儿子和女儿每个月基本能保证回来一次,给老父亲购买一些生活用品。
这样,马叔在村里活成了同龄人羡慕的对象:“比亲儿子、亲媳妇照顾得还好。”还解除了子女们的后顾之忧。
03老人条件好、子女同样条件后的老人
徐老师退休前是一名大学老师,子女们也都事业有成,平时徐老师和老伴生活在一起,散步、看书、画画,生活相当充实。
三年前徐老师的老伴走后,子女们担心老母亲一个人生活孤单,邀请徐老师到自己身边生活,就被徐老师婉拒了。
应老母亲的要求,在海南给母亲报了一个康养中心。条件好,收费高,这点徐老师的退休工资完全能够覆盖,况且她还有可观的存款支撑呢!
海南气候条件好,到那里徐老师的高血压不治而愈,住在单间里,有独立的房间和卫生间,有时候徐老师还能在房间里画画、看书。不过多半时间都和同龄人在娱乐中心看看节目、打打牌,挺开心的。
春节或者小长假子女们轮换着去看望老母亲,享受天伦之乐。
适应康养中心的生活之后,徐老师就要求子女们把房子出租出去,不打算再回到本地生活了。
04子女和父母条件都不好的老人
宋大伯有四个子女,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儿子在38岁那年遭遇车祸去世,媳妇带着孩子改嫁了。
老伴去世后,宋大伯养老的任务就落在三个女儿身上了。
大女儿在同一个村子,轮到她的时候就把老父亲接到家里照顾;
二女儿在外地带孙子,只能出钱把老父亲送到镇上的养老院度过一个月;
小女儿和女婿都在外地打工,也只能出钱让老父亲在养老院度过;
就这样,宋大伯一年的时间里有9个月都在镇上的养老院 度过。
至于将来养老,是靠孩子,还是靠养老院,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自己经济条件良好,可以选择;否则只能听从子女们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