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原创 专注笔耕

认知升级,才是最高层级的快乐

2020-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觉者看世界

认知升级,才是最高层级的快乐

觉者看世界(恒生资管集团  副总裁  何伏)

佬们之所以是大佬,概因大佬都讲究个情怀。

马巴巴,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商人始终以教师身份自居。

王首富,喊了八百遍退出中国足球却每每携着重金回归。

而互联网一条街最靓的仔张一鸣,对地产有着一种念念不忘的执著。

一周前,今日头条以11亿元在深圳拿地,这已经不是张一鸣第一次向地产抛媚眼了。

“地产教父”王石说,其实他一点都不喜欢房地产。

“互联网新教父”张一鸣嘴上没说,行动上屡屡表现出对这一行的热爱。

专业搞地产的想出圈去,甚至作出养猪尝试。专业搞互联网的想入圈来。

挺有意思的。

人生何处不围城?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来自于哪里?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交给不同的人做,最终结果会差之千里?

人与人的区别,不在于智商,而在于认知,在于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看自己,看他人。

看法不同,观点不同,你的行为也就不同,产生的结果自然也不同。

懒惰与勤奋,学习能力强与弱,消极与积极,乐观与悲观,其实都是不同认知层次带来的不同行为和结果。

认知水平高的人,善于用多元化的角度去看待人或事物,更客观,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不被别人所左右,因此判断能力更强。

你的认知在什么阶段,你的人生就处于什么层次。从认知的漏斗里爬出来,不做观天于井的青蛙,而是迎着命运,接受自我,于智慧的巅峰,看大千纷纭,观落英缤纷。

让我们回顾一下自己:

当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你会觉得,似乎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从没想过还能有这样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从大学里毕业,开始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以往学到的知识,似乎都起不到什么作用,你需要重新去适应社会。

而当你有了一定的事业,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之后,你会感到,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会更深刻,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视野也会全然不同……

这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可以说,成长,就是不断用新的认知,打破旧的认知,重建自己的思考方式。

它的本质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一个自然演化着的、庞大复杂的系统,把我们的“心智世界”和“现实世界”区分开,那么可以说:

人变强的过程,其实就是“心智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拟合。

如果你把自己训练的更加客观,那么你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就能够超越那些比你聪明得多的人。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当我们离这个世界更近一步了,会更宽容地看待这个世界。

我们所处的世界像一个巨大的迷宫,每个人都同时处在个人的小迷宫、社会的中迷宫,和人类的大迷宫之中,这个迷宫自形成已来,自身演变的速度在不断加快。

现在,个人社会和人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迷宫本身也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越来越难以琢磨了。

而我们的认知是一座山,是矗立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座巍峨的大山,山顶位于我们内心的最深处,站在山的不同高度可以看清不同大小的迷宫。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攀登,否则无法看清迷宫。

我们的人生就是一边在走迷宫,一边在爬山,在人生迷宫中顺利前行,凭的,就是看得清、看得透、看得远;靠的,就是认知的确定性破拆迷宫的不确定性。

什么是“心智世界”?

从我们刚出生的时候起,我们的大脑就在执行一项艰巨的任务:为这个世界建模。

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大脑会通过外界的输入,来“猜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心智世界”。

然后,再通过对外界作出干预,获取反馈,来修正和调整这个“猜测”,让“心智世界”更加接近“现实世界”的真实样貌。

这个“心智世界”包括什么呢?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三部分:概念、规则,以及框架。

概念,是我们对外部世界一切事物的命名。

比如:每一只鸟都是不一样的,但我们都把它们叫做“鸟”;每一本书都是不一样的,但它们都叫做“书”。

概念是我们用来认识世界的基础,有了概念,我们才能对外部世界进行思考。

但仅仅有概念是不够的。在现实世界中,不同事物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联系起来,进行互动,这种联系的方式,就叫做规则。

比如,我们之所以去上班,是因为我们(和单位或公司)共同接受这么一套规则:我们完成公司或单位分配的任务,公司或单位给我们发薪水;

我们之所以会去超市买东西,是我们相信在现实工业供应链下,超市的东西是可靠的、正规的,这是规则;

万一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投诉来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这也是规则。

规则既是动力,也是约束。

最后是框架。什么是框架呢?它指的是:我们的心智世界,由“已知”的部分,向“未知”的部分进行探索、尝试时,所遵循的一套思考方式。

比如,孩子读故事、看电影时,总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就是一种“框架”。在孩子的思维里,世界上的人总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好人和坏人。所以,当一个新的人出现时,他要么是好人、要么就是坏人 —— 这就是一种利用框架对“未知”的探索。

这三者其实是紧密相连的:规则可以帮我们理解新情境,为我们提供“框架”,来思考和处理新的问题。

而我们对新问题、新情境的处理方式,又可以反过来沉淀、提炼成新的“规则”,来丰富我们的心智世界。

而这些我们积累起来的规则和框架,我们会对它们命名,把它们归类、整理、储存好,来帮助完善我们的“概念”体系。

一个好的模式是什么呢?你的“心智世界”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试图去拟合外在的现实世界,从中提炼出新的概念、规则和框架,来优化和更新旧的模式。

因为,我们一切信息的流入,都必须经过“心智世界”的解读;同样,我们,我们一切对外的行为,也都必须经由“心智世界”向外传播。

所以,如果心智世界跟现实世界不一致的话,我们就会陷入困境。

比如,许多人在阅读、学习时,总是会陷入一个陷阱:学习就是要务于精熟,我把东西全记住了,就是学得好。

这其实是不对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考试”思维:一切都有标准答案,我要去“做对”我的答案。

这就是被过往的“规则”所束缚住了。他们没有意识到,学校跟社会是两套规则。这套在学校里适用的规则,在社会上并不适用。我们要追求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融会贯通。

同样,许多刚刚带团队的新手管理者,很难转变自己的角色,遇到问题仍然习惯自己上手,就是因为他们还保持着“执行者”的框架:我要把事情做好。

于是,难以忍受初期的磨合、授权和“失去控制”的感觉。

但实际上,管理并不在于做好手头上一时的事务 —— 事务是永远都做不完的。

管理的要义,是你能够培养起一支有力的队伍,来应对新的问题。

这就要求你能够调整自己的思考框架, 从旧的模式过渡到新的模式。

所以,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新情境、新问题,有些人能够更加游刃有余?为什么位于同样的起点,有些人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找到自己的节奏?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能够更有效地更新自己的心智世界,去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

这也就是“智慧”的特征。

一个有智慧的人,并不在于记忆力多好、脑子转得多快,而在于,他能否时刻保持心态的开放性,快速地理解新的情境,并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始终“做好准备”。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其实是什么呢?意味着他能够意识到:外部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

旧的心智世界、思维模式,也许已经不再适用了。

我需要通过调整参数,来使我的“心智世界”跟新的外部世界,更好地拟合。

这种新的拟合,并不是摧毁重建,而是在旧的模式上进行优化,使心智世界能够“适配”更多样、更广泛的模式。

其实,我们所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在训练我们的大脑。

同样,我们一切获取到的概念、规则和框架,既拓展了心智世界的边界,同时也是束缚我们的牢笼。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心智世界是会被“强化”和“固化”的。

简单来说:你在同样的位置停留得越久,你对它就会越熟悉。

那么,它在你的心智世界里面,就会居于越发中心的地位。

你就会越加倾向于从它出发、以它为中心,去看待别的事物,让别的事物来适应它。

我把这种现象,叫做“中心化效应”。

比如:如果你在一个部门里面,部门的风气就是讨好老板,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习惯于用「讨好」的思维模式去处理问题。这就是一个框架。

你不再会去思考:这件事情好不好、对不对、应不应该做,而是会把“能否讨好老板”放到第一位 —— 哪怕你换了一个环境,也很难跳出来。

甚至于,你的心智世界,也会随之而发生改变。你会认为,工作就是要讨好老板,其他的都是旁门左道,没什么用。

这个信念会牢牢占据你“心智世界”的中心位置,形成一条新的、固化的“规则”。这就是中心化。

同样,长期使用一个方法去解决问题,你就会养成对这个方法的路径依赖,从而忽略其他的路径;

长期停留于某个岗位、某项技能上,你就会牢牢被它困住,难以适应离开它的状态。

长期采取某种模式去生活和工作,你就会习惯于这种模式,从而无法想象其他的可能性。

这就意味着什么呢?你的心智世界固化了,停留在一个小小的、局部的碎片里,再也无法拓展和生长。

而碰巧,这恰恰非常吻合大脑的需求 —— 大脑有一个基本需求:接收到的“意外”越少越好。

这就会导致,为了保证“意外”更少,猜测的“正确性”更高,大脑会倾向于什么呢?停留在相同的位置,保持原状,不再改变。

所以,我们的思维模式,天然地就会趋向于“稳定”。我们会认为,我们所积累起来的“规则”」和“框架”,都是稳定的。它们今天适用,明天也适用,未来依旧适用。

因为如果不适用,大脑就需要重新去修正它、完善它,而这会消耗许多能量。

因此,大脑就会构造出一个牢笼,把我们牢牢地困在里面,不断强化我们那些固有的观点和信念,让我们坚信“自己是对的”—— 如果发现错了,那一定是世界错了。

1)任何在我心智世界固化之前的事物,都是理所当然的;

2)任何在我心智世界固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事物,都是极其重要、必须注意的;

3)任何在我心智世界固化之后出现的新事物,都是歪理邪说、胡说八道。

在一个人的成长里,最可怕的,不是外部世界的变化,也不是冲击,而是心智世界的固化,不再生长。

不同认知层次的人,会有交流困难的。

认知高度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对井底蛙,不与他谈论海的事情,是由于他的眼界受限;对于夏天生死的虫子,不与他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因为他的眼界受时令限制。

同样,对见识浅陋的人,不与他讨论大道理,是因为他的见识受教育束缚,眼界决定境界。

身在某个层次,你的思维和视角都会被局限在其中,只有打破所在层次的束缚,认知升级触碰到更高的层次。

你才会发现全然不一样的新世界,思想将如同打开的阀门,奔涌出无限新鲜而充满活力的念头。

在认知升级的实践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认知升级之路。其次是善用方法工具,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会更远。

如何让我们的心智世界能够保持活力,不断地保持生长?

1、整体视角

改变线性思维,才是升级认知的第一步。

在一个位置待久了,你的视野就会逐渐变窄,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面,从而让心智世界失去空间。

如何破除这种限制?这就需要你从更高的层次,从整体去看待自己所在的整个系统。

1)试着摆脱位置的限制,去接触一些平时不会做的事情。比如:如果你是跟事打交道的,不妨试着跟人接触一下;如果你是跟人打交道的,也不妨试着磨练自己对产品或服务的眼光和品味。

2)如果你一直埋头于某个行业、某个位置,试着跳出来,从整个商业链或产业链去思考,去寻找新的机会和切入点,从而提升你看待事物的视角。

3)遇到和发现问题时,不要孤立地看待问题,而是把问题放到整个系统里面去思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了问题的存在?

慢慢地,你也许会发现,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2、非整合性

不要轻易地用你的视角,断言别人的生活,尤其是初衷。

你太远,就会“无视”;

你太近,就会“放大”;

你太窄,就会“诛心”。

前面说过,大脑会给我们设下牢笼,让我们坚信“自己是对的”,从而走进不断自我强化的死胡同里。

要对抗这一点,就需要锻炼我们的“非整合能力”。什么意思呢?它指的就是“在心智世界中,容忍不一致信念的能力”。

简而言之:

旧模式:我们的心智世界,以某几条信念为中心,其他跟它们相抵触的信念,要么被曲解,要么被抛弃,以此来保证心智世界的平衡。

新模式:我们的心智世界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信念,它们之间可能是彼此矛盾、彼此相悖的,但我可以忍受它们,任由它们独立存在,彼此颉颃,互相抵牾,无需整合。

如何实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在平时多去训练了:

1)当你接触到一个你抵触、排斥的信息时,不要急于摆脱它,先让它在脑子里转一转,思考它的合理性;

2)当你接收和关注到一个事物的某一面时,试一试去想象一下它的另一面;

3)不要依赖于旧的规则和框架,时刻做好心理准备,来“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将有助于你不断跳出大脑的“舒适区”,让思维保持生命力。

3、实验思维

在一个行业从业过久的人,特别容易被方法论带来的成功蒙蔽双眼,忘记什么才是本质。

我是这么对客户笑的,我是这么设计灯光的,我是这么陈列货品的,我是这么和供应商谈判的……

这些打磨了几十年的方法论,让我在行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对不对?对。有没有用?有用。

但这些都不是本质,它们都是在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一个特定组合下,取悦客户、优化产品、提高效率的方法论。

在变革时代,我们更需要理解行业本质,拥有本质思维视角。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断去接触新事物,并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观察、思考、复盘和反思,从这个新事物中,提炼出新的概念、规则和框架,丰富我原有的心智世界。

这就是“实验思维”。不单纯以成功为目的,而是以探索和思考为目的,最大限度地体验它、理解它、思考它,来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

这些新事物,小到一个技巧、一个工具,大到一项职能、一个领域、一个行业,都是我可以去“做实验”和收获经验的对象。

4、多样化

人,一定要有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

什么叫“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

比如,如果你去随机调查100家正在转型的公司,80家以上会认为:

1)说起产品,我们好于多数公司;

2)一路走来,我们克服了多数公司无法想象的困难;

3)提到转型,我们的状况要比多数公司复杂。

总而言之,多数人认为自己属于少数。

要去目的地,光有地图不行,你还必须知道自己现在的位置;

要想转型,光有战略不行,你还必须有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

有的品牌也许认为自己的核心能力是产品(创造价值),但其实它最大的强项在于渠道,开了千家门店(传递价值)。

企业家习惯把过去的成功归结为哲学层面的原因,会让自己在新的征途中迷失。

在产品、营销、渠道这三件事情上,你把一件做到极致,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就。

但怕就怕,做好了A,你却以为是B。

因为归因错误,思维视角错误,导致战略导向错误。

为什么呢?因为单一就意味着脆弱,只有提高多样性,才能同步提升自己的稳健性和反脆弱性。

无论是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工作方式,职业生涯,还是资产配置,我都不推荐“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尽量去丰富自己的选择。

学一门技能,培养一门爱好,发展一项副业,广泛涉猎别的领域……如果有机会,不妨多试试别的可能性。

它们未必有用,未必能用,但一定能帮助你增进对世界的理解。

你会更加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运转的,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还存在哪些其它的可能性。

5、连接一切

同一件事情,你站在不同角度,高度,立场,都会有不同的观点。

很多问题,在CEO的位置,本质上是取舍问题,优先级问题。

先做这个,还是先做那个?为了谁,而牺牲谁?重视什么,搁置什么?

但这个问题在中层,就变成了能力问题。

怎么做?能做到什么程度?流程怎么优化?团队怎么激励?

而到了底层,就变成了资源问题,体制问题,使不上力的问题,甚至态度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开始逐渐显现分野。

世界永远是互相联系的。

不妨保持这么一个信念:我们目前所见所知的部分,只是世界这张庞大立体网络之上的一个小小的局部。

我们觉得新奇的现象,总会有迹可循,有原理可以解释。

而这些原理,又可以向下挖掘,进一步把更多的现象和应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星罗密布的结构。

什么是“认知升级”?实际上,就是借由某个契机,某个关键节点,突然打通了一切障碍,把过往各个零散的点串联了起来,形成一张网络。

这才是最高层级的快乐。也是我们不断突破认知边界、拓展心智世界的不竭动力。

人类的认知,好似一个巨大的天坑,呈漏斗态势排布。

越往下,所见越少,机会越少,越是感受到社会不公,愤怒无比。

越往上,所见越多,机会越多,越是感觉世界美丽,风光无限。

我们的认知就是这样,从漏斗的底端一步步向上攀行,每行进一步,都会有豁然开朗的通达感,每上升一层,都会获得无尽的心灵快感。

下愚莫揣上智,泥陷于认知漏斗底部的人士,看不到上层认知的风景,根本听不懂认知更豁达的人在说些什么。

不要太功利,这个世界,人类竞争比拼的不是什么学分成绩,不是名校名师,不是专业科目,而是你对自我与社会的终极认知。

成长,就是不断推翻自己的旧有思想,经历更为深层次的认知蜕变。

自我认知的更迭升级,就是一个人成长的本质,你的认知决定着你的高度。

冲出人性的迷障,就得以机缘问鼎于智慧极峰,此时心境澄明,无苦无忧,洞穿了这个世界的本原,获知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这是人类认知的又一个新起点,快乐无边的心灵自由,与以慈悲为感召的精神境界。

世界的改变,源于每一个愿意改变自己的你。

2020年6月20日星期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