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吼不叫》有感
《不吼不叫》这本书是我在樊登读书平台上听到的,听后引起了我的很多反思,在此记录一下,用以激励自己在与孩子和他人沟通时,有意识的将沟通作为联结的方式,而不是为了制造冲突,给关系带来伤害。
这本书的作者是罗娜.雷纳,美国著名的亲子教育专家。
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不是不知道吼叫不好,但怎么才能控制得当,成为和善而坚定的父母呢?
本书可谓破解“父母吼”的秘籍,既不让父母羞愧,也没有试图说教,只是教你追踪吼叫的行为,理解其原因,明白自己与孩子的气质区别,提供减少吼叫的策略。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研究表明,几乎所有人,都曾失去控制,对年幼的孩子吼过,只不过有的人形成了习惯,而有些人偶尔为之。
吼叫的后果:长期对孩子吼叫,孩子会生活在恐惧中,内心会充满怨恨,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形成对自我、对世界的扭曲感受,这样的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可能会状况百出。父母大声吼叫也无法让孩子看见自己的需要和感受是什么,大脑中建立的都是恐惧的联结,在父母的吼叫中长大的孩子,根本什么都学不到,还会启动动物脑。
改变的希望:作为父母,虽然我们曾经或以后仍然可能犯错,但改变永远都不晚。不要一直自责,也不用羞愧,你意识到需要改变,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吼叫深层次:吼叫的原因,如同冰山,看表面是因为外界的触发,而如果向内探求就会发现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因。
通常愤怒下面藏着很多的恐惧,想一想你的恐惧是什么。
同理我们,让我们自己和内在的感受进行联结。因为当我们不断的一次一次记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找到规律,引起我们吼叫或是发脾气的惯常规律和行为和事件是什么,我们可以往下挖,底层自己的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我们就可以寻找到自己发脾气的根源。
我们发脾气时,更多的会指向他人,我们可以一步一步的剖析是什么引起了我们的愤怒,比如:当我们感到愤怒的时候,我们现在可以想一件让自己愤怒的事情,你会发现最开始你愤怒的感受会更多的来源于他人,我们一层一层的探索,最后我们会追踪到他人,“你不就该自私—这是公平”最后我们会说到,人类的共性需要为“公平”,因为我们有共通的底层需要,所以我们要一层一层的找出来。
“脾气”冰山
冰山表面:可以感知的情绪:发脾气、生气、恼怒(次级情绪)
中间层:由个人信念、未满足的期待产生的感受:羞耻、焦虑、愧疚等;
最底层:由于人类共通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首要需求:归属感和价值感)而产生的深层根源:恐惧和悲伤。
“人类共通的需要”,找到需要并不容易。
我们知道了吼叫的来源后,就会对自己有了更多的同理和接纳,我们不再自责和愧疚,在问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因爱而改变”,我们可以因为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孩子而自我改变。
减少吼叫的日常策略:
第一步:记录事件。每次你有了吼叫的情绪之后,把他记录下来,这种记录的方法是有效降低吼叫频率的一个办法,要做到在事件上有意识的自我觉知。
第二步:建立自我同情。建立自我同情,并不是给自己找借口,很多人建立自我同情的方法是,“我是被逼的,我这样对待他,都是他逼我的,他把我逼急了,要不是我生活中的压力太大了,我以不至于这样,所有这些都是在找借口”你发现当你找借口的时候,你下次还会这样吼叫。
建立自我同情,是要理解自己。首先的前提是承认自己错了,我今天又对孩子吼叫了,我这样做是不对的,我的压力可能太大,我现在需要放松一下,这是可以的,这是自我同情。
我们需要找到自我改进的路径,而不是找一个自己发脾气的借口,我们要能理解这两个处理问题的区别。找到发脾气的借口,你没有任何的行动,找到自己为什么发脾气的原因,并且告诉自己下一步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建立了自我同情。这才有行动的方向,所以只有你真正的建立了自我同情,你才能有可能改进吼叫。
将处理情绪改成关注需要,一切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ABCDE法则
A自问:我现在的感觉如何?我升级的想法是什么?我能否接纳我自己的感受,并且改变我的看法?是什么要触发吼叫。
B呼吸:自问时,开始觉察自己的呼吸。从腹部开始呼吸,有意识地作3-5次缓慢、轻松的呼吸,呼吸的时候,感知自己的身体。
C平静自我:用积极、现实的想法代替你升级的想法,等自己平静下来再来管教或者与孩子沟通
D确定孩子的需要:他的行为向你传递了什么信息?
E同理心:将自己置身于孩子的处境,感受他的感受,想法、倾听孩子
4C法则
沟通(鼓励性言辞)、选择(给孩子选择权)、结果(让孩子参与到想象结果)、联结(建立连接、关注孩子)。
ABCDE和4C的方法,核心都是与自己建立联结。我们真正要面对的不是负面情绪,而是让负面情绪牵着鼻子走的自己。当我们有情绪,我们自我的关爱非常重要,我们有没有和我们自己去也没联结,当我们有了和自己的联结后,情绪来了他只能是通风报信,它不能操控生命,我们知道我们有独立的意识来主导我们的行为。
我自己:
回想一下我自己的成长环境,不是为了责备、嗔怪,而是为了更好的看见。
原来的我不仅爱愤怒更是习惯迁怒,书中解读“愤怒和迁怒会投向弱者”,我立刻就想到了自己原来的所作所为,有太多的事情,我没有弄清原委,还有些事情本来是其他人带给我的,由于自己内心升起的对“别人不认可我”的恐惧,我将这些转移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想到这些,我会很心疼孩子;有些家长会用“漠视”对待犯了错误的孩子,这一点同样让我扎心,因为我原来也会这样做。
樊登老师说,这是一本慈悲的育儿书籍。到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重要的是看见自己的“自动反应”模式,更重要的一点:觉察不是为了自责,而是为了改变,所幸自己已经走在成长的路上,所幸我的孩子一切都好,所幸孩子有她自己的成长力量。
我能保护自己的孩子:
“打破循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做出承诺,和你父母当年对你的态度相比,你要更加体贴关爱自己的子女。当你终止了旧有的家庭模式并打破循环时,也为你的孩子、你孩子的孩子以及以后的子子孙孙送上一分无比珍贵的礼物。你是在塑造未来 选自《原生家庭》
我将这段话作为自己努力的动力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