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文章:不被打扰的空间
刚才看陈海贤老师的文章,突然对空间感同深受。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保持沉默。
陈老师在文章里提到,自己带他的老师去佛学院,他出于礼节去介绍,而对于空间极度敏感的老师却说:“你一说话,就打扰了我欣赏风景的空间。”对于一个非常注重倾听的心理咨询师都会破化他人空间,何况普通人。其实我自己也该随时关上话匣子,特别与人发生冲突时。
这个月,发生很多事,内忧外患。这个月就像那本推荐书一样《了不起的我》,人为了改变而不断改变。内心冲突不断,一直压抑不敢爆发的东西都喷涌而出,在外人看来,不好,因为一些关系以前还可以将就,而现在变得几乎彻底破灭了。
我记得学校里徐老师说过:“做得多,错得多,所以能不做就不做。”这是他在体制内的心得体会,早些年我不喜欢这种怠惰乏力感,而近几年随着孩子出生,我对学校工作也有一些这样想法作祟。而现在我又不认同这种犬儒主义作风,一个有生命的人越要在做中找到价值,你不做虽然错得少但也得不到任何成长。所以我挺感谢陈海贤老师的书,让我不再逃避以前的一些课题。婆媳关系、职业选择以及理想的居所,这系列问题都是在这个四月份集中被我提上日程。那些停留在脑海中的想法逐渐以行动开始,比如因为婆婆对我带娃指手画脚爆发矛盾,随之带来与老公的婚姻大战,接着是在外找出租房子,学车买车,与校领导大战……如此种种,整个生活故事是否如电视剧轮番上演。为什么集中在这个月,我思考过,因为我想改变却一直苦于找不到出口,直到看到陈老师那本书,然后似乎推动我必须面对内心的召唤,完成生命中的英雄之旅。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会怎样,忍耐忍耐就过去了,或者回避矛盾,一直让问题存在下去。我很不喜欢这种无力感,我需要找到实际的解决之策,即使最终我又回到原来的老路,但至少我明白拳头打出去会发生什么,而退回原处是我真正的选择而不是忍耐,不是能不做就不做,能回避就回避。
我知道我有很多自私的小我,我想有更多自我成长空间,不是特别热衷一直带孩子。而婚姻中另一方却并不能发现这些,对方可以以工作之名让孩子一直是你的任务。但有时候我并不想当这个接盘侠,我想写我的文章,看我的书,发展我感兴趣的一切。可是孩子总得有人带吧,于是好像是不得不做的事,而对方并不对此心怀感激。于是矛盾就爆发了!而矛盾变得厉害的原因,是因为一直以来的忍耐。难道包容不好吗?我发现真正的包容是有前提的,是你的自主选择,倘若被迫为之,那不叫包容,叫做隐忍,隐忍那叫回避冲突,那么终有一天会爆发。
其实说实话,我是一个害怕矛盾冲突的人,可能与小时候爸爸妈妈吵架有关,他们一吵架就会摔东西,然后激烈的对骂对吼,连晚上凌晨几点都要骂骂咧咧。我的爷爷奶奶关系也不好,奶奶老在我面前抱怨爷爷。于是我总是会躲开他们的争吵,进入自己一个人的空间里,看书写作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习得的,因为我需要用写消化掉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所以我至今都算是被人称作温婉性格的人,有时候大大咧咧没心没肺样子,其实我的心思还是挺重的。我是回避来躲避伤害!
可是到了真实生活,这种回避矛盾也带来许多问题。比如夫妻间不太赞同的决定,不敢直面挑战。如果夫妻间可以无所顾忌谈任何话题,那么这段关系就是比较亲密的夫妻关系。而我总是小心翼翼,这反而更阻断了关系的发展。那种能不说就不说,能不做就不做的体制生存之道却并不适用于真实的亲密关系中。我可以跟你说任何话,我也不担心你会生气!可是要达到这点,其实都需要平时磨合与平衡。有些时候还需要留给对方足够的不被打扰的空间。
我以前老觉得自己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于是就以此作为不处理关系的借口,回避问题。对于工作环境以及并不深入的关系而言,这种不介入关系处理模式有很多优势。因为你不想处理这些人的关系, 他人自然伤害不了你,你也不必为这样的关系负责,同时你的不介入也留足了对方不被打扰的空间。所以,我这种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在我工作环境里反而人缘还可以。因为你害怕矛盾,不介入矛盾。
而当外层关系与你内在的真实需求,价值取向发生矛盾,那么这层关系就必然会打破。例如我们学校专制作风,非人情化的领导作派,之前我可以不关心计较。可当涉及自己也被卷入,受到牵连影响,就会将以往回避背后的不满如滚雪球一样。
因为4月冲突不断,我对自己的思考就会比平时更深入。思考学校制度会连同以前一直想的辞职联系起来,是否我还值得留在学校,什么是你理想的职业。也就是在这几天,我越来越清晰明白了,儿童文学学者以及阅读推广人那都不算我真正想做的事,而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才是。要是以前看似岁月静好的日子里是理不清楚的。
另外关于夫妻关系、婆媳关系这些事情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最终我和老公和好如初,彼此都认同夫妻关系是第一位,但这条实践的路还很漫长。在因为找房子过程中,我也越来越明白,我要的更多是一个心灵的归宿,而不一定是什么物质房子。争吵之后那段不被打扰的空间尤其可贵,它让你思考,并指出破局之道。
借助陈老师小步子理论,我思考着我未来要做的事:我想成为一个儿童文学工作者,更明确的说是一个主要靠自由撰稿的儿童文学工作者。我想象的理想生活,是三口之家的样子,居住在自然环境很好的地方,每年都有时间出去旅游。那么过上这样的生活,你现在的第一步什么呢?写作,加上时间管理能力。写作是核心,而时间管理能兜底。为此,你要不断学习。
让自己随着年岁变得越来越有价值,而不是让35岁越来越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