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活的难,记得来时的路
今天下班途中,在短视频网站上,看到在上海地铁上拍到的一幕,引起众人的评论和转发。镜头里的一个年轻的男生在地铁上边哭边大口地吃着东西,也许是想要用食物堵住自己的悲伤吧。
置顶的评论说道,哭着吃过饭的人,是可以坚强活下去的。
短短的一幕,触动了同样是在茫茫人海中励志前行的我们,在内心角落里那根最温柔的弦。是的,这个年轻人不就是曾经那个快要扛不下去的我么?
歌德说,凡不是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的人生之味的人。
睡的时候,不辜负床,忙的时候,不辜负路。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任凭眼泪流过脸颊,也要用食物填满自己,不辜负那个即使深陷沼泽,也要在心里开出一朵花的自己。
1.面对生活的难,你需要和自己和解
记得电影《返老还童》里的两句台词,“有时候我们就活在即将发生冲撞的轨道上,浑然不知,无论它是意外发生地还是蓄谋已久地,对此我们都无能为力”,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和身边发生的事和解。
“有时候事与愿违,你大可以像疯狗一样咆哮,怨天尤人,诅咒命运,悔不当初,但是等到最后一刻,你还是得平静的放手而去。”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和自己的和解,原谅那个屡遭挫折,不那么优秀的自己。
前段时间,一口气读完了保罗·卡拉尼什医生写的生前自传《当呼吸化为空气》,和托马斯·波根索尔国际大法官根据自身经历写的《幸运男孩-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的回忆》两本书(见文后的书籍简介),渐渐感受到,逆境也好,顺境也罢,吸引我们对活着这件事,兴致勃勃而又意犹未尽的,不是人性经得起千锤百炼,而是不如意的生活和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生命竟宛如墙角开出的小花,我自风情万种。
我们越了解人性,越容易做到宽容和善良;越愿意扛起自己的命运,不假手于他人。
2.面对人生的迷,你需要记得来时的路
在雅典有一座祭奠太阳神阿波罗的德尔菲神庙。两千年来,它静静地矗立在雅典的郊外,在它残破斑驳的石柱上,就镌刻着那句举世闻名的话:“人啊,认识你自己!”从此点燃了古希腊光辉灿烂的哲学历程。
余华在《活着》写到,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最近也特别喜欢《小窗幽记》里提到的两句诗词: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
其实,真正能击垮你的,从来不是别人的非议,而是你对自己的怀疑。
而面对人生的迷雾和对自己的怀疑,更多时候需要的是,找到自己,记起来时的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最后,面对生活的难和人生的迷,我们一步一紧,如浊泥出莲,淬火成“钻”,感恩的更是在混沌中的不灭的成长,和鲜活的生命教会我们的继而不留。
更多时候,这个年轻人紧赶着吃完口里的热狗,走出这个地铁站。泪水滴落成花,眼角带笑。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备注:
1.《当呼吸化为空气》一书由美国作者保罗卡拉尼什所著。本书的文章分别刊登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获得了全球读者关注。因文笔优美,诚挚感人,与保罗在书中对人性、生死、医疗的深沉思索,让全球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2.《幸运男孩: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的回忆》的作者是托马斯·伯根索尔。故事从托马斯·伯根索尔被押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开始,那时他年仅十岁,此前他还经历了凯尔采犹太人隔离区的艰难生活。他是在集中营长大的,并不知道还有其他的生活方式。这本写于六十年后的回忆录,用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他17岁以前的生活,在凯尔采、奥斯维辛失去亲人、多次死里逃生的遭遇,以及从集中营被解救出来以后动荡漂泊的经历。托马斯后来成为著名的国际法学者和大法官,本书中的早年经历对他的人格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引导他走上维护人权和国际法的道路。书中朴实无华的讲述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