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边界

2023-01-27  本文已影响0人  米米兰妮

1

我们把父母当作道德,一旦违背他们的意思就感到内疚,这是因为我们太渴望被看见和接纳。

我们常常谈论守住边界,特别是我们和父母之间的边界。或者说在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和父母对我们的期待之间,要划清界限。

这个界限就是成长。我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由的人存在,而不是父母的一部分,不是实现父母愿望和期待的工具,即使父母的愿望和期待里都是所谓的“爱”,我仍然首先是我自己。

看到真实,还原父母与我们之间的真实关系,感受我们的情绪,是为了不要像小时候那样,像还没有任何力量的自我那样,不假思索地将父母当作“道德”,当作必须完成的事情,当作永远不能跨越的线。

小时候的我们,是多么期待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接纳,这就是深深地萦绕在每个人意识深处的想法。

所以,我们要去谈论原生家庭、谈论爱与恨、谈论真相,这样我们可以在必要时在内心为自己辩护,我们可以在守护自己界限而造成父母难过、被他们指责时,不被内疚和自责击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坚持自我的原地,才能守住独立的自我界限。

2

很多人无法成长,无法和父母划分边界,是因为无法承受自己对父母那种内疚的情绪。

很多人的父母,会试图对孩子进行控制,在孩子的人生里施加自己的影响,强加自己的心愿,特别是那些整天将“付出”“牺牲”和人生大道理挂在嘴边的父母。

父母为自己牺牲了一切,大半生都在辛苦奔波,爸爸的沧桑和叹息,妈妈的皱纹和泪水,还有那个为了自己才勉强存在了几十年的婚姻……这些都让你有负罪感。

你觉得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听他们的,按他们的意愿生活,这样他们可以少一些烦恼和失望。

但是,我们不应该去承担,也承担不了他人的人生。这个他人,包括父母。

你不是无所不能。父母作为成年人结合,生育你,养育你,守在婚姻里,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既和你相关,也可以说和你无关。

这就是界限。

3

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爱,是养育他,接纳他,给予他独自离开的能力,不成为牵绊他的负担,让他拥有他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要求,假如这个要求是他的真实自我想要完成的,是他自主意识想要攀登的一个高峰,或者想要实现的一个目标,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他能清晰地意识到,没有人在逼他去做,这是他自己想要的,所以他的努力是为自己而做,他会有动力。无论目标是否达成,这个努力的过程本身其实是愉悦的,即使艰苦,但仍然是愉悦的,因为是为了自己而做的。

可是假如这个要求并不是他自己的呢?

假如潜意识里,他一边做,一边有种“我被人逼着在做”“我在为别人做”的感觉,就像小时候我们一边学习一边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被父母逼着学习的,只有学习好了他们才会接纳、才会开心,当他这样去努力的时候,这个努力的过程其实是不快乐的。

根据人本主义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本能,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父母施加的压力,我们在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要做到自我实现,希望自己能够被肯定、被尊重、符合主流思想、被接纳并实现自我的价值。

本来就是这样的。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笔记2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