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2017-01-26  本文已影响6人  莲连

继续说《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也就是说:想要修养好己身,先要平正自己的心。佛法讲:万法唯一心。阳明先生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管子也讲过: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一切的时间、空间和宇宙万物,皆唯心所现,阳明先生的心学也承认客观存在,他所强调的是当人没有参与进来,天地万物存在是没有意义的,而人参与主要也是一个人的心,一个思维意识来参与,如果是一个智障之人,我们之所以称这种人为智障,关健就是他失去了思维意识,也就是失去了心,他只有本能反应,没有思想、没有感情。前面我们讲过,人的喜怒哀乐忧思恐,全在人的人心中。而所谓正心绝对不是要求人们完全摒弃这些情感,而只是强调要通过人的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感,使思想不被情感所控制、所左右,从而保持一种平和中正的心态,和谐地修身养性。我们现代人太多被情绪控制,被物欲控制,一不小心就坠落进了畜生的行列,依自己的本能而活,失去了自己的心志,心都没有了,如何去正呢?所以首先你要找回自己的心,然后才能去正。所以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己矣。也就是说做学问的根本目的,就是把我们放在外面的心找回来。“心”是一个人的意念、行为之主,心正则身正;若心不正,则身必邪,如何正心?还是那句话:去私欲、去杂念。如何去?要先明理,以理统欲。如何明理?要通过学习,要学知识、学智识、最后学心识。心识学到,则明理,所谓明心见性,其究竟是明理见性。明理则知心,知心能正心,正心才见性,见性身自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