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有感之二:明确方向,才能走对路
继续阅读《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今天进入到第二章:创建人生的指南针和第三章:寻路。
在第一章的内容中,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和测评我们当前生活状态的工具——“健康/工作/娱乐/爱”仪表盘。
这就好比我们即将踏上一条新的人生旅程。这是一条运用设计思维去探索的人生新阶段。在出发之前,我们先要对我们这辆跟了我们二三十年甚至可能更长的车子做一个检查。而通过仪表盘,我们就可以看看在健康、工作、娱乐和爱四个方面的基本状况。
对自己做一个检视,并不是要评判自己当下状态好坏,而是确保我们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现在的状态已经形成,任何懊恼、后悔、责怪并不能让我们更好,客观地、不加评判的看到自己当下的状态,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向新的目标出发。
就像检视了汽车的状况,我们就知道哪里需要得到保养,哪里需要维护。任何悔不当初都不能让我们的车达到更好的状态。只有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就知道现在是该去加油,还是去做个大保养,还是换个小零件。
当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我们还不能记着出发。还要为自己创建一个人生指南针。这样才能指引我们去到正确的方向。
前进的方向正确与否,因人而异,而不是随大流。很多时候,我们被别人的意见和观念影响着,有些是明示,有些是潜移默化形成的观念。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了解自己,却不知道,自己以为的那个正确方向其实是受到了其他人的影响才产生。所以,我们不得不给自己一些灵魂拷问:
“我为什么在这里?”
“我正在做什么?”
“这一切为什么重要?”
“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而这正在在为自己校准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指南针。而校准的方法首先是反思我们的工作观和人生观。
在工作观层面,我们要知道工作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目的是什么、我们工作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有趣。只有我们自己能够清楚地阐述工作观,才能避免由把设计人生的主动权交到别人的手里。
在人生观层面,我们要厘清的是我们自己对于世界以及世界运行的看法。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是什么赋予了我们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我们是怎样和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金钱、名誉、个人成就等为什么会提升我们对于生活的满意程度?我们是怎样看待阅历、成长和成就感对自己的重要意义的?
我们要把以上这些思考写下来,诚实地面对。并且,要从工作观和人生观中找到他们的共通点。
一般来说,我们对于工作的态度也体现了我们的人生观。不然,我们该有多么拧巴和纠结。
如果感到拧巴,那正说明,我们的工作观或人生观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偏差,其中一定有一些部分,不是我们自己真正相信的。
当通过统一工作观和人生观之后。我们就可以去打开人生设计的GPS,去看看我们该走哪条路了。
作者强调:“当你不清楚自己的位置,并想找到目的地时,寻路是常用的方法。寻路时,你需要指南针和明确的方向——不是一张地图,而是方向。”
这里也体现了设计的思维——一切是可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随时调整路线,路线也不止一条,只要我们的方向正确。
而在寻找道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的工具是“投入”和“能量”。所谓“投入”,就是确保自己知道何事能让自己进入心流。而“能量”是指,我们需要关注我们在什么状况下能让自己充满活力。
每个人大概都有这样体验。在做一件自己非常喜欢、擅长、热爱的事情时,自己能够进入到心流体验,哪怕废寝忘食仍乐此不疲。哪怕在别人认为这一定很辛苦吧。可是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很快乐,而且并不觉得劳累。
而当我们在做一件自己既不喜欢、又不擅长,甚至还很排斥的事情的时候,哪怕不用花什么时间、费多大劲,我们却觉得心好累。
而我们在寻路的过程中,就要关注那些能让我们充满心流的时刻,那些能让我们快乐、激发活力和潜力的事情。
这需要我们对于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和敏锐的观察。如果我们每天都浑浑噩噩、过一天日子撞一天钟,对每天的生活、经历的事情没有感知,我们就很难真正体验到心流,也无法感知自己的能量到底都流向了哪里。
所以,作者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帮助我们检视和观察自己,并能让我们找回生命热忱的工具——“美好时光日志”。
作者建议我们最好每天都能记录“美好时光日志”,写下那些能让我们全身心投入并感到能量充沛的活动,并写下对这些活动的反思,哪些活动有所收获以及收获了什么。
很多时候,不是没有“美好时光”,而是我们没有觉察。
从“健康/工作/娱乐/爱”仪表盘,到人生指南针,再到“美好时光日志”,经过前面三章,作者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检视自己,客观面对当下状况的工具。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对自己有了充分的认知,才能在设计人生的时候有的放矢、指向精准。
无戒学堂2022年日更第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