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至汉代的茶人之王褒

2019-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饮哲
王褒(前90年—前51年)

蜀郡资中(今四川资阳)人。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与扬雄并称“渊云”。宣帝时为谏大夫。公元前59年,他在《僮约》中规定:“烹茶尽具”、“武都买茶”等。把煮茶、买茶作为家奴必须完成的劳役,说明茶叶在汉代已成为市场交易的商品和民间饮品。
王褒少孤,家贫,事母至孝,以耕读为本。桑梓墨池就是他洗笔砚之处;县城南书台山,便是他另一个攻书的地方。他精通六艺,娴熟《楚辞》而作《九怀》初露才华。尔后,他游历成都、都江堰市等地,博览风物,以文会友。

汉宣帝时,益州刺史邀他作客,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中和》《乐职》《宣佈》诗,主人命僮子依古乐演唱,大为成功,由此声名四播。在刺史的举荐下,得到宣帝的召见,他先作“待诏”的清客,旋擢谏大夫。

《僮约》出现的背景是,

在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正月里,王褒寓居成都安志里一个叫杨惠的寡妇家里。杨氏家中有个名叫“便了”的髯奴,王褒经常指派他去买茶买酒。便了认为王褒是外人,替他跑腿办事很不情愿,又怀疑他可能与杨氏有暧昧关系。有一天,他跑到主人的墓前倾诉不满,说:“夫买便了,单望家门里外,无他需。”意思是大夫您当初买便了时,只要我看守家里家外,并没要我做其它的事,现在居然还为其他的男人去买酒。王褒得知后,非常气愤,就想找便了出气,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以一万五千钱汉币从杨氏手中买下便了为奴。便了跟了王褒后,心情极不快乐,但也无可奈何,但他还是在写契约时向王褒提出:“既然事已如此,您也应该向当初杨家买我时那样,将以后凡是要我干的事明明白白写在契约中,要不然我可不干。”王褒便将作品《僮约》一挥而就,便了见了痛哭流涕向王褒求情说,如是照此干活,恐怕马上就会累死进黄土,早知如此,情愿给您天天去买酒。

王褒就在这不经意中,为中国茶史的发展考证留下了极为重要且又详细的一笔。

《僮约》中有两处提到茶,即:“脍鱼炰鳖,烹茶尽具,已而盖藏。”和 "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烹茶尽具”是讲煎茶时要同时准备好洁净的茶具,用以品饮,“武阳买茶”就是说要赶到成都南面的一个茶叶集散地武阳(今成都以南彭山县双江镇)去买回茶叶。

《僮约》首创三大先河,

一是古人的劳动用工合同,二是指明了茶叶茶具茶市场,三是表达了古人的文章还可以这样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