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鹰”孵化营

谈写作牛人堂| 读书・写作・改变命运

2020-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尉迟小隐

永远忘不了高三时班主任张老师说的话。

他说,同学们,改变你命运的时刻到了,就这最后的一年,咬咬牙、努力读书学习,就可以决定你将来是吃肉还是喝汤,是扫大街还是坐办公室,是骑自行车还是开大奔!

是啊,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父亲就是我身边活生生的例子。

他是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人,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教授。

父亲十九岁那年高中毕业后,从辽宁农村投奔林区的亲戚,在林场做伐木工人。在当时招工的近五十人中,父亲是唯一一个,忍受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繁重的体力劳动留下来的人。

后来,因为会写文章,还写得一手好字,陆续做了林场通信员、文书,脱产学习了中专课程,毕业后去了党校当老师,之后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最后晋升为教授。

而我的一个闺蜜也因为喜欢读书,爱好写作,改变了命运。

她本来学习不错,但是家境不好,为了尽早工作挣钱养家,她选择出门打工,在流水线上做工人。打工的日子很辛苦,也很痛苦。

于是她靠读书排解苦闷,闲了就写一些文字投稿,后来陆续有一些发表在报刊杂志上,再后来,她应聘到一家传媒公司做了文字编辑,过上了她无数次憧憬的生活。

没错,有的人靠读书写作改变了命运,但是也有的人改变不了。有的能让自己变好,有的却变得糟糕。没法统一下结论。

因为,我总是想到著名作家路遥,想到他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他的《人生》、他的《平凡的世界》。

自从来到简书,我坚持日更153天。我的更文多数都是在半夜写成的,因为白天琐事太多,总是静不下心来。只有夜晚,才觉得脑子是自己的,心也是自己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严重睡眠不足,常常是一到单位就想犯困,精神恍惚。

路遥也是,他常常写作到凌晨,甚至有的时候,天已大亮他才开始睡觉。到了中午,才又起床吃饭,接着写。殊不知,这样颠倒黑白日常的生活,对一个人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他还嗜烟如命,因为每构思一个情节都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吸烟成了对抗疲惫的良药。写作也需要激情,这让他时常近乎癫狂,他自己都说,“每完成一部作品,都不异于生了一场大病。”

他在创作《人生》时,也是这样,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不分昼夜,生活毫无规律可言,最后导致口舌溃烂,大小便不畅。

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更是如此,他大病一场,差点失去生命,后来服用一位老中医配的中药,才慢慢调养恢复。

不幸的是,路遥还是很早就去世了,年仅42岁。

假设,他不是那么拼命地写作,他的命运不会那么惨。

其实,读书、写作的最终目的,从来都不应该是单纯地改变命运,我想,它更重要的是让人辨是非、明事理、识大义。

《礼记》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清代文学家张维屏说: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林语堂说: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谦虚,较通达,不固执,不偏执。

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十四岁的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每个人,通过读书,都应该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应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总有人不明白。

所以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有正确的选择,这才是读书的本质与目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