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网络基础——ICMP协议

2020-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82e49a00e1e8

文章来自公众号:网络工程师笔记

ICMP定义了各种错误消息,用于诊断网络连接性问题;根据这些错误消息,源设备可以判断出数据传输失败的原因

比如,如果网络中发生了环路,导致报文在网络中循环,最终TTL超时,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会发送TTL超时消息给发送端设备。又比如如果目的不可达,则中间的网络设备会发送目的不可达消息给发送端设备。目的不可达的情况有多种,如果是网络设备无法找到目的网络,则发送目的网络不可达消息;如果网络设备无法找到目的网络中的目的主机,则发送目的主机不可达消息

ICMP的一个典型应用是Ping。Ping是检测网络连通性的常用工具,同时也能够收集其他相关信息。用户可以在Ping命令中指定不同参数,如ICMP报文长度、发送的ICMP报文个数、等待回复响应的超时时间等,设备根据配置的参数来构造并发送ICMP报文,进行Ping测试。

Ping常用的配置参数说明如下:

1. -a source-ip-address指定发送ICMP ECHO-REQUEST报文的源IP地址。如果不指定源IP地址,将采用出接口的IP地址作为ICMP ECHO-REQUEST报文发送的源地址。

2. -c count指定发送ICMP ECHO-REQUEST报文次数。缺省情况下发送5个ICMP ECHO-REQUEST报文。

3. -h ttl-value指定TTL的值。缺省值是255。

4. -t timeout指定发送完ICMP ECHO-REQUEST后,等待ICMP ECHO-REPLY的超时时间。

Ping命令的输出信息中包括目的地址、ICMP报文长度、序号、TTL值、以及往返时间。序号是包含在Echo回复消息(Type=0)中的可变参数字段,TTL和往返时间包含在消息的IP头中。

ICMP的另一个典型应用是Tracert。Tracert基于报文头中的TTL值来逐跳跟踪报文的转发路径。为了跟踪到达某特定目的地址的路径,源端首先将报文的TTL值设置为1。该报文到达第一个节点后,TTL超时,于是该节点向源端发送TTL超时消息,消息中携带时间戳。然后源端将报文的TTL值设置为2,报文到达第二个节点后超时,该节点同样返回TTL超时消息,以此类推,直到报文到达目的地。这样,源端根据返回的报文中的信息可以跟踪到报文经过的每一个节点,并根据时间戳信息计算往返时间。Tracert是检测网络丢包及时延的有效手段,同时可以帮助管理员发现网络中的路由环路。

Tracert常用的配置参数说明如下:

1. -a source-ip-address指定tracert报文的源地址。

2. -f first-ttl指定初始TTL。缺省值是1。

3. -m max-ttl指定最大TTL。缺省值是30。

4. -name使能显示每一跳的主机名。

5. -p port指定目的主机的UDP端口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