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我想但凡男人碰到这样的女人的话,大抵也都会发出与林语堂一样的感慨,「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这个可爱的女人,叫做陈芸,生于乾隆二十八年一月,是沈复,沈三白的妻子。
读过《浮生六记》的人应该都知道,其中第一记「闺房之乐」描绘的,大概是所有男人梦寐以求的贤妻,陈芸了。撰写这《浮生六记》的就是这位有幸娶到这位最可爱女人的沈复。
沈复这个人呢,笼统来说,就是一位典型的中国文人形象,颇有些电视剧里迂腐读书人的感觉。但与普通文人最不相同的,恐怕就是在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里,能够突破封建礼数深情的描写自己夫人一事了。
陈芸是沈复舅舅亲戚心馀先生的女儿,也是沈复的表姐。小时候的她很聪明,学说话的时候,听一遍《琵琶行》就能够全文背诵下来,四岁时候父亲去世,留下母亲、她与弟弟相依为命。家徒四壁,一直过得很困苦。
她是一个机敏聪慧又颇有才情的女子,古代女子以无才为德,但她因幼时背得《琵琶行》,后又偶然在一个破旧的藏书箱子里翻到一册《琵琶行》,然后对着书逐字逐句照着看,就此学会了认字,还在做刺绣的闲暇时光里通晓了吟咏诗词,写过「秋清人影瘦 霜染菊花肥」的诗句。
十三岁那年,沈复随母亲探亲,看到了她做的诗,便折服在她的才情之下,跟母亲说,「如果您日后要为我择妻的话,我就非她不娶了」。恰逢母亲对陈芸颇有好感,门楣相当,于是,二人在父母之命下,定了婚约。十八岁的时候,二人结为夫妻。婚后的芸娴静有礼、性子柔和,算是古代女子中典型温婉可人的贤妻良母。
那时沈复之父在会稽郡当幕僚,专门负责接待,沈复自己就在父亲推荐的先生门下学习作文。古人多重先成家后立业,因而成家之后的沈复还要继续学业。正值新婚燕尔的两人因沈复要离家继续学业而颇为怅然,离别后,因为整日思念佳人,沈复整日怏怏不乐。他的老师知道缘由后,写信给了沈复的老爸,然后出了十道文题作为家庭作业,然让他回家学习去了。
在家待着的沈复陈芸二人,自此开始了秀恩爱之旅。
六月里,天气暑热,沈复带着陈芸到家住附近的临水小轩消夏,每天的模式是妻在身旁红袖添香,二人谈古论今,品月评花。无事的时候,沈复教陈芸行酒令,夫妻两人饮酒作乐,乐不思蜀。
有天,二人闲谈起来,沈复问陈芸喜欢哪位诗人,陈芸回答说,「杜甫的诗锤炼精纯,李白的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甫的森严,不如学李白的活泼」。沈复笑道说,「开始可没料到,芸是李白的知己」,陈芸又道,「我的诗歌启蒙于白居易先生,时常感怀,从不遗忘」。
沈复道,「这么奇怪啊,李太白是知己,白居易是你启蒙老师,我沈复字三白,是你的夫婿,没想到我的夫人跟‘白’字倒是如此有缘呢」!所以说,文人调情就是高雅的多。
那时的恩爱夫妻,跟现代的热恋小情侣一样,也会做些浪漫之举。七夕节的那天,沈复作为一位深谙女人心意的丈夫,刻了两枚「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印章,自己拿了一枚阳文印,赠给老婆一枚阴文印,此后,这就作为二人书信往来的印鉴。当天晚上,二人在临水小轩里摆上瓜果,拜过织女,赏月闲谈直至烛火燃尽。
沈复说,陈芸的癖好与他相同,而且既能察言观色、推敲眉目,但凡他一举一动,或者使个眼色,她就能心领神会,无不办的头头是道。为此,他曾惋惜的说,「可惜你是女子,性格又安顺,如果能化女为男,我和你一起拜访名山、搜探胜地,遨游天下就好了」!陈芸说,那就老了,我陪你到近地游玩,沈复又道,那个时候你老了,都走不动了。陈芸又说,今生不能,那就来世吧。
于是两人相约,来世沈复为女,芸为男。为此,沈复还特地请了一位画师,画了一幅月老像,请另一位友人题了赞语,挂在内室,每逢月初、十五都焚香祈祷来世再续今生缘分。
有一年,沈复应朋友之约,在神诞节日那天,到离家一里多的醋库巷去参加了一次洞庭仙祠的插花布置。神诞节日的时候,每个姓氏族里都会划一块地方,悬挂一套玻璃灯,玻璃灯中间设一个宝座,旁边就陈设各类插花,华丽的很。白天演戏,入夜就开始热闹非凡的活动,有吹奏笙箫的,欢歌唱闹,有煮了茶,在一旁聊天的。
回家后,沈复把当天的热闹情景跟妻子渲染了一番,引得妻子羡慕不已,但无女性亲眷陪同的女人,向来不许出门。为了让妻子开心,沈复建议让陈芸女扮男装,穿上他的衣服,带着他的帽子出门去。
临出门的时候,陈芸又有些忐忑,怕被人认出来不成样子,被婆婆听说,就更不妥当。沈复劝到,反正庙里的人他都认识,认出来了就不过笑一笑,他母亲去妹妹家还没到时候回来,没人会知道的。如此,夫妻二人装作兄弟,外出热闹游玩了一番。
一日,沈复父亲的一位友人去世,父亲写信让沈复前去吊唁。陈芸私底下跟沈复商量,去吴江要经过太湖,她一直很想看看太湖,所以想一起去,长长见识。沈复欣然同意,说自己正愁旅途独胆,有妻子陪伴,很是不错,但是她出门却不能一起前往吊唁,没有由头倒是难办。陈芸说,就托词她要回娘家,到时候,丈夫先登船,到时候两人汇合。归途的时候,两人再在万年桥下乘凉赏月后再回家。沈复深以为然。此番又是一番良辰美景话佳人。
后来,因沈复轻信友人,当担保人为其贷了不少银子,结果友人变卦一路消失无踪,夫妻二人被人追债至家门,震怒的父亲嫌他们有辱家风,将他们赶出门。期间,有位姓鲁的友人将自家的萧爽楼供给他俩寄住。寄居其间,二人并不整日愁苦,反倒是依然如故的好客饮酒。
沈复自来喜好小酌,而且喜欢朋友迎来送往,行酒令以娱情。朋友们凑的份子钱,往往只能解燃眉之急。陈芸就想尽各种办法做一些便宜不贵又好吃的下酒菜,厨艺高超的她得到诸多朋友的称赞。时间长了,为了能继续满足沈复文人的品诗论画,谈评铭品,宴请朋友的需求,她毫不犹豫地卖了自己的朱钗来买酒。
油菜花黄时节,沈复想去苏州南北二园赏景,但赏景就要饮酒啊,巧的是南北二园附近偏偏就没有酒家。如果带着食盒,就是些冷饭冷菜,一点意思都没有。这可让一帮文人雅士赏景的心情大打折扣,有人说要不就就近找酒喝,又有人说要不赏完花之后再回来喝酒,但是想来想去,都不如对景小酌来的有劲儿。于是,芸出了个主意,她说花钱雇一个馄饨担子,担子有炉火,出门前一天她就把酒菜准备妥当,到时候就用担子上的炉火把菜做熟即可。要烹茶的话,到时候再带一个砂罐,用铁叉串着罐炳煎茶就行了。
然后,众位游人享受了一次兼具美景美食、文雅情调的野餐。
既要节俭,又要满足文人的雅,陈芸换着法子的为沈复布置宴餐。沈复喜酒,但不喜欢布置太多菜,于是,陈芸就为他置备了一个梅花盒。用6个两寸白瓷的深碟子,摆成一个梅花形状,用灰色再把周边漆一遍,放在一个大小合适的盒子里,底盖上有凹楞,盒盖子上有柄,像花蒂一样,每次沈复宴请朋友的时候,就摆上梅花盒,一盒子六种颜色,旁人可随意从碟子取出来吃,吃完再添,既雅又俭。
三十一岁那年,沈复随他的表妹夫去广东回来,表妹夫带回一个侍妾,大夸自己的侍妾如何美丽,邀请陈芸去看。陈芸看了回来后,说姿色不错,但是没有韵味。表妹夫问芸,是不是你丈夫纳妾,必然会纳一个又美又有韵味的?芸答,那是必然。自此,陈芸便为纳妾一事挂心,但是没钱办这事儿。
后来,她相中一个名妓的女儿,名叫憨园,天香国色。本来期间陈芸与憨园已将纳妾之事说妥了,满心欢喜要为夫婿纳一个既有美貌又有韵味的侍妾,结果,名妓心高气傲,要憨园攀高枝,将憨园送去给了豪门做小妾。芸因此生了重病,此后不久就去世了。
说至此处,大约陈芸满足了所有男人对理想伴侣的想象,既能独自靠女红养活一家、自学认字,还能陪丈夫谈论诗书、赏月饮酒,心路活泼,不拘泥,敢于女扮男装看庙会,还能为丈夫的情趣想尽办法满足他,乐于富足,安于贫穷,既能下得厨房出得厅堂,还主动为丈夫物色侍妾。不知林语堂先生所云「最可爱」的地方,是不是如此呢?
至于沈复此人,你们看过此书便可知其一二了,就我个人而言,不过一个文人,风花雪月、略有才情的文人而已!译者张佳玮在知乎上有一个关于评价沈复的回答,颇得我意,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去看一看。
ps:看这本书时想起来,原来上学时学的那篇文言文「童趣」竟是沈复所写,再涨了一次知识。文首的图片是百度搜索的,书中描绘的陈芸也是一个美女,可能,古人心中美女大抵是这样的吧。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