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杂志的人

2018-08-23  本文已影响0人  Herplus王莹

做杂志的人

从2005年开始,作为一个杂志人,已经在这个行当里混过了13年时光。13年,正值少年。我却已经熬呀熬呀熬成了王阿婆。其实,用熬这个字也不太准确,因为熬似乎代表了一种负面意愿。对我来说,这么多年的经历确是有苦有乐,有茫然有欣喜,各种滋味混杂,唯独没有厌弃。

从做第一份《私企通讯》开始,那时拿的薪水很少,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有些简陋。陋在没有正式的采编团队只是一份标准内刊。如今回顾,那段时光却是我杂志做的最爽的时候。面对的受众是私企会员,企业群体就是我特别感兴趣的领域。从策划到具体的执行,管理部门给了我最大的自由度。这让我真正做了自己想做的杂志,想做的内容。虽然其间,也不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包括囿于我自身的经验水平等问题,难免让那份刊物不尽完美。在今天看来,也许很多会让自己也看不上,但那段充满激情的日子确实是不可多得。

后来进入有国际、国内刊号的行业杂志,这里的工作环境和体制弥补了先前的不足。工作流程更为规范,我也在其间跟随杂志前辈学习了许多。慢慢的,从一个年轻的编辑,也到了年长的编辑,也开始对后来者指指画画。这么多年里,除了工作经验的增长,我们也不可避免的遭遇到了新时代发展的瓶颈。

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新媒体、视频时代的来临,让纸媒似乎在一夜之间就面临了生与死的抉择。在此期间,有很多优秀的同事陆续离开,开始寻找他们的新方向。坚守下来的似乎也在踌躇和犹豫。

杂志还有没有读者?有没有存在的意义?需要展示什么样的内容?甚至于你做的这份杂志是为谁而作?这些问题都摆在了面前。这些问题没有清晰的答案。我一如既往的习惯在报摊上在邮局里订阅各类杂志去翻读。眼看着很多自己喜欢的杂志忽然就关张歇业,那些问题又这样被潮水推送出来。

快时代里一切都是快的,人们习惯短小文章、喜欢那些看起来很爆的十万+观点,看过之后流于脑海里的也许只是一句话和一个概念而已。我们不再习惯深思熟虑,不再深究事件背后的脉络,这也让我们的思考流于表面。我想杂志原来的样子就应该是有深度的,它不随波逐流,它试图描绘和记录这个时代的真相;它要看到事件背后的故事以及后续的发展走向。这些是快短亮的新媒体所无法承载的,这也是杂志存在的意义。

作为杂志人,想到这些似乎已经明确了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