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的人生》 看阅读
要说“洛阳纸贵”一词,恐怕当下正火的这本《政治的人生》最可担当。
1995年是8.6元,现在的身价已经飙到了最初出版发行时的100倍!就这在孔夫子旧书网还时常拿不到货。
当然,可以很世俗地认为这是因为本书的作者王沪宁在刚刚结束的十九大上晋升为万众瞩目的政治局常委,由于身份的显贵而带火了这本书。
但是,最初吸引我读下去的是这本书自序中的几句话——
这个领域是那样的广阔,所有的课题都可被置于政治的角度下透视。我以为每一个生活在当代世界和当今中国的人,是不能不政治的。
先说为啥叫《政治的人生》。
这本书是王沪宁的个人日记,正如他在自序中说的,政治的人生,并非指一种政治的经历,而是说,作为一名政治学的学者,他大部分时间均用来做专业学问了,以致这一学问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生命。这就是书名的由来。
书里都讲了啥?
书中内容丰富,涵盖了国家治理,政治改革,学术讨论,读书笔记,生活琐事等等诸多方面,善于由微知著,洞悉万物,很接地气。由此我们可以根据书中内容构建一个立体的作者。
他的率真有趣——
上次要去神户大学做访问教授,一定要问我初中是哪天毕业,高中是什么时候毕业,哪一个月?哪一天?真是荒唐,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和我做一名访问学者有什么关系?最后下决心不去,受不了这个。
他的生活情趣——
玩一种电子游戏,叫“大富翁”,玩了一会儿,又是买地,又是炒股,又是建筑商场,最后破产,输给一个叫“大老千”的人,被狗追得到处逃,落到阴沟里。
到五角场看物价,似乎有点上涨。满街放的是《涛声依旧》,大概是刚刚出了盒带。这首歌的歌词写得可以,有点意境,不是一些大白话“,今天的你我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是否能够登上你的客船……”。
昨天没有回家,在办公室里干活。夜深人静时,特别有利于思维的运转,看着大街上偶然走过的汽车和行人,觉得是一种宁静的美的享受。
他的幽默反讽——
小F拿来中华鳖精,是一种补品,最近各种补品越来越多,鸡精丶蛇精等等,什么时候推出“人精”,大概是最补的了。
他的人生感悟——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有的是弱者;有的是强者;有的要别人来设定目标,有的给别人设定目标;有的需要感情支持生活,有的需要意志支持生活。我大概在每一对概念中都会选择做后一种人。
他的读书心得——
读《射雕英雄传》,金庸的小说,在新加坡见过他本人,是一个很和气的人。原来曾经看过,但已经印象模糊了。给人启发的是它巧妙的构思和大胆的想象力。尽管是虚构,但是这种想象力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有价值。如何突发奇想,把本来的平平淡淡,看得异军突起,这样才能有创造性。据说,有的大科学家,在训练学生时,首先要他们看武侠小说。
做“学问”的人往往有一种本能,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为这就是“学问”。在一种场合下,这是对的;在另一种条件下,这又是不对的。
他的政治主张——
任何一种改革总是会在解决一些旧矛盾的同时,产生新矛盾。然后人们又要花力气来解决新矛盾。社会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进步的。
在党校讨论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的提纲。讨论了一份讲新科技革命和历史唯物史观的进步的提纲。我的观点是,邓小平对历中唯物史观的贡献是这样的一个逻辑:马克思当时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达到顶点,生产力发展要突破旧生产关系的束缚,所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变革生产方式上和打破旧国家机器上。后来列宁和斯大林均注重生产方式的方面,也符合马克思的本意,因为是在资本主义不那么发达的国家里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
毛泽东基本上是注重生产方式的,注重对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包括后来他犯一些错误的原因也在于此。邓小平总结了经验教训,也总结了国际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出以生产力为发展中心,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促进社会主义的实现和巩固。由此才有其他方面的改革和开放的措施。
他的家国情怀——
某君来,拿《狮城舌战启示录》的稿子,和他讨论了一下。他最近到北京去,说有的人活得可是潇洒,只有下面的人还在苦干。我想,中国社会的发展就是要有苦干的人。大家均潇洒的话,这个社会不能进步。要有人高谈阔论,但是一个社会更重要的是有人一件一件地做事。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此乃最大的快乐。生活在今天的人,常常说前人无能,把中国搞成这样,我们希望以后的中国人不会说今天的中国人无能,把中国搞成这样。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三点启示
读书是最不后悔的事情
从小体弱多病的他因祸得福躲过了上山下乡,让他有时间去大范围阅读,奠定了学识的基础。在文革中,又是因为他的一心只把书来读,不去参加批斗那些活动,让他有了难能可贵的时间和精力做学问,也由此历练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到了复旦大学,更是如鱼得水,从日记可以看到许多阅读是凌晨时分夜深人静时完成的。
会读善思勤动笔才是王道
从书中汇集的书单可以看出作者阅读范围之广阔,有政治学专业著作,时政理论,还有一些文学书籍,可以说林林总总无所不包。在很多读书随笔里可以处处体会到作者的所思所想,观点不偏不倚,不被社会观点所裹胁,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充满了思辨性。
持之以恒终成正果
从记录的读书日期来看,作者读书频率之密,阅读速度之快,阅读篇目之多皆是叹为观止。同时也印证了那句老话“集腋成裘,必成大器”。
同样地,我等假如有了这些耐力和韧性读下去,到时候你将感谢现在特别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