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诗歌是文学之冠,不过是诗人们的敝帚自珍
为什么诗歌会被称为文学之冠?
这个问题有很多堂而皇之的回答。一二三四五的列出来,反正就是说诗歌的好。
诗歌当然好,人人都知道。简洁凝练、意蕴深远、富有节奏、适合吟唱,这些都是诗歌的特色,也是诗歌的本质要求,没有这些,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诗”了。有些朋友说诗歌的内容好,包罗万象,来自生活,那你告诉我哪一种文艺作品不是来自生活呢?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
不仅仅诗歌,每一种艺术创作都是如此。
你问一下唱京剧的大家,那是“国粹”,你问一下书法大家,那是“传统艺术宝藏”,你问一下山水画大师,那是“国之重宝”,所以在行内人来看,没有哪一种不是重要的。怎么给自己脸上贴金都不过分,而且出于语言的模糊性,这些“国粹”、“重宝”、“冠军”还都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因为都属于艺术圈,但是不同领域,所以互相之间的认同、吹捧并不会影响到各自的利益。
是故,别太认真,散文是文学仙品,小说是文学先锋,杂文是文学匕首,说明书是文学标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诗歌还是有些不同的,为什么呢?
因为诗歌有一定的门槛。
在上古,门槛是音乐和文学素养。在中古,门槛是格律和文学素养。在近代,门槛是情感和文学素养。
这和小说、散文、杂文、议论文、说明书离普罗大众的表达能力就产生了一定的距离。群众能够自上而下地接受、理解,但比较难(相对而言)自下而上地去进行创作。早期这一创作能力都把握在文人、甚至是高级文人手中,到今天文化相对普及,特别是近代白话诗的普及,和网络时代网络文化的普及,才彻底把文学这个装逼的技术活拉到地上,还可以踩两脚——而诗歌由于国人对格律知识的断代,这种情况相对较好,仅仅是相对(其实差不多)。
你看,像我这种人都可以在这里写杂文,还有人看,可见如今文学门槛之低。有朋友就会说,你这算什么文学?那你告诉我什么算文学啊?我至少还没自夸是“文学之冠”,因为这只是一篇类似杂文的回答而已。
到了现代诗横行阶段,因为文学门槛超低,所以我们看现代诗人的优劣,只看他所表达的感情——别怀疑,如果把现代诗的感情契同因素去除,那些作品稀里哗啦,连散文都不如——感情当然是珍贵的,是皇冠上的明珠(如果现代诗还被认为是文学之冠的话)。
在诗人眼中,诗歌当然是文学之冠。
但是这个文学之冠,高考的时候是体裁除外的——因为对于人才选拔来说,这就是个无用之学。这种现象也并非中国如此,因为文学的多样性、普及性,近年来其他体裁,甚至其他表现方式(电影之类)的发展进步远远超过几行文字。
即便还是文学之冠,也只是在仅存的诗人心中而已,对于其他人而言,一顶华美而不适用的帽子而已——就像当今社会的皇室——看着你挺好看的,其实全无用处。
从这个角度来说,诗歌是“文学之冠”倒是蛮有道理的。毕竟人的一身上下,从古到今,帽子只不过是作为阶级区别或者装饰存在,而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帽子丢了无所谓,可身上的衣服丢了就不能见人了——写不写诗无所谓,要不会写简历你就是个饭桶。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在有闲情的时候,我们可以戴个帽子,显得洋气,要忙于生活的时候,光个脑袋还是舒服得多。
可有可无,自娱自乐——就是当下诗歌的状态,用“冠”来做比喻还莫名地感觉贴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