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令天马行空诚善者美文美德

旧物不旧―读野水《旧物时光》所感

2019-08-23  本文已影响248人  林建明
旧物不旧―读野水《旧物时光》所感 旧物不旧―读野水《旧物时光》所感

文/林建明

收到著名作家、编辑野水老师新著《旧物时光》是七月初。一晃快两个月了,现在它就在我桌边的书橱里,如果不是经常拂扫,也许会蒙上点点灰尘,是不是也成了旧物?

还有。“认识”野水老师的时候是17年初夏,缘于《遗珠》平台、识在“野水煮茶”群。彼时我也刚刚提起搁置了三十多年的笔,写了十几篇“文章”,感觉像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初恋情人,日夜和文字纠缠着。在群里我将自己写的《想起同龄的大勇子》一文,换了个题目:《村里的同龄人》让他点评,那也是我第一次听到陕西口音,点评时对优与劣的分析指正毫不保留也毫不留情,至今,那谆谆的教诲犹如还在耳边回响。

大家都亲切的称他野水老师,似乎忘记了他姓王,叫茂林。

这一晃就过去两年了,也是一段《旧日时光》了吧。现在我追寻着这旧日时光,像在寻找我记忆中的童年。

《旧物时光》收录了野水先生九十篇散文,随笔。翻开这部近三十万字巨著的卷首,没有发现名家的序言。大西北人直接、豪爽的个性,在他的书里同样表露无疑。翻过扉页就是目录,正文。村庄,老屋,一棵树,一口井,一盏灯,吃的,用的在眼前依次而过,像一幅幅乡村记录片,尽管说是旧时光却鲜活,灵动。

首篇就是《风雨故园路》,沿着这条弯弯曲曲的山路,踩着摇晃的列石他回到故乡。同行的还有他的女儿,过惯城市生活的孩子见到河滩觉得好玩,如一只小羊在河里乱窜,他却静静地站在河边,仰头看崖上薄雾笼罩的远山近树,回想自己年幼时也在这河滩里追逐戏水,逮蛇捉蛙,他还看到祖先移民来陕时栽植的一棵古魂,己腐朽殆尽,老根边又悄然长出一棵新的青槐,冠盖如伞,参天有势。

文字如榔头砸在铁板上,铿锵有力,余音绕梁。

作为一个资深编辑,野水老师的眼光无疑是锐利,喜欢挑剔的;作为一个庄稼人的后代、农民的儿子,他对家乡的一切是包容的,甚至依旧脱离不了农人的“小气”,所以家乡的一切他都舍不得遗弃,每一个旧物件都有了生命的活力。

在这本散文集里他所经历的,吃的山野菜,用的农具,夜里点的灯,睡过的炕,走过的山路,休息过的皂角树下,清凉的凉水泉,古井,穿过的蓑衣……无一不在他的眼里,心里转换成温馨的文字。像一个老者将田野里散落的旧物一一拣起,吹尽灰尘,收纳进他的仓库,再一一打磨,上色,让同样还在外面打拼的人摸摸这些曾经熟悉的,使用过的,念想过的,为之流泪流血的旧物。也让他们的后代知道自己的历史,知道父辈、祖辈是怎么走过来的,如《凉水泉》中所言:儿女们长大了,跑得很远,即使他们不回来,母亲的乳汁也依旧默默地分泌着。如果哪一天,孩子们饥渴了,她仍然会毫不犹豫地撩起衣襟,将她干瘪的乳头放进他们的嘴里,她不在意尘世对她的淡忘。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在时光的变迁中没有永恒的新,所以旧物不旧,何况野水老师给了这些旧物以思想,灵魂。就像那棵貌似腐烂的老槐树,根部又发出了新芽,它能震撼观者的心灵,也是生命的延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