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喜欢看《十三邀》?
我平时不太看综艺节目,个人认为很多都是千篇一律,没有什么营养,当然,这仅代表我自己的观点,与他人无关。
那什么样的节目算是有营养的呢?说的高尚一点,就是看完之后发人深省,不自觉的把自己镶嵌在其中。
最重要的是,通过文艺节目的表达形式,让大家产生共鸣,而我说的这种共鸣,不是随波逐流的附和,而是真的能从内心深处去感知,从另一个维度去思考,这是我们需要的文艺形式,那这样的节目就是有营养的、成功的。
而这样的节目在国内确实很少,简直是少的可怜!但是幸运的是,它还存在,那就是《十三邀》。
如果要问哪个节目大咖众多、还很低调,那非《十三邀》莫属,一期一个嘉宾,每个嘉宾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毫不夸张的说,这些人都是掌握着他们所处行业命脉的一群人。
很久以前,我就想写写这个节目,为什么搁置了,就是因为,我一旦要写,就需要转换我的思维逻辑,就不能以正常的口吻来叙述这个节目为什么值得去看,这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人们总说存在即合理、其实不然,从我个人的角度去看,如果一个节目能给大家带来欢声笑语,当然,会有很多人赞誉这样的节目,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笑声过后留下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空虚吧!
记得第一次看《十三邀》是2017年1月12日采访俞飞鸿(女神)那期,第一感觉就是,这不就是一个老一代的文艺青年用他腐朽的文艺情怀去采访一个先进女性吗?当然,我这不是对许之远的贬义,更多的是我不了解。
我记得采访中,许之远问俞飞鸿,你觉得你有天赋吗?我认为,俞飞鸿的回答真的很有感染力和穿透力,“我肯定是有感悟力的,我的天赋是多少,我不知道,但是看完梵高的那本书,我只有唯一一个感受:感谢上帝赐我平庸”。因为天才在这个俗世是要经历极大的痛苦的。
世人多追求优秀卓越,甚至要做出一番伟业,不功成名就就无脸面对江东父老的感觉,当然我们的教育也是这么教导大家的。
普通平凡虽不被人提倡,但也不应成为完全的对立面,甚至是被批判的一面,我们接受的传统教育都在时时刻刻的提醒着我们,要想成功该怎么做,但是,没人告诉我们普通平凡该怎么做,我觉得后者才是急需要处理的问题,因为大部分人都处在平凡之中。
而后,我又连续看了很多期,直到现在我一期都没有落下,这不仅让我对《十三邀》这个节目有了重新的认识,也让我对许之远这个孤独的文艺青年有了重新的认识。
我觉得《十三邀》这个节目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它和其他的节目出发点不一样,很多节目都是为了取悦观众来达到节目应有的效果,而《十三邀》不同的是,就像节目开头许之远说的一样,“带着偏见去看世界”,确切的说要站在大众的对立面去看待世界的一举一动。
而被众多网友诟病的是,许之远的尬聊、不配合。通俗的解释就是,主持人与嘉宾形成一种“尴尬的互动”,这种尴尬极大的违背了此前的视听经验,让观众感到不舒服,我想,恰恰是这份尬尴成就了《十三邀》的特殊性,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
而对于许之远,我个人的理解,一个抱有对当代个体认知和审美精神缺失忧虑的情怀知识分子。
通过很多期节目的总结,我发现许之远采访每个嘉宾的时候,都试图把嘉宾引导到这个时代的精神氛围缺失上去,换句话说,就是想让嘉宾和他一样忧国忧民,当然,这绝不是错误,也需要有人这样做,只不过对于当代人来说,太少了。
我记得采访罗振宇那期也是一样,罗振宇说:我不关心这个时代的精神状态,我无力关心也关心不了,我同情唱时代挽歌的人,我也知道你为什么会成为那个唱挽歌的人,因为我们在彼此不同的价值观世界中尝到了甜头。
这样的回答在我看来更多的是无奈,在一个价值观分崩离析的时代谁都无暇估计与你不相干的人,这没有什么道德谴责的风险,这是常态。
《十三邀》成功的背后,许之远其实扮演了一个危险的角色,他是那个当众让人下不来台,也让自己下不来台的人,这就有可能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当然,也会有很多人慢慢的接受了他的这种态度,慢慢的试图去理解许之远的价值观,这也是我想看到的。
许之远的态度根植于他骨子里知识分子的气息,桀骜不驯。
在这个纸媒氏微的时代,许之远是成功的商人,他在北京开了三家书店,他的书店只卖自己喜欢的书,而对于年轻人的喜好,他不理解、也不去迎合。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其实他也开始对这个时代有了主观上的转变,以往知识分子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穷困潦倒、不屑于与这个时代有任何的瓜葛,但是在我看来,许之远只是不适应而不是不接受。
而最近一期的《十三邀》采访的嘉宾是万科的前董事长王石,开始许之远说我和王石约定好了漫无目的的在耶路撒冷、特拉维夫游荡两天。这是两个中老年男子的约定,他们谈了很多,包括08年捐款门事件,这是王石最难熬的一个时期。
许之远问王石:一个英雄主义这么强的人,你希望未来人们怎么铭记你?
王石说:以前是英雄主义很强的时候没来的及想,而现在,结果不重要,关键是这个过程。
我把这句话当成一个成功的商人总结的一个人生经验吧!很多人到死都在探寻一个结果,殊不知过程才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你人生履历中最为精彩的一个篇章。
而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就是他们所处的背景很好,耶路撒冷一个充满了宗教纷争和重叠的历史城市,很让人向往,想去探秘这个城市到底有什么魔力,夕阳下的古城,真的很美,我如果要出国旅行,这应该是首选!
而特拉维夫却是比较现代的城市,有中东“硅谷之称”那为什么会选择这两个城市作为这期的背景?
我觉得,一;王石出国留学的学校在耶路撒冷。二;两个城市产生了鲜明的反差,一个是高度宗教化的城市,另一个是科技发达的城市。另一个层面反映了,《十三邀》这个节目和别的节目也是具有这种反差的,到底是喜欢耶路撒冷还是特拉维夫,值得我思考!
我不知道《十三邀》这个节目未来会怎么样,它是这个碎片化时代一般肤浅人欣赏不来的,不喜欢的人会非常不喜欢,喜欢的人喜欢的不得了。我也知道许之远在节目里的表现也是大家诟病的,但如果能用他的偏见逼出嘉宾内心深处的东西这或许是我们每个人都想看到的。
最后,今天一个好兄弟结婚,祝他一生幸福、一生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