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中的众生乱象

图|网络
随着视频媒介作为主要的传质兴起,意味着以视频为主体的“自媒体3.0”时代的到来。随着而来的是一批如抖音、西瓜视频等传质平台的兴起。据数据表明抖音月活动用户已近超过5亿人,这俨然有将要超越微博的趋势。
不可否认抖音中不乏有制作精良、立意深远的精致短视频,可是其中的乱象也是数不胜数。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抖音中的几个乱象。
①老师与大师遍地开花
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师”与“老师”这一个名词已经变得这么廉价了。一个胃口以为常人的“大胃王”可以被万人敬仰的被称为“老师”;一个能够吟几句初高中课本里诗句的“乞丐”就能被极度夸大为“大师”。这种现象的出现真的让人难以理解。
在我的脑海里,老师概念是能够给我们传递知识或者教授技能的人,他们或是学富五车或是经历丰富;而大师这个概念就更为崇高了,可以说他们是这个时代某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不但要能力出群,而且道德品质也要及其的高尚。
以此定义来看,真不晓得抖音上的“老师”和“大师”们有何德何能能够配得上这些称号,也不知那些“抖友”们能够从他们“不平凡”的视频中学到什么东西。
我无意于批评任何抖音抖主,可是在我看来大部分所谓的“老师”和“大师”的视频中表现出的人物特质很大程度上可以与哗众取宠画上等号。
②言语太过偏激
额,我想这一条是当代网友的通病吧!不论是微博、知乎还是在抖音上都存在着这种现象。其具体表现为在不知道真实情况下由于情绪影响喜欢表达出看似“合理”的过激的语言。
在抖音上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就比如,在一个书法视频中总会出现“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的点赞言论。不可否认,这现象有可能存在,但是我觉发生的概率不大。因为很多书法大师老成后写出的草书是存在着章法也有它的艺术表达,不要因为你看不懂而进行随意评论。
③同情心泛滥
抖音视频那些在很多感人看来感人的视频,在我看来只不过是娇弱造作。真正的帮助别人怎么可能会特意的拍成视频呢!遇到一个你所需要帮助的人在生活中是随机的,你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遇到,而那些全过程跟拍的视频这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先见之明。
而这类视频最大的卖点就是诱发他人的同情心,而恰恰存在着部分不愿认清现实的人。
④充斥着包装气味
抖音上很多“知名”抖主都是卖人设起家的,例如“石榴哥”、“沈大师”、“笑神姜涛”等。他们当中不可否认有些人有些真才实学,可是大部分还是能够从他们的身上嗅出浓厚的包装气息。其具体表现为出名前与出名后生活与行为方式发生变化,比如出名前买的是“傻子”的人设而出名后就很快康复了。
可以说抖音上充斥着太多太多的假,并不是我们察觉不出来,而是这又体现了抖音的另一个乱象“粉丝”不愿接受现实的心态,他们宁愿生活在那些被包装成的虚假世界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抖音这个江湖太深其乱象也不可举尽。其中的真与假、好与坏须由自己评判。
文|徐糯米同学
在读博士研究生|摄影爱好者|书法初学者
webo:徐糯米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