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的惊人力量

2020-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柠檬书童

      为什么当年跟你一样从学校出来的人,你俩成绩相当,水平差不多,但经过N年以后,你们的生活状态可能会截然不同呢?大部分事情的结果,往往是由我们的微小习惯日积月累导致的。很多时候我们会高估某个决定性时刻的重要性,却低估了每天进行微小改进的价值。我们常常说服自己,大规模的成功需要大规模的行动。无论是减肥、创业、写书、赢得冠军,还是实现任何其他目标,我们都会给自己施加压力,让自己努力做出一些人人都会谈论的惊天动地的改进。

      如果我们能够调整一个人的微习惯,在五年或十年以后,将会收获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但我们往往希望在几个月或一年内便达到这个效果。这里有个特别励志的算法:0.99的365次方等于0.03,而1.01的365次方等于37.8,0.99与1.01只相差0.02,但经过算法后结果却相差37.83。

      人和人之间的微习惯就差那么一点点,但经过长年累月的,一点点地累加,人和人的分界线就从这里开始。你下班以后回家是看电视还是看书,你陪孩子运动还是陪孩子打游戏或甚至不陪孩子,在每天看来似乎觉得没什么差别,但五年以后你会发现孩子变得完全不同。这就是这个算式给我们的启发。

      还有好事者再将前面的例子扩展了一下,1.02的365次方等于1377.4,而0.98的365次方是0.0006,这两组数字放在一块说明什么呢?看起来我只比你努力了一点点,但是只要时间足够长,差别是巨大的,你1.01可以得到37.8,我1.02却是1377.4。

      当然你觉得这是心灵鸡汤可以不接受这个,确实这叫机械类比没有什么说服力,但是我们用这个比喻的方式,来看习惯这件事是对的。西方有一个格言,说:你要小心你的思想,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语言;你要小心你的语言,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行动;你要小心你的行动,因为它会变成你的习惯;你要小心你的习惯,因为它会成为你的命运。这段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要把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做好,要在自己能够使上劲的地方开始做起,日积月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让你的坚持来告诉你吧。

      接下来,我给大家聊一下我是怎么从一个30年不读书的人,慢慢开始听书并爱上看书的历程。

      我先来扩大一下我的公开象限,是名银行从业人员,从业接近30年了,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好像什么也没干,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有时也经常思考许多问题,没地方找答案,有痛苦更多的方式是熬着熬着。

      三年前,在一位爱看书朋友的引导,我接触到了樊老师的讲书,我开始改变不看书的习惯,用听书的方式来影响自己的思维,但改变真的是不容易,一不小心又会回到原来的轨道上,一有空闲时间去泡电视剧了。这可能是我们的大脑更喜欢节省能量的缘故吧,因为听樊老师讲书需要思考很多的问题,而泡电视剧更容易让脑子放松休息。于是我想到了各种办法与原来的习惯抗争,但失败的时候更多些。后来在听了《睡眠革命》,发现90分钟一个睡眠周期的道理,也就是说原以为一定睡满8个小时人才精神,经过这本书的解读发现只要睡好时间周期一样精神满满的,那时我便开始在早上第一个自然醒的时候立即起床,一般是5点左右,这样就可以拿出早上的时间来完整地听樊老师讲书。那个时候开始,尽管听了很多的书,但发现自己想与人表达的时候却是哑巴,开不了口,原来的积累是0,导致所有的东西都需要重新启动,包括表达、思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年纪的增长,你会发现只有保持思想的新鲜度,人才是最美丽的,真正内在的美才是真美。

      为了更好地促进自己去学习,二年前,我第一次参加樊登读书试推出的一个写读书笔记的训练营。那时因为已经听了樊老师讲的大部份书籍了,所以动力有,但一旦真正拿起笔来,却发现自己想说的话很多,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于是绞尽脑汁,往往一思考便到深夜12点钟,写出来的却是寥寥几个字,根本成不了文章。那时我们一个小组书友只有10个人,大家相互间的鼓励便是:“先完成,再完美,再烂的坚持也好过放弃。”就这样我坚持走完21天的简书笔记历程,当时的收获是终于突破30年没有动笔的习惯,好歹完成了21天的打卡任务,我为自己的坚持而高兴。

      有了第一次的突破,接下来的学习之路开始走宽阔起来。思维导图、可复制的领导力、领读人、可复制的沟通力、读出生产力、讲出影响力训练营等等不断地学习,我一直相信“最烂的坚持好过放弃”。正因为这样的坚持,慢慢养成了一个读书积累知识的习惯,只要比原来的自己进步一点点,都为自己庆祝一下,我相信五年十年以后,我将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习惯的养成真的不容易,你需要从最容易的地方开始,同时更多的时候也需要外面的助力帮你养成。正如我,为了更好地践行沟通力,尽管我听完了樊老师讲的286本书,尽管我反复听了樊老师沟通力的课程,尽管《非暴力沟通》一书听过20遍,书本看了三遍,但在现实中想熟练运用并非易事,所以我让自己来无偿参与助教的活动作为推力,不锻地反复学习实践内化。现在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与同事的、父母的、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充满喜悦感,每次交流都充满挑战,即有趣又生动。因为我改变了原始的指责、批评等方式,我开始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观察、倾听、体会自己和他人感受、需要,提出详细的请求等等方式,你会发现沟通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尽管可能会不断地失败,但正因为失败才更加容易让自己进一步去问为什么,哪里没做对,哪里可以进行调整,哪些方式可以改变?这就是一件可以探索并有着无穷乐趣的过程,不断学习成长的,其实更是微习惯养成的一个过程。

      再譬如我们这个可复制的沟通力的训练营,有这么多优秀的小伙伴陪伴,清影、图墨、丽洁、阿瑶、冬梅、莫莫、美美妈等等,他们都是有良好微习惯的人,看他们每天打卡作业的视频,看他们的分享,就知道他们是已经坚持不断地输出这件事好久好久了,他们的优秀不是一天两天就实现的。他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推手和榜样,你每天的一点点细微的坚持和改变,时间放长了看,你可能自己都会惊叹为什么自己这么优秀。

      回想一下当年的自己,好像道理都懂,但为什么就是过不好这一生?差别就在微习惯上,以前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算法,现在走过近50年的人生历程,再回过头来看,真的是因为不学习懒思考,宁愿受苦也不愿意改变的结果。但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樊老师在《百岁人生》中讲到我们可能会越来越长寿,70岁以前还只是轻年期呢,所以怎样规划你的人生,怎样从每天的点滴做起,确实值得认真去思考!

      大家可能都看到了,我每天在大群里坚持晨读,那是我给自己微习惯养成的一个启动点。若你在参与晨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第一你必须早起;第二你必须回顾当天的课程内容,以及推荐书本的相关内容。当你需要带领大家晨读时,你会认真地思考这些沟通力的内容,你会认真地去寻找知识点,这是又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动力和机会;第三我因为发音不准,所以每天会进行练习,践行微积累的力量,相信总有一天自己的发音会越来越准。晨读这个习惯其实是上个月在读出生产力训练营养成的,你想更好地读懂一本书,就要学会将它讲出来分享给别人听,只有积极地输出你才有动力主动地去寻找吸取更多的知识,来充实你的思想,丰富你的内容。下图是我打算仔细阅读的书,但由于我还处于起步阶段,离快速阅读还有距离,但我相信在每天坚持的基础上,这些书本内容迟早会内化成我的需要。我想问一下音频后面的你,是否愿意和我一起携手,一起终身成长,终身学习呢?

      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也是个小巧门,怎样启动微习惯?我工作经常伏案导致有颈椎的毛病,我在健身房练了一年效果不明显。后来有新开的游泳馆,我便去了,那时我已经40岁了,所以学习的时候比别人慢,但比别人更认真,坚持一年后,发现效果出来了,颈椎的疼痛消失了,接下来一发不可收拾,然后居然参与了县四年一次的全运会,去年拿下了女子自由泳100米的季军。那这个过程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首先给自己一个去的动作,就是当我在家里开始东摸西摸的不想出门的时候,先让给自己换上游衣,有了这个动作,你就会想着必须要下水了,因为好不容易将泳衣换上后,不下一下水会很难受的。正如《掌控习惯》一书中讲到,有人问一个歌唱家,为何能一直坚持,她说是因为每天打滴的动作,有了这个动作,司机在楼下等待,你必须出门,有了出门这个动作接下来的事就很容易完成。回到我们打卡的话题,你若无法打卡,是否可以启动将笔记本打开,端坐在桌子前这个动作呢?有了这个动作,接下来听课就容易了很多,一边听一边可以立即将自己的听书过程脑海里跳出的想法写出来,你的作业笔记就有了,你是否愿意试一试呢?

      你的人生是你创造的结果,学习是终身的,任何时候的开始都不晚,相信微习惯的力量,改变从每一天每一次的一个细微行动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