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2023-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睫毛小梦

这两天听了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想看看大师的写作生涯究竟是怎样的。

零零散散的听着,还有很多因为在做其他事没有听到,就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似的读一遍。觉得听没有实际看的印象深,而看一遍不做任何笔记也还是很快就忘记了。所以想写点什么的时候,又觉得脑袋空空。只能把自己有印象的写出来一点点。

村上是28岁开始写作的。之前他在经营自己的旅馆。从小喜欢阅读,喜欢爵士乐。成绩一直中等偏上,但觉得上学很无聊。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第一部小说是在家人们熟睡,夜深人静以后在厨房的小餐桌上写的,《且听风吟》,小说一经发表就获得一个分量较重的新人奖。还有《1973年的弹子球》,入围日本的芥川奖提名。虽然最终未获取奖项,此后30多年未再获得这个奖项提名;此外还有诺贝尔文学奖,村上一共有44部长篇小说,算是多产作家了。虽未获得这些,但是村上也说过其实不介意这些(我没好好听这部分,但是村上是个淡薄名利的人。)

小说是自然而然喷涌而出的,村上说,一切都是水道渠成的。有个比喻

关于读者:写作是为了自己开心,写作有部分是为了治愈自己,应该是怎么开心怎么来。另外就是写人物时,自己就自然而然的变成了那个人。(这应该是大师们的境界,先取悦自己。)

关于素材:仔细观察身边所有的人事,观察记录相关的细节,不到最后不轻易做任何判断。(这里的倾听有点像绝对倾听)。

关于阅读:作家一定是喜欢阅读的,并且读过超多书,看很多作家都是从小喜欢阅读,并且进行了大量阅读。而且村上大学时期读了很多英文原著,由简到难,能够顺利读下来英文原著。这也为他后续做翻译、在美国也发表很多作品、获得很多奖打下了基础。// 多输入才可能有输出,这个应该是在哪一行都适用的真理。

关于同行及文学圈:村上在国内基本上没有圈内朋友,也远离文学圈。人们总是有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事情,然后得出不同结论。不用在意所有人的眼光,实际上不用在意任何人的眼光,做想做的自己就够了。

关于健身:村上喜欢跑步。正如作者所说,人们总觉得作家健身怪怪的。仿佛作家就应该天生病恹恹、抽烟、酗酒,然后英年早逝。当然不是,健康的体魄是生活的关键。    

关于开拓疆土:村上觉得一直在国内写作动力不足,当时在日本经济泡沫来临前的大繁荣,周围人三句不离钱,他觉得那样急功近利的氛围不适合写作,就去了美国。给自己更大的挑战。当然最后结果也不错。

关于挚友:书的最后讲了一个心理咨询师,算是村上的灵魂之友,而且实际上,他可能只有一位这样的真实朋友。他们的相似之处就是写作或者心理咨询应该是向下更深入的生活,要不停地潜入潜入,才可能挖掘体会到对应的人生,或者生活。

“你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欺骗某个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忘了是在哪个场景下引用的这句话,应该是说写文应该尽量贴合实际,贴合对应场景吧。

读村上春树还是在高中时期,里面的故事其实基本上已经忘了,只记得结局很悲伤。今天看了村上的作品,已经出了很多新书了,却未曾看过。准备空的时候看几本。时间过得真的蛮快,距离高中已经过去十几年了。村上坚持写作    35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