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无奈

2018-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学英007er

1.病人对疾病的不理解

为什么我患了这种病?为什么偏偏是我?这可能是他们在面对诊断时的第一反应。接下来,有的家属就会责备孩子玩多了手机,有的人就会抱怨自己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找不到的,也许从娘胎里面就有了。

2.病人对治疗的不合理预期

典型一

一个在家里挨病挨了三年的病人,有着严重的口腔炎,疼痛使她不能进食、失眠,整个人瘦骨嶙峋,一查有严重的贫血。病人拒绝做贫血相关检查,要求迅速止痛,然而口腔炎的症状并非一两天就缓解,治病也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人体是一个整体,不论是诊断和治疗,都需要较全面了解病人,再确定最终治疗方案。

典型二

很多人,对于慢性病,都想寻求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典型的问题是,医生,我现在血糖正常了,可不可以不吃降血糖的药?病人一旦症状得到缓解,就立刻停药,结果病情卷土重来。

3.对患病角色的排斥

一天,我看到一位患者把她吃的药分门别类摆放在病床上,并用小本子做记录,她要确定余下的药量还可以够她吃多久,以便医生给她开合适的药。可见她已经完全接受自己是一个患病者的角色,并坦然地接受医生的帮助。

对于病情有些复杂的人来说,要顺利进入病人角色不容易,他们要忍受痛苦,也由于无法预估疾病对未来的影响,他们时常处在一种不安定感中。痛苦和焦虑是他们的常态。有时甚至自暴自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