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逐渐走向死亡
“也许我们害怕死亡的最大理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我们相信自己有一个独立的、特殊的、个别的身份,但如果我们勇于面对它,就会发现这个身份是由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元素支撑起来的:我们的姓名、我们的“传记”,我们的伙伴、家人、房子、工作、朋友、信用卡……我们的安全感就建立在这些脆弱而短暂的支持之上。当这些完全被拿走的时候,我们还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吗?”
——《西藏生死书》
此刻的我们,活得鲜活热闹。可曾花足够的时间去面对一个,无论是否关注,都正分毫不差、持续进行的事实——我们距离死亡越来越近。
很多年前叔叔因病客死他乡,我和父亲连夜赶到上海送他最后一程。那一次是我第一次走进火葬场。
遗体告别时,因病痛和死亡早已经脱相的叔叔的嘴唇,被工作人员用涂料涂的鲜红,整个人看着更让人害怕。我忘不了当时绕着他尸体告别时被恐惧、震惊揪住的心情,也忘不了当他被推入焚化炉时,我抱着早已经哭得无法站稳的姑姑的画面。那时,我觉得周围所有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甚至连呼吸的每一口空气中,都满满的浸泡着死亡的气息。在那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都会忍住不住想象,自己死亡后,尸体被推入焚化炉的场景。
死亡,无论我们是否拖延对它的正视,抑或是忽视它、遗忘它,此刻,它距离我们,那么近。
密勒日巴尊者说:“这个我们如此害怕的所谓尸体,此时此刻就跟我们住在一起。”对待死亡,我们越逃避,它就会变得越可怕。害怕它不知何时会突然来到,将我们熟悉的一切通通带走。
我们害怕终将被人们遗忘。
我们害怕自己曾经活着的证据渐渐的消逝殆尽。
我们害怕自己匆匆走过这一生,到头来却发现始终未活明白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害怕面对无边无际的死亡寂静。
我们最害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而我们建立毕生追逐的安全感的基础,面对死亡那一刻,都显得毫无意义。此时,我们不禁反思:这一生,我到底做了哪些事,足以证明自己并未虚度此生?
李开复在经历重大疾病后,与大家分享的《向死而生》,曾感动无数人。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到:“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人能真实的感受到自我的强烈存在感,自己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在场。'”
“西藏佛教徒相信,癌症之类的疾病其实是一种警讯,提醒我们生命中一直被忽略的深层部分,比如精神的需求。如果我们能够认真看待这个警讯,全盘改变生命的方向,不仅能治疗我们的身体,甚至有益整个生命。”索甲仁波切如是说。
把每一日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来思考。勇敢的面对死,恰恰是为了更加好好的活。
我们向生命学习如何成长,学习不再执着于不可能执著的东西,探寻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探寻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
由此我们变得不再迷茫,渐渐的清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再无聊的虚度光阴。我们内在的信心增强了,从内而外的善心与慈悲心也自然的散发出来。渐渐的知道了该如何更好地爱自己,并将这种爱与喜悦传递他人。
死亡与生命中的逆境,都是在帮助我们认清:如何更接近真理。我们往往在一次次的抗拒和痛苦中错失了成长的机会。向死而生,我们将从学习中获得改变,从改变中获得成长,从成长中获得自在,从自在中获得生命的幸福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