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琪修习论语第169天
修习经典第169天
继续修习论语第28讲《判断小人的第一标准》
我们绝大部分人失败就失败在这个巧言令色上,我们被腐化,被俘虏就是在这个巧言令色上,因为这是人性使然。
我们都喜欢听好听的,都喜欢别人来夸奖我们夸赞我们,所以我们都被花言巧语迷惑了自己的本心。
小伙子对我真好,因为他说的话太好听了,我太舒服了,这简直就是soul mate ,他就是精神伴侣,这是灵魂伴侣,上哪找这么好的人。
为什么你这么判断,因为他言语出众,他喜欢说甜言蜜语,这种甜言蜜语就像糖衣炮弹一样,一炮打过来,你这个人就阵亡了,所以孔子在这讲凡是巧言令色的人,大部分都没有什么仁爱之心,都不是真仁真爱,所以叫鲜矣仁,很少有仁爱的人。
我们在社会上会碰到很多这样的朋友或者是同事,特别会说话,同样一句话,人家说出来那就是美的不行,就是让人感觉极其舒服,但是孔子在这里告诉你像这一类的人,几乎没有什么深厚的品德,很少有仁爱之心。
而我们很多领导很多认识比较浅薄的人,相反喜欢这类阿谀奉承,花言巧语,善钻研人的心思,说出一些很漂亮的话,用非常华丽的词藻,能够挠你心里的痒痒,你觉得这一类人才是栋梁之才。
所以社会上一定充斥着两类人,一类是巧言令色,一类是不善言谈的人。而上天对人,我们在这讲大家记住一句话,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如果这一个人特别能言善辩,特别巧言令色,特别花言巧语,特别甜甜蜜蜜的话,那么这一个人一定会在仁爱之心上大打折扣。如果一个人不怎么会表达,那么他的内心相反,会充斥着一颗仁爱之心。
所以说老师讲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赋予了你能言善辩的嘴,赋予了你巧言令色的言语,就不会给你一颗真正仁爱,大慈大悲的心。给了你一颗大慈大悲这样一颗仁爱之心,你可能在表达上就会有所欠缺,可能会略显木讷。
所以孔子讲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话讲的少,不会一讲描述的那么美丽,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喜欢,把感情简直是描述出花来,像这一类的基本上都不是什么真正的仁爱之人。感情上都不怎么专一。
感恩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