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器模式和代理模式的区别

2018-12-28  本文已影响165人  杰哥长得帅
装饰器模式 代理模式

这两个设计模式看起来很像:对装饰器模式来说,装饰者(decorator)和被装饰者(decoratee)都实现同一个接口。对代理模式来说,代理类(proxy class)和真实处理的类(real class)都实现同一个接口

实际上,在装饰器模式和代理模式之间还是有很多差别的

装饰器模式偏重对原对象功能的扩展,扩展后的对象仍是是对象本身;然而代理模式偏重因自己无法完成或无需关心,需要他人干涉事件流程,更多的是对对象的控制(代理使客户端不需要知道实现类是什么,怎么做的,而客户端只需知道代理即可,即将客户端与实现类解耦)

换句话说,用代理模式,代理类(proxy class)可以对它的客户隐藏一个对象的具体信息。因此,当使用代理模式的时候,我们常常在一个代理类中创建一个对象的实例。并且,当我们使用装饰器模式的时候,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将原始对象作为一个参数传给装饰者的构造器

一句话总结这些差别:使用代理模式,代理和真实对象之间的的关系通常在编译时就已经确定了,而装饰者能够在运行时递归地被构造

//代理模式
public class Proxy implements Subject {
    private Subject subject;
    public Proxy() {
        //关系在编译时确定
        subject = new RealSubject();
    }
    public void doAction() {
        ….
        subject.doAction();
        ….
    }
}

//代理的客户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客户不知道代理委托了另一个对象
        Subject subject = new Proxy();
        …
    }
}
//装饰器模式
public class Decorator implements Component {
    private Component component;
    public Decorator(Component component) {
        this.component = component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
        component.operation();
        …
    }
}

//装饰器的客户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客户指定了装饰者需要装饰的是哪一个类
        Component component = new Decorator(new ConcreteComponent());
        …
    }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