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从繁复走向简约——张祖庆
2020-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吉林付巍巍
早些年上公开课,我也写过很详细的教案。但那样的课,上得累。上课时,老想着自己的教案,生怕忘问哪个问题,丢了哪句精彩导语,课堂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的课,精彩不到哪里去。
不写教案,备课依然要花大力气。
力气花在哪里?
细读文本,寻找这篇文章和别的文章不同之处;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琢磨学习难点;思考教学目的,想好几个大板块,预设好几个主问题;做好PPT。至于教学语言,课堂随机生成。
这样,你的脑子里,便没有了教案的束缚。
你用刻意去构思,学生的回答用哪句妙语去评价;
你不用刻意去经营,哪个环节的过渡语该怎样出彩;你不用刻意去追求,那个教学节点该博得老师掌声。
把教案写短一点,教师就会更多的关注学生,一颦一笑,举手投足;
把教案写短一点,教师就把更多空间还给学生,课就有更多生成的可能;
把教案写短一点,课就自由起来,潇洒起来,灵动起来。
把教案写长了,课就短了;
把教案写短了,课就长了。
公开课教案,当从繁复走向简约。
入职之初,经验缺乏,宜写详案。
要环环紧扣,步步周全,语语推敲,这是入格之必修课。
骨干教师,经验渐丰,风格初现,宜慢慢减少教案的文字总量,倡导板块式备课,多用软设计。
进入卓越教师行列,则应把更多功夫下在课外,“用一生去备课”,力求心中有案,目中有人,手中有法。久之,则可臻于“摘叶飞花”“无招胜有招”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