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

2021-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诗书优游的百合

        云南因地域偏僻,明朝之前少有大诗人到过,然而到了明朝,云南却有幸迎接到“明朝第一才子”杨慎谪居这片美丽的土地三十多年并终老于此。这一期就让我们跟随着杨慎和他的诗词来了解一下云南的地理和风土人情,并欣赏他最家喻户晓的名作《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赏析

附:“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频道介绍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朗诵和诵的音频

小令《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赏析文本

        在上一期分享中,我们跟随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了解了云南悠久的历史和滇池的美丽风光。之所以选择分享大观楼长联,是因为云南地域偏僻,明朝之前基本上没有大诗人到过,所以没有特别家喻户晓的诗。然而到了明朝,云南却有幸迎接到“明朝第一才子”杨慎谪居这片美丽的土地三十多年并终老于此。在云南期间,杨慎不仅写出了《南诏野史》、《云南通志》、《云南山川志》、《滇候记》、《南中志》、《滇载记》和《记古滇说》等大量关于云南历史、山川、物候、地方志的笔记、选本以及许多注释性书籍,还创作了大量描写云南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历史地理和云南人衣食住行的诗词,所以他的诗词作品堪称云南风情的百科全书。这一期就让我们跟随着杨慎和他的诗词来了解一下云南的地理和风土人情。

        明朝有三大才子,和杨慎并列的另两大才子分别是解缙和徐渭,在这三大才子中,杨慎以“博览第一,无书不读”居于首位,是公认的“明朝第一才子”。《明史》本传称:“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

        杨慎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博南山人、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是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父亲杨廷和是明朝中期著名政治改革家、两朝首辅。杨慎自幼聪慧过人,又非常好学,再加上出身于书香门第,所以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七岁时母亲教他句读和唐代绝句他就常能背诵,十一岁时就会写近体诗。十二岁时拟作《吊古战场文》,有“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警句,他的叔父看了极为赞赏,复命他拟作《过秦论》,其祖父读了之后自矜谓:“吾家贾谊也!”十三岁时他随父入京师,沿途写有《过渭城送别诗》、《霜叶赋》、咏《马嵬坡》诗等,其中的《黄叶诗》轰动京华,当时茶陵诗派的首领、内阁首辅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并称他为“小友”。

        到了二十一岁时杨慎参加会试,主考官已将杨慎的文章列为卷首,不料烛花意外地落到考卷上把他的考卷烧坏了,竟因此而名落孙山。但遭此意外的打击的杨慎并没有灰心失望,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他终于在正德六年(1511年)二十四岁时,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此,杨慎正式登上明朝政治舞台。

        但杨慎的政治生涯非常坎坷。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明武宗不理朝政,喜欢到处游玩,荒嬉无度。杨慎针对这种行为于正德十二年呈上《丁丑封事》奏章,指责武宗“轻举妄动,非事而游”,劝他停止这种荒唐行为,又在武宗微行出居庸关时上疏抗谏。但武宗根本不理睬他,依旧我行我素。杨慎无可奈何,于是称病告假,辞官归里。

        正德十六年武宗驾崩,明世宗朱厚熜继位,授杨慎为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嘉靖二年(1523年)他又参与纂修《武宗实录》。杨慎经常利用给世宗讲书的机会联系当时朝政教育世宗,世宗自然很不高兴,常常借故停止讲书。杨慎这种耿直的性格既失欢于皇帝,又结怨于权奸,虽胸怀壮志,力图报国,但其政治才能在当时是难以施展的。

        杨慎的“忠直”风骨突出表现在内阁“大礼议”的纷争中。因为明武宗死时无子,他的堂弟朱厚熜即世宗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登基后,按照皇统继承规则,要承认孝宗是“皇考”,享祀太庙,而自己的生父只能称“本生父”或“皇叔父”。但世宗即位后第六天就下诏令群臣议定他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皇考”,按皇帝的尊号和祀礼对待。这样,皇统与家系就成了当时内阁大臣纷争的议题。当时,张璁、桂萼等新贵为迎合上意,攀附权奸,主张在孝宗与武宗之间加入世宗的生父兴献王为睿宗,而杨廷和父子和许多大臣坚决反对。为此杨廷和辞官归里,杨慎也一再上书辞职,不愿与张、桂等“无耻小人”同列共事。世宗大怒,正式下诏改称生父为恭穆皇帝,杨慎则“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世宗更加震怒,“命执首八人下诏狱”。消息传出,群情激愤。杨慎约集同年进士检讨王元正等二百多人激动地说:“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杨慎于七月十五被捕,十七日被廷杖一次,死而复苏;隔十日,再廷杖一次,几乎死去,然后充军云南永昌卫,即今云南保山。

        因为杨廷和在武宗驾崩、世宗未至时曾总揽朝政共三十七日,其间裁撤了许多冒滥军功的官员。至杨慎被贬后拖着被打得死去活来的残躯去云南的路上,被裁撤的挟怨者招募了一些亡命之徒在路上埋伏,要伺机杀害杨慎。杨慎知道后一路小心防备,精心计划行程避开这些仇家,直到临清县时这些人才散去。虽然躲过了追杀,但杨慎扶病上路,辗转颠簸近万里,等抵达永昌卫时,险些无法病愈。

        明世宗因大礼议事件对杨廷和、杨慎父子极其愤恨,终世宗一世朝廷六次大赦都不肯赦免杨慎,被贬官员按明律年满六十岁可以赎身返家,但杨慎的申请也无人敢受理,所以杨慎最后于七十二岁终老于云南,临终时,他还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勉励后人。

        杨慎一生刻苦学习,勤于著述。在被放逐滇南边塞荒凉地区的三十多年流放生活中,杨慎并未因环境恶劣而消极颓废。尽管图书资料奇缺,他仍然“好学穷理,老而弥笃”,嗜书成癖“书无所不览”。经常对人说:“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他认为要“知天下”,一是依靠“躬阅”,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知识;二是依靠“载籍”,从别的记载和书籍中取得。因此,他不仅刻苦读书,手不释卷,而且每到一处都对当地风俗民情进行调查了解,努力学习当地民族语言,从亲身经历与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他以被逐罪臣的身份,仅凭自己的苦学、实践、考察和记忆写成了大量的著作,且小学、经学、文章、诗词、史地以及编纂的民间文艺合集等无所不包。

        杨慎的遭遇和我之前给大家分享的阳明先生的遭遇非常相似。他们都生活在明代,都因为“以道事君”、忠直耿介、不肯对黑暗邪恶的权力屈服而被廷杖并被打入诏狱而险些丧命,最终也都被贬谪流放到偏远的西南荒远之地。但他们都没有因自身的功名荣辱得失和受到的冤屈迫害而灰心丧气,而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挫折中发掘生命的力量,在经济和文化都很落后的当地或发奋讲学或著书立说,并致力于提升当地文化,造福一方百姓,同时还不忘吟诗作赋,让自己的生命在外界环境贫瘠之处仍能丰富充盈。他们正是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了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更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如果说王阳明是“黔学之祖”,那么杨慎可以说是“滇学之祖”,到云南这片土地上去旅游,只要你留心,就能在很多地方看到杨慎的身影和他留下的印记。

        中国古代诗歌对西南地区风物民俗的歌咏寥寥无几,而杨慎被贬永昌后长期居住和往来于川滇黔地区, 这里的奇峰峻岭、大川峡谷、悠久的历史、瑰丽而异于中土的文化都深深触动了他的才情,他挥动诗笔写下了许多“为前人所未备”的诗词作品,描绘了西南地区的壮丽山河和当地各民族的风俗人情和生活百态, 也记述了云南的地理物候和历史掌故。

        他的《滇海曲》十二首,就是一组栩栩如生的云南滇池百态风物图:

        “昆明池水三百里,汀花海藻十洲连。使者乘槎曾不到,空劳武帝御楼船。”令我不禁想起我上期给大家分享的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既写出了滇池的浩瀚广阔、池中沙洲小岛相连、浮萍海藻点缀,又把汉武帝开凿昆明池,修楼船、习水战的故事融入其中,用使者乘槎也不曾到过的典故引起人对滇池美景的无限向往;

         “梁王阁榭水中央,乌鹊双星带五潢,跨海虹桥三十里,广寒宫殿夜飘香。” 写元代云南的最后一个统治者梁王在滇池中所建的楼阁台榭在滇池的月色和星空下如天上仙宫般的美景,那昆明通向西山而穿越滇池如跨海长虹的海埂、那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滇池碧波,那水天相接处的亭台楼阁,让人疑心似乎可以直通银河,仿佛是一道鹊桥连着嫦娥仙子的广寒宫,夜色中还飘来月宫桂树的清香;

        “湖荡鱼虾晨积场,市桥灯火夜交光。油窗洞户吴商肆,罗帕封颐僰妇妆”活画出滇池畔渔业繁盛的景况,还有以罗帕遮脸有着特色民族装扮的僰族妇女与吴地商人做生意的情景。

        杨慎还曾寓居大理,他写大理的风光是“化成楼阁壮人寰,泽国封疆镇两关。云气开成银色界,天工斲出点苍山”,纵览大理全貌,楼阁壮丽,两关雄镇,“天工斲出”的“点苍山”萦云戴雪、苍翠如玉、横列如屏,在“云气开成”的“银色界”中与泛着粼粼波光的洱海相辉映。苍山洱海的美景在他的多首诗词中各有不同角度的呈现,如“枕西阿。仙洲玉几对金梭。苍山九点空中堕。影蘸烟波”渲染苍山的仙气,“苍山磋峨十九峰,暮霭朝岚如白虹”则突出表现其壮美,“叶榆巨浸环三岛,益部雄都控百蛮。神禹导河双洱水,武侯征路七星关”则在一首诗中囊括了洱海的地形地貌、益州的土著民族和大禹治水、诸葛亮征南中过“七星关”等诸多地理历史掌故。“月出五天空,苍山玉镜中。琴歌来走马,笛唱引心鸿。宛在星河上,飘然欲御风”,那高远辽阔苍山明月下,分明有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笛声传情的身影;“双洱烟波似五津,渔灯点点水粼粼。月中对影遥传酒,树里闻歌不见人。”那烟波袅袅、水光粼粼的洱海夜色中,点点渔灯映着月光和水光,让远处推杯换盏的人影和树林里隐隐传来的歌声如此醉人。

        大理作为现代人最喜欢的热门旅游城市之一,它的四绝“风花雪月”塑造了这里浓浓的文艺气氛,而这四绝都曾呈现在杨慎的诗词中。花和月自不必再单说,《海风行》就是一首专门描绘下关风的诗,“苍山峡束沧江口,天梁中贯晴雷吼。中有不断之长风,冲波动林沙石走。咫尺颠崖迥不分, 征马长嘶客低首。”《寄太和石尹 》诗中则写到了苍山雪:“仙居遥对点苍山, 雪障云屏近可攀。

苍山洱海

        在他的贬所永昌卫,他写博南古道上飞驾于澜沧江上的霁虹桥:“织铁悬梯飞步惊,独立缥缈青霄平。腾蛇游雾瘴氛恶,孔雀饮江烟濑清。”在他的笔下,霁虹铁桥如天梯飞悬于缥缈云霄之上,令人步步心惊,桥下有时瘴疠之气弥漫、江中的腾蛇游走于雾气之中,足见环境之险恶,但河边有时也有美丽的孔雀在烟雾消散的清丽山川中悠然饮水。杨慎在谪戍永昌的日子里“策筇竹, 度笮桥, 横冲虺瘴, 甘尝蒟醤,而游尽黑水之源, 聘目昆仑之麓。”这从他的《西路杂述》“沙远名干海, 坡高号望城”和“哨名一碗水, 坡号半边山”等诗句中的诸多地名就能看得分明。

        他的诗里写到了不少云南特有的风物和风俗,如 : “沙金海贝出西荒,桃竹橦华贡上方。香象渡河来佛子,白狼架木拜夷王”中云南特产沙金海贝、桃竹杖、橦布、白狼,还有那云南西双版纳特有的大象和香象渡河传来的佛教以及当地夷人拜自己的夷王等都被概括进这短短的诗章; “何如碧玉温泉水,绝胜华清矾石池”盛赞安宁温泉为“天下第一汤”;“海滨龙市趁春畬,江曲鱼村弄晚霞。孔雀行穿鹦鹉树,锦莺飞啄杜鹃花”里则出现了同属西双版纳特有的物种孔雀;“煮海鹾郎暝漉沙,避风估客夜乘槎。雪浮粳稻压春酒,霞嚼槟榔呼早茶”还写到了当地人嚼槟榔、喝早茶的风俗。而那首如一幅风景画的小诗《出郊》:“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是不是能让你联想起云南元阳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哈尼族梯田之美。

        他的诗里还写到了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习俗,如《宿泸山》:“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就极其形象地描写了, 是彝族、白族、傈僳族、纳西族、哈尼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的盛况。火把节时,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家家户户都把高丈余的松木制成的火把点燃,以驱逐家中村中及田中的鬼邪, 确保人畜兴旺, 五谷丰登。青年男女则把火把节作为择偶的良机,夜晚驱鬼逐魔之余举行篝火晚会, 一起唱歌跳舞,彻夜不息。杨慎这首绝句把漫山遍野的火把比喻成太空中被不知是谁敲碎而洒落人间的满天星斗,语言浅白但新奇生动,颇有民歌风格,不知道是不是受了“火把节”亦名“星回节”的启发。

        杨慎还有一组极富特色的词《渔家傲•滇南月节词》,一共十二首,从“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树树齐开了”一直写到“腊月滇南娱岁晏。家家玉饵雕盘荐”,描写了十二个月各自不同的云南之美。在这组词里,滇南“八节常如三月里”、“水云乡里无烦暑”的气候特点被表现得细致入微,和《滇海曲》里“春城”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一样让读者感受到滇南地区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云南 “东边下雨西边晒”的特有气候特征同样在这组词里得到了展现“东寺云生西寺雨,奇峰吐, 水桩断处余霞补。”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使得那里入夏的五月天里也有卖雪的热闹场景:“五月滇南烟景别, 清凉国里无烦热,双鹤桥边人卖雪,冰碗吸, 调梅点蜜和琼屑。”这些雪可不是人造的,而是来自雪山上终年不融的积雪。

        这组词里还写到了许多云南的特色食物,如“速鲁麻香春瓮熟”的“速鲁麻”就是大理民间一种老少皆宜的水酒饮品,“酥花乳线浮杯绿”的“乳线”就是大理古城街头随处可见的“乳扇”。由于对云南特有的风物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绘,这组词被誉为“四百多年前的云南游览画卷”。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杨慎在放逐期间,仍然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国事。如当他发现昆明一带豪绅以修治海口为名,勾结地方官吏强占民田,坑害百姓时,就写了《海门行》《后海门行》等诗痛加抨击,他在诗中指出,“疏浚海口银十万,委官欢喜海夫怨”,并呼吁“安得仁人罢此宴,亿兆歌舞如更生”,他还专门写信给云南巡抚赵剑门,请求制止如此劳民伤财的所谓水利工程。

        为大家介绍了这么多杨慎在云南写的诗词,不过可能大家都没有读过,我自己也是在做这期分享的时候才第一次读到这些诗词。好像明朝的诗人和诗词虽然也不少,但家喻户晓的却很少。不过杨慎有一首词却绝对说得上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只是很多人却都以为这首词是罗贯中所作,因为这首词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国演义》卷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自从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父子在评刻《三国演义》时独具慧眼地把杨慎的这首词放在卷首,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电视剧《三国演义》把它当做片头主题曲以后,大概每个人都会哼唱几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或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就是我本期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词——杨慎的《临江仙·二十一史弹词·说秦汉》。

        这个题目是不是让你觉得有点陌生啊?“临江仙”是个词牌名估计大家不会觉得陌生,但《廿一史弹词》是什么?《廿一史弹词》原名《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为杨慎谪戍云南时作的一部历史普及读物。它取材于正史,把从上古到元末二十一朝的兴亡史划分为十段,每段的开始是一首词,然后用几首诗和比较通俗的文言文和十字句的唱文讲述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历史事件,每段的最后再用一首诗或词曲作为总结。体例与后来的弹词相近,被誉为“后世弹词之祖”。因为雅俗共赏、寓教于乐,所以自明清迄近代,杨慎这部《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几乎成为家弦户诵之书,并易名为《廿一史弹词》,但很多人反倒不知道作者是杨慎。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正是《廿一史弹词》的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

        先来看上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是不是会让你联想起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阔气势?这两篇传世名作都把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淘洗尽千古风流人物来抒发历史的感慨,只是这里的“是非成败转头空”把这种感慨表达得更明白如话。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了,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的,只有青山依旧在,朝日和夕阳依然日日升起和落下,把青山背后的天空染红。

        再来看下阙:“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渔樵”指渔翁和樵夫,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借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渚”是水中的小块陆地,“秋月春风”是典型的良辰美景,“浊酒”是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较混浊的酒,因为渔翁和樵夫是“处江湖之远”的平民,无钱买清酒,所饮自为浊酒。江上白发渔翁和樵夫早已看惯了秋月春风和四时变化,他们相逢时在一起畅饮一壶浊酒,而那些古往今来的纷扰世事,都成为佐酒闲话的谈资。

        这是一首语言浅白而意蕴无穷的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旷达中有深沉。

        词的开篇两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如异军特起,如天际真人”,劈空而下,气势非凡。从奔腾不息的万里长江之广袤空间,写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时间绵延,以及在千古历史长河中曾经演出过多少华彩乐章的英雄人物,其气魄之大,气势之高都直追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两者都是用“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自然风景来蕴含历史长河奔流不息的寓意,杨慎的词还能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苍凉意境。词人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将千古兴亡全然寄予到了那滚滚东逝的长江水中,高旷空远,蕴含无限的感慨。历史长河如大浪淘沙一般将“英雄”一并淘洗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当年各路英雄逐鹿天下的战场,当年铁血壮士横戈立马的江山,当年多少风流人物封侯拜相的辉煌,终究会被历史的烟尘所覆盖。似水的流年,对待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残酷无情,“是非成败转头空”,化用苏轼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把英雄之大业、王朝之兴替,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任谁也没有办法改变、无法摆脱的宿命直白道出。古往今来历史的风云变幻无穷,任你再大的英雄也会衰老故去,人世间的一切在历史面前终究都将成空。那么到底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呢?是依然不老的青山?还是日日落下又日日会再升起的太阳?“青山依旧在”是不变的自然,“几度夕阳红”却是无声流逝的岁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变是相对的,变却是绝对的,即使是那些曾指点江山的英雄人物费劲一生心力所创造的的丰功伟绩也没有可能万世永固。“古今多少事”没有一件不是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流逝,所以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就会看到“青山依旧在”,轻叹“几度夕阳红”。

        词的上片意境雄浑大气又苍凉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暗含着高人隐士对名利的淡泊和看穿。词人仿佛是以一位智者的身份站在远处,静观世事变幻,看透世事沧桑,以静默的感慨面对那不可逆转的历史沉浮。历史固然是一面镜子,但倘若没有丰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残酷的人生体验,那面镜子便只是形同虚设,不过徒增热闹喧嚣。而杨慎的人生却经历和感受了太多太深的磨折,所以才能看穿世事,把这番人生哲理徐徐展开,令人心有戚戚。

        如果说词的上片是以大手笔绘出一幅弘阔的历史远景的大画卷,在壮阔的历史长廊中突显出人的渺小和无力,下片则转而聚焦于这画卷中的一处特写:“白发渔樵江渚上”,那白发的渔樵可以看作词人的另一个化身,他超脱成败荣辱,任凭历史的惊涛骇浪如何拍打,只着意于四时变换和秋月春风,只着眼于相逢时的那一杯浊酒和握杯把酒间的言谈欢笑。“惯看秋月春风”是看似寻常的恬然自得“一壶浊酒喜相逢”是风浪之后的淡泊超脱“古今多少事”就在这相逢后的笑谈和酒意中被佐酒看淡了。这白发的渔樵不正是词人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吗,他虽远在江湖打鱼砍柴,那“侣鱼虾而友糜鹿”的风姿却告诉我们这并非一般的渔夫樵夫,所以他们能尽享秋月春风,当这样两位“满鬓清霜残雪”的老人邂逅相逢,所饮虽不过一壶浊酒,下酒的却是因为通达而看淡的古今世事。唯其通晓古今,那恬淡和超脱就更见襟怀,而“惯看秋月春风”中所展现的正是看透世事后的大彻大悟。词的结尾把陈与义“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出神入化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使词的意境在上片的苍凉别开出旷达和淡远的意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全词融景、情、理于一炉,文情并茂,情韵兼胜。有画意、有诗情,有哲理、有生活。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洪流,说尽了历代兴亡,寄托了人生感慨,可以说是以词写的史论,也是词人以词给出的人生答卷,可以说既是怀古,也是言志。词人作为首辅之子、一代状元,第一才子,一朝得罪,老死南荒,其面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不可能不深,然而词人下笔却未涉及任何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只把千古风流人物无论是非成败都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洗尽的画面明白如话地展开,然而那青山夕阳、秋月春风和一壶浊酒却在白发渔樵的笑谈中把历史的一切沧桑包罗其中,意蕴无穷。

        杨慎的一生大起大落,前半生名显庙堂、辉煌无限,后半生漂泊南荒至死蹭蹬,他又是如此心性超拔、学识广博的“明朝第一才子”,无比丰富的内心感受力和这样跌宕起伏的人生无疑让会让他对历史和世事的感慨无处不在也分外深沉,如果读一读他的《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会发现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所表达的历史感慨可以说处处可见,如“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谁弱谁强多罢手,伤情。打入渔樵话里听”、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千古伤心旧事,一场谈笑春风”等等,是不是都和这首词一样有着将反思历史的深刻悲凉融入个性的淡泊旷达的意味?所以其实我们可以说杨慎的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并不是苦心经营、精心雕琢而成,甚至可以说只是他这部历史弹词的副产品,但因为他才高学博,又有着让人每每为之唏嘘不已的坎坷人生,所以即使是信笔写来,也都不失为佳作,而且更添一种疏朗流畅之美。

        在词的创作上杨慎被誉为“明代词坛第一人”,李贽在《焚书》中说“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把杨慎和李白、苏轼并称为四川不是处的天才实为确论,对比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会发现,两首词有许多共同之处,一样奔腾向东的江河,一样的雄浑苍凉、大气磅礴,一样都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一样都在借景抒情、借古抒怀的背后隐约浮现出一种无以名状的慷慨悲壮,既有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但也不乏对怀才不遇的慨叹,也都一样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实际上杨慎这首词化用苏轼的作品不止《念奴娇·赤壁怀古》,那“白发渔樵江渚上”对应的不正是《赤壁赋》中的“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吗,而“惯看秋月春风”与《赤壁赋》中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也正异曲同工。也许同为一代大才子,杨慎和苏轼正是异代知己,所以才同样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邃的人生哲理。

        而毛宗岗之所以将这首词作为《三国演义》的卷首词,大约是因为三国正是中国历史上最波谲云诡、最令人说不尽道不完的时期,那些在历史的天空中至今仍熠熠生辉的英雄人物虽然都随着时光的流逝仿佛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样成为过去,但当一代代读者翻开这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仍能从三国英雄们叱咤风云、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纵情挥洒的故事中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和荡气回肠,仍愿意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我们“诗书优游”的平台上,和我一起坚持了近三年的小主播齐天大圣一直在给大家分享《三国演义》,所以我们平台的家庭已经在一起共读三国近三年了。开始的时候我对三国并没有什么兴趣,但是渐渐地在学习与反馈的过程中,我也开始熟悉那些英雄豪杰,了解他们的趣闻轶事和历史黑料;我也开始了解那些权谋争斗和大大小小的战争是如何改变了历史的轨迹;我开始好奇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喜欢读《三国演义》。这次认真品读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也开始感受到了《三国演义》这本古典小说名著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历史感,也开始体会这一切厚重的历史都随着时间的长河滚滚而去的苍凉。下周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

        对于毛宗岗这位异代知己,不知道杨慎会不会稍有点感情复杂。如果没有毛宗岗把这首词放在《三国演义》的开篇,恐怕它也不会有如今的名声、地位和影响力。但也正是因为毛宗岗把这首词放在《三国演义》的开篇,致使世人多以为它是罗贯中所做。也许杨慎地下有知,还会再吟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吧。

参考反馈题目

1.你听过任何关于“明朝三大才子”中某个人的故事吗?给我们分享一个吧。

2.你听过什么明朝的历史故事?能给我们讲一个吗?

3.你听说过“云南十八怪”吗?知道云南都有哪些独特的地理风貌、民风民俗甚至有些奇怪的现象或生活方式吗?在我分享的杨慎的诗词作品里你能找到哪些“云南十八怪”的影子?

4.咱们“诗书优游”一起读《三国演义》快三年了,你留意过《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卷首词吗?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词吧。

5.《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词化用了好几首前人名作的句子或意境,把杨慎化用的诗词也找出来读一读吧。

6.你看过上个世纪90年代拍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吗?有没有发现他的片头主题曲就是杨慎的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你也来唱唱这首词吧。

参考资料

张丑平:论西南气候风物与杨慎贬谪文学创作

张应松、朱子由:杨慎和他的咏滇诗

唐玲:从杨慎诗看明代西南地区的衣食住行

陈丽萍:羁身边陲,放歌永昌——杨升庵永昌诗赏析

徐同林:奇藻天发 警绝莫及——读杨慎《临江仙》

朱瑞昌:从《临江仙》谈明人杨慎的咏史词

杨雨品历代名家词>114. 【明】杨慎《临江仙》:几度夕阳红

当然,还有各种百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