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价上亿的她,第一次创业时却以惨败告终...

2021-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泡猪猪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曾佳萍,这个人的事迹很了不起,白手起家,从零起步,慢慢做到业绩达到几个亿,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不过比起她后来的成功,她第一次创业失败的经历,其中的教训更值得我们去琢磨。

01.两次失误

一般女生创业,都会有一些浪漫主义情怀,比较倾向于开开花店、咖啡馆、书店之类的。

佳萍老师也不例外,她比较喜欢美容,就从自己喜欢的东西着手。创业开始,把目标锁定为开一个美容院。

说干就干,佳萍老师先跑到做的好的美容院里面去卧底学习了几个月,掌握了一些技术之后,觉得比较有把握了,就开始张罗选择门店的事情。

第一次创业,资金有限,繁华地带的门店又异常地贵,一个月要3万块钱。无奈之下,她只能选择将店开在了一个背街的小道上。

悲剧的种子也因此种下。

敲定了门店地址之后,佳萍就开始跑市场、买物料,进设备,选产品。又想要便宜,又希望选的东西能够高大上一点,尽量将性价比提高,这样一波折腾,把佳萍累的够呛。

门店终于开张了。

和佳萍期待的不同,一个星期过去了,美容院只来了一个客户,还是佳萍的朋友。

这是怎么回事?

在上一家店卧底时,只要开门就有人来,现在的新店却只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门可罗雀。

佳萍很着急。没法不急呀,房租要交、水电费要交,什么回报都还没有就已经去了10万块了。

选址的时候想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结果人们压根不知道有这个地方。佳萍遇到了第一个难题。

没办法,只能进行地推,挨家挨户地发传单,做广告。

收效甚微,地推过去了两个星期,虽然生意慢慢有点起色,可也是不温不火。

辛辛苦苦了大半年,就给房东赚房费了。

第一次创业,选址选错成为一个大忌。要想提高营业额,就需要有更大的客流量。但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店铺从头来过,要重新选址,重新装修,重新宣传,成本太大了。

佳萍盘算着转型。

有一天晚上下班回家,佳萍发现夜市非常热闹,很多人在这里摆地摊。

对啊,可以摆地摊,也不需要太贵的店铺费,人流量也多。

执行力超强的佳萍开始了白天美容院,晚上摆地摊的尝试。每天起早摸黑地干。

奇怪的是,摆地摊也不赚钱。佳萍又遇到了第二个难题。

美容院生意不行,是因为没有流量,地摊流量这么多,为什么还是没起色呢?

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和强烈反对。佳萍开始痛定思痛,进行反思。

晚上摆地摊,时间很紧,天气不好就不能摆摊,同时卖的东西太多太杂,什么文具、吃的用的都有,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选品,选出来的东西也不是自己的产品,没有太多的优势。

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

02. 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

其实我们很多人和佳萍一开始的心态一样,都是从自己喜欢的事情着手去创业,却没有看重商业中的其他要素。

生意中有三个要素不可或缺,它们分别是人、货、场。

佳萍第一次做美容院,更看重货,喜欢美容,觉得有爱就能够成事。店里也能够提供货,就是没有人。实际上,只有人和货在场景里有交易,才能成交。

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销售漏斗公式:销售额=流量 X 转化率 X 客单价 X 复购。

销售额要想提高,就得要最大限度地提升流量。这里的流量,不仅仅包括线下,还有线上。

在佳萍创业的时候,互联网还不发达,所以地推只能去线下地推,效率低下,效果不佳。

如今的人货场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比如新兴的直播业态,场景被搬到了线上。以前人们想要什么就去店里面,如今是主播推荐什么,吸引到顾客,顾客被影响然后下单。

人和货从相互独立的状态,变成了相互连接的状态。线下的人流量会有天花板,而线上则不会。

如果能够把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那么就能够更大限度地提升流量和销售额。

当然,佳萍受时代的限制,当时不能依靠互联网。

不过有行动力、敢想敢干的人,这些都不是事。

只要时机合适,是金子总会发光发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注:下一篇文章会继续聊聊佳萍老师创业路上遇到的坑以及带给我们的启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