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
中国人似乎特别偏爱月亮,以至于专门安排了一个节日,慎重其事的让大家举行各种仪式,来好好的和距离三十八万公里的这个天体欢聚一天,宇宙中不可计数的其他星球,都没有获得如此的殊荣。其实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月球不过是环绕地球的一颗卫星,非常的不起眼,她的科学意义,似乎远不如太阳,以及其他恒星,但是中国人,从来都是把月亮与太阳相提并论,一个日,一个月,加起来才是赐予我们生命和光辉的“明”。
月光静谧,月光皎洁,含蓄温和的月亮可能更符合我们民族的审美情趣,歌颂月亮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是古典文学的一个大类,东坡居士一曲水调歌头,脍炙人口,成为千古绝唱,如果把宋朝当时的文坛,也看成是娱乐圈的话,苏东坡无疑是绝对的天皇巨星,而他的这阙词,也绝对是他的首本名曲。
古代的中国人,把品行高尚的人比做月亮,形容君子,往往说他光风霁月,对月亮的赞美与向往,贯穿中国历史,另外一位天皇巨星,青莲居士李白,传说中更是为了水中捉月,竟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种精神,称得上是最狂热的“追月族”了吧?
说回中秋,在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月饼还没有让大家倒胃口,在月饼还没有被包装成昂贵的奢侈品的年代,其实我还蛮期待这种每年只能吃一次的食品,圆圆的饼,和圆圆的月亮,相映成趣,云南的火腿,广东的莲蓉,穿越了空间的距离,咸香的蛋黄,细腻的豆沙,满足了味觉的体验,我始终觉得,必须是用木刻的模具,实实在在压制出来的月饼才算地道,那饼皮上古朴的花纹和好难看清的文字,都是这个拜月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之所以要把和月亮的联欢会,特地的安排在农历八月十五,可能是这一天的月圆特别的完美,这一点估计在西藏的朋友特别有感触,那一年,当我在拉萨工作的时候,中秋节当天凌晨打车去机场,站在空荡荡的大街上等车,就结结实实的被天上的月亮震撼了一把。那是怎么样的一轮明月啊,硕大无比的月轮傲然的盛放在天空,周围没有一丝云,也没有一颗星星,月亮就像是这夜空的王者,全然没有了平日的谦和与含蓄,尽情的散播光辉,光芒亮得让人不敢直视,被这种月光照耀着,确实是会让人有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的冲动。
中国人爱月亮,是爱她周而复始,从圆到缺,又从缺到圆,就像人生的一种状态,人们从相识,相知,到别离,又重逢;亲人们从聚到散,又从天涯海角聚到一起,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虽然是“此事古难全”,但是正如月亮终究会圆一样,我们总是怀着美好的期盼,坚定的相信人会长久,千里也能共婵娟!
又到中秋月圆时,请欢聚,请团圆,别辜负漫城的桂花香,更别辜负这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