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鸡汤,而是砒霜
December 6
Behind every beautiful thing,there's some kind of pain.
美丽背后,必有某种努力。
文/清荷沐阳
1.
最近,我看了一些关于自卑和抑郁的文章,想到了之前看过一本书,王潇的《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里面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2006年春天,我28岁,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二,专业是艺术设计系里的新媒体。由于内心总对本科的播音主持专业的结构带有隐隐的自卑(其实现在想想,跟播音主持专业有什么关系啊?明明是自己懒散看书学习不够,自己造成的肤浅却赖专业不好),因此终于恶补了些知识,精神上还是很愉快的。
有人说:“这世上的人都自卑,自卑能催人奋进。”我不知是真是假,但是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2.
我有个好朋友,每次给我发信息的时候,必说的一个字就是“烦”。
但我从来不受她的影响,因为那是她的口头禅,听多了跟“开心”俩字没什么区别,呵呵……
讲真,她也是个开朗的菇凉,就是生活太单调了,又没有奋斗目标,每天就是上班,吃饭,睡觉。
想找个男朋友吧,又总没合适的;想减肥吧,又不能坚持下去;想去学英语吧,总是一个人去一个人回,又觉得没劲;做份文员的工作,琐事一堆,工资又加不上去……
似乎生活总在无尽的重复里,而她又总是不敢去改变,怕找不到合适的,然后越是挣扎越是心烦意乱,久而久之就变得有些自卑了。
然我们另外一个同事跟她年龄差不多,其实也没比她漂亮多少,但是比她潇洒多了。
人家苦学了很长一段时间英语,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做了公司的业务员,敢用一口不太流利的英语与外国客户打交道。
如今有房有车,浑身上下都是名牌,动不动就讲到国外出差或旅游……
其实吧,真正束缚我们前进的脚步的是我们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3.
今天,我在沈万九的《一个人久了,会上瘾》里发表了这样一段评论:“我已经上瘾了,感觉还有好多书没读,感觉想写好多好多文章,感觉时间不够用,感觉如果身边多个人生活会变得无敌繁琐……总之,一个人也挺好的。”
就这样一段评论竟然获得了好几个赞,比我有些文章的赞还多,甚至还有人因此关注了我。
想想,自己辛辛苦苦,洋洋洒洒写一堆文字得不到关注和点赞,一句简短的评论反而能引起更多的赞同。
心里还是有些小失落的,为啥呢?因为我在别人的文章里打个混都能沾到光,我咋就没这能耐呢?
我在简书更文以来,也有好多篇文章上了首页和今日看点,但阅读量一直都提不上去。
我总结了一下,主要还是自己的阅读量不够,对时事的敏锐度不够,以至于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太多可读性或可以引起共鸣的东西。
归根结底还是自己不够努力呀!
记得以前上英语培训班的时候,老师常说:“你能看懂不算什么,你能写出来也不算什么,你能说出来才算是你的。”
我们总以为自己读了很多书,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骑驴看剧本——走马观花而已。
4.
这个世界有太多比我们强悍的人,有些人天资聪慧,有些人天生丽质,有些人有爹可拼,我们无法跟别人相比,也没办法比,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我们自卑,我们抑郁,多半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过得太不如意,而又懒得去改变。
殊不知,不如意的感觉长期积累下来就容易使人对生活产生疲惫,疲惫容易摧毁我们的斗志,失去斗志就慢慢变得抑郁,从而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这是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要想变得更好,首先要让自己勤奋起来,勤能补拙,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只是我们很多时候懒得去相信罢了。
我们总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其实就是懒,看看那些日子过得好的人,有哪个不是在努力经营?
5.
我们办公室有个阿姨,50多岁了,是公司的会计。
她跟我们一群年轻人很合得来,听说她到这个年龄了依然很爱学习,用她的话说就是要“与时俱进”。
看得出来,她的思想也很活跃,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她们这个年龄的人很多人都不会上网,但双11的时候她跟我们聊抢购的事情聊得乐此不彼地,显然,她不仅仅只是会上网这么浅显。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很多年轻人,有些人除了会上网打游戏,连最基本的办公软件都不熟练。
找不着合适的工作时还唉声叹气抱怨自己读那么多书也没什么用。
其实啊,真正的问题不是读那么多书没用,而是你读得不够多,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让你的伯乐在人群中一眼就能找到你。
6.
记得小时候妈妈常常跟我说:“你不努力,天上掉啊,天上掉你也要早起才能捡得到啊!”
我妈妈没上过什么学,懂得的道理不多,但她讲的都是实话。
其实这些道理我们都懂,只是我们很多人都懒得去改变罢了。
我们大多数人都来自农村吧,父母都还在辛勤地劳作,但我们很多人却已经甘于做一份安逸的工作,甘于混吃等死了。
实际上,我们只是没被生活逼上绝路。
我们很多人都喜欢看鸡汤故事,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鸡汤,而是砒霜。
因为,人只有在被逼无奈的时候才能真正懂得努力的意义。
~END~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