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随想成长励志读书

生而为人,何必抱歉

2019-05-11  本文已影响1人  怀洱
文/怀洱    图/花瓣网

闲来无事,又翻出这本丧气满满的书。

总觉得上次是囫囵吞枣,硬邦邦的梗在心里,这次是想把它嚼化了咽下去。

“人间失格”的大意是丧失做人的资格,看看这书名都透着烂泥般的丧味。

作为这俗世里的“高等动物”,却在这里探讨自己是否具有做人的资格,让世人觉得可笑。

但是再次看完这本书以后,我也开始疑惑到底做人的资格是什么?

它像一把利刃深深的扎进了我的心里,不容别人轻轻触碰

书中的主人公叶藏,从幼年开始,他便以滑稽、可笑的举止言行来获得身边人的关注,看似他是众人的开心果。

但并不是,他的内心积极惧怕人类生活,害怕与人接触。

就这样,由青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迷恋上药物。

终于一步步丧失“做人的资格”,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开篇便是沉重的字语,“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八个字的组合像一座大山压得我无法喘息。

为什么身为人就要感到抱歉?

是因为自己活的颓废,融不进尘世的生活?

还是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满意,感到孤独寂寞?

叶藏在成为“人”的这条路上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

他以各种滑稽的言行去讨好别人,完全丧失了自我,像一个拉线玩偶,别人的一举一动便是拉动他的线,让他的前半生总是在为别人而活。


“面对世人,我总是怕的发抖,对于同样为人的自己的言行,更是毫无自信。我将懊恼深藏于心。一味地掩盖自己的忧郁和敏感,竭力的把自己掩盖成纯真无邪的乐天派,逐渐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滑稽逗乐的怪人”。


多么滑稽可笑啊,一生是为别人而活。看似是他的悲惨人生,但又何尝不是我们的缩影。

诺大的世界,谁不是活在别人的言语里,目光里,又多么惧怕这样活着。

小时候,要做父母老师眼里的乖孩子,稍有顽劣行为,轻为指责,重则惩罚。

总之你要在这个条条框框里“自由”的生活。

多么矛盾,多么讽刺,毕竟,你看连“自由”这两个字,长得都是条条框框的。

谁又不是滑稽逗乐的怪人呢?


“用滑稽的言行来讨好众人,我这是对人类最后的求爱,我对于人类充满恐惧,却没法让自己对他们死心,然后放弃。于是,滑稽就成了一根细线,维系着我与人类的联系,表面上,我对人类总是笑脸相迎,可是在我的内心里,却是为人类拼死拼活,以高难度的动作汗流浃背的提供最周详的服务。”


面对指责,无法辩驳,只能默默地任他人责骂自己;

面对嘲笑,无法纾解,能做的便是与大家一起笑,仿佛笑的对象不是自己。

多么可怜的人啊!是只有叶藏这样活着么?

我想应该不止吧,俗世间的我们不也是这样活着么

面对别人的戏言,表面一笑而过,其实内心早已翻江倒海,晴天霹雳,哪里还能谈得上还嘴。

因为我们也惧怕,我们惧怕因为一时的辩驳与生气,便与世人断了联系,被人锁在了圈子的外面。

我们又何尝不是一个怪人,拿着自己敏感的心竭力讨好世人的怪人。

敏感的我们捧着自己碎裂的心在这尘世间卑微的活着,如尘土般渺小,飘荡在这自己一手塑造的美好世界里。

卑微的我们总是无法拒绝别人的要求,正如叶藏一样“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

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无法愈合的裂痕”。

我们尽力的在这世间扮演着“善良”的角色,来者不拒,不来者迎。


“一旦想到,这种本性是人活一世的必备资质时,简直要对自己绝望了。”

若如此日复一日,那我也会丧失“做人的资格”吧。

但是在所谓的“人世间”摸爬滚打至今,我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就只有这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

毕竟,“我们认识的小叶,个性率真,幽默风趣,只要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一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

你看,叶藏尽力演绎小丑一角不也是讨好了众人么,活成了他想在别人眼里的样子,却最终没有活成自己眼里的样子。

那此刻的你呢?

我记得余华说过:“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以外的事物而活着,活着是自己去感受活着的幸福与痛苦,无聊和平庸。”

所以,请记住,不要为别人而活,肆意一些,不要成为他人手里的拉线玩偶,要充分享受自己身为人的资格。

期待你的“人间有格”。

                                    怀洱/懒癌患者悄悄爬文

                                     城墙拐子脸想让你关注“浮生若梦奈我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