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5听书笔记:《三国演义》拒绝了哪些民间趣味?

2022-05-25  本文已影响0人  幸运星小燕子

三国故事,有两个传统。

一个是史传传统。会尽量追求接近正史记述。

还有一个是民间传统,比如《全相三国志平话》和许多元杂剧,各种评书、戏曲,都属于这个传统。这些作品主要面对不能阅读,通过听书、看戏来获取信息的受众,价值观和趣味自然也和这些人民群众更加接近。

《三国演义》与其说是两个传统的集大成之作,不如说是史传传统排挤民间传统的产物。

古往今来,有不少文人看不上《三国演义》,说它和史实不符,胡适有个说法,他说:

《三国演义》最不会剪裁;他的本领在于搜罗一切竹头木屑,破烂铜铁,不肯遗漏一点。因为不肯剪裁,故此书不成为文学的作品。

《三国演义》成不成为文学作品,咱们先不讨论。但胡适说《三国演义》是各种材料全部搜罗进来,不肯遗漏一点,这显然不是事实。其实恰恰相反,《三国演义》对民间的各种故事,删减淘汰起来简直大刀阔斧。

下面我们就介绍,《三国演义》都拒绝采用了哪些民间趣味。

第一,拒绝白话

我们今天读的大多数章回小说,都是用旧白话写的,《三国演义》却是文言文。尽管是最浅的文言文,但也是文言文。并不是因为它年代早所以才更依赖文言,实际上年代更早的《三国志平话》,白话色彩反而要强烈得多。因为罗贯中认为,写历史题材,用文言文才有格调。

第二,拒绝没头没尾

《三国演义》的情节,从汉灵帝中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叙写到晋武帝太康元年,也就是公元280年灭吴为止,覆盖了九十多年的历史。全书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桃园结义到赤壁之战;

第二部分:三国鼎立及其斗争;

第三部分:诸葛亮病逝之后,至三国归晋。

一般读者的感受是,最精彩的内容,绝大多数集中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下坡路明显,但还算有些亮点;第三部分就没什么看头。

我们今天读小说或看影视剧,习惯以主人公为中心,主人公死了,往往故事也就结束了。其实古人的趣味,也是一样的。元代的那部文字功底不过关的《三国志平话》,对这一层都认识得很清楚,所以诸葛亮一死,不到一千字就全书结束。

但是罗贯中明知道魅力人物死光了,后面就不好看了,还是以惊人的毅力,把余下来的内容交待完,想必是因为在他心目中,重要的不仅是要讲述刘关张、曹操和诸葛亮的故事,而是要把三国这段历史首尾完整地交待一遍。

第三,拒绝民间迷信

《三国志平话》开头,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汉光武帝时代,有个叫司马仲相的人,到阴间审理汉高祖刘邦杀害功臣的案子,最后判决是:韩信转世投胎做曹操,彭越转世投胎做刘备,英布转世投胎做孙权,三分天下。而刘邦投胎做自己的后代汉献帝,上辈子你让所有人吃瘪,这辈子就处处受气。

这样,汉朝的开始和结束,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呼应。

看《三国演义》,当然不会读到这个故事,因为这个设定,被罗贯中毫不留情地删掉了。《三国演义》讲究“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就是咱讲的是实事儿,还是接近历史的。像《三国志平话》开头这种,明显是根据佛教的轮回思想编造出来的段子,是不予采纳的。

平话和各种杂剧中,神怪色彩强烈的内容,比《三国演义》要多得多。尤其是明代对关羽的崇拜流行,已经产生了大量关于关羽的神鬼故事,罗贯中基本没有采纳。鲁迅曾嘲笑《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是你看看《三国志平话》对诸葛出场的描写:

诸葛本是一神仙,自小学业,时至中年,无书不览,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司马仲达曾道:“来不可当,攻不可守,困不可围,未知是人也,神也,仙也?”

你看,本来就是把诸葛亮设定成一个“妖”的。

还有诸葛亮的计谋,今天的读者常常嫌弃《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计谋太粗糙,给人一个锦囊,到关键时刻一打开就解决全部问题。但你要是看看民间版本把诸葛亮写得有多神,才能体会到,罗贯中真的已经很克制了。

第四,拒绝乱加主角光环

面对三国这段历史,应该帝魏寇蜀,还是尊刘贬曹?官方修史,有过漫长的争论;但是民间立场,是很早就站在刘备一方的。苏东坡讲:家有熊孩子,家长烦了,就给两个钱让他听书去。听到曹操胜利,孩子就哭,听到刘备翻盘,孩子就笑。可见早在北宋的时候,人心向背,非常明显。

今天比着《三国演义》和三国历史讲的人,往往就要指出:这个地方,《三国演义》帮刘备吹了个牛;那个地方,《三国演义》帮刘备洗了个地。

这当然是事实,但和民间故事比,《三国演义》明明很克制。

就拿小说开头,平定黄巾之乱来说,《三国演义》编了很多刘备打胜仗的故事,但你仔细看一下,其实每次胜利的规模都很小,皇甫嵩、朱儁、卢植这些历史上平定黄巾的功臣,他们做了啥也都保留下来了。可以说,《三国演义》是在正史叙事的框架内,尽可能夸大刘备的功绩。

换句话说,以“爽文”的标准衡量,《三国演义》读来是很不过瘾的。但《三国志平话》就完全不同了。它是这样讲故事的:

刘关张带着一支小分队,一路横扫,“破黄巾贼五百余万”。正是在他们的攻击下,张角三兄弟,才相继“死于乱军之中”。平定黄巾就是他们哥仨的功劳。

再看下《三国志平话》的结尾。爽文当然是要大团圆的,刘关张诸葛亮都死了,蜀汉都被灭了,还怎么大团圆?《三国志平话》说,匈奴人刘渊是汉献帝的外孙,灭了晋朝。

《三国演义》不要这种强行圆梦,毛宗岗修改之后,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开始,以“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结束,可以说是旗帜鲜明地坚持了历史虚无主义。

第五,拒绝武力崇拜

京剧《甘露寺》里,乔国老狂吹刘备阵营,有一段著名的流水板,关于张飞的几句,是这样的:

他三弟翼德威风有,丈八蛇矛惯取咽喉,曾破黄巾兵百万,虎牢关前战温侯,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那桥梁水倒流......

对照《三国演义》,破黄巾时张飞并没有特别的功勋,虎牢关是三个打一个,当阳桥会断,则是弄巧反拙所以拆掉的,都不怎么露脸,真不知道有啥可吹的。要看《三国志平话》,才能明白乔玄在说啥。

按照《三国志平话》,黄巾军就是刘关张平定的,尤其是张飞的功劳最大。“虎牢关前战温侯”,张飞是公平单挑打败了吕布的,“喝断那桥梁水倒流”比较好解释,《三国志平话》里,桥就是被张飞一嗓子吼断的。

但是在《三国演义》里,张飞的武力被大幅削弱,实际上,《三国演义》里所有武将都被削弱了。曾有朋友想打通全部《演义》小说,做一个武力排行榜,结果发现,《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根本排不上号。

《三国演义》抛弃了武艺决定论: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实际上是一次逃亡,赵云在长坂坡将星闪耀,但完全改变不了刘备的败局。总之,武将只能影响小规模战斗的输赢,却不是战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那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什么呢?是谋臣。

虽然从小说的内容看,《三国演义》的作者也不一定知道文官系统对国家机器的运转,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但他的立场,确实是读书人的立场。

第六,拒绝热衷富贵

民间三国故事,对荣华富贵的渴望,往往来得比较直白,并不用道德语言重重包裹起来。

元杂剧《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羽、张飞结识之后,又遇见了刘备,发现刘备天生的贵相,于是请刘备喝酒。刘备喝醉后,身上出现奇异的征兆。

关羽:兄弟,你见么?他侧卧着,面目口中钻出条赤练蛇儿,望他鼻中去了。呀呀呀,眼内钻出来,入他耳中去了。兄弟也,你不知道,这是蛇钻七窍,此人之福,将来必贵也。等他睡醒时,不问年纪大小,拜他为兄,你意下何如?

杂剧作者社会地位不高,学问、见识常被嘲笑,但说到细节刻画的功夫,那真是一般人比不上。就这么几句台词,生生展现出恐怖片的画面感。但关羽从这条在刘备脸上钻来钻去的小蛇身上,看见的不是恐怖,而是自己的发展前途。

于是关羽决定追随刘备,并提醒张飞说,咱们“不问年纪大小,拜他为兄”,这就有点西门庆热结十兄弟的调调了。

《三国志》并没有明确交代关羽、张飞的年纪,但民间总有传说,讲关羽年纪比刘备大,甚至有时张飞年纪都比刘备大。没别的原因,就是民间的叙财不叙齿的那些兄弟结义,他们需要这样的桃园结义而已。

《三国演义》的道德底线,显然要高上一大截。为什么会有桃园三结义,《三国演义》里都有正义凛然的台词。

第七,拒绝渲染暴力

《三国演义》比《水浒》里死人要多得多,一个赤壁之战,就超过了《水浒》里的死人总数。

但读《三国演义》,血腥恐怖的感觉,远远不如《水浒传》强烈。

因为《三国演义》写的是死了几百万人,《水浒传》是死人的事发生了几千几万次。

其实民间的三国故事有很多血淋淋的描写,但这些内容,都被《三国演义》和谐掉了。读《三国演义》给人的感受,甚至远远不如读正史残酷。因为它把叙述的聚光灯,完全打在英雄们的身上,你看见的是他们的英勇神武,而倾向于忽视了他们刀枪下的亡魂。罗贯中是真的没有用血淋淋的笔触来挑逗、刺激读者。

以上七点,是我能总结出的《三国演义》里拒绝的民间趣味,其实还有很多。不过通过这七点,你应该已经能感觉得到,《三国演义》是一部努力排斥低俗的民间趣味的书,但是它没有因此失去群众基础,恰恰相反,这种努力使它在部分群众那里,获得了一种高级感。

在许多时空里,人民群众对自己认同度并不高,他们向往的是更高阶层的生活状态。历史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被设定为如此崇高的事物,当然是他们希望了解的。今天的学者指出《三国演义》与历史不符的地方很容易,但至少曾经,《三国演义》能提供给人们一种“这就是真实的历史”的感觉,满足了不少人提升自我的需求。

相反,看起来更俗气的《水浒传》或《西游记》就没有这个功能。

以上介绍的,是这本书的附录。书的正文,讲曹操和刘备,但不是想告诉你,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和刘备是什么样的,而是谈他们在不同的叙事中,形象的变化。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真实的形象如何,往往是并不重要的,故事的讲法,才是人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