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心理婚姻育儿

你还在给孩子贴标签吗?

2016-12-11  本文已影响213人  一木钉

先来一起长知识: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标签内容一致。心理学认为,标签无论“好”、“坏”,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及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

当一个人被别人下了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了标签。如果一个孩子总被家长说成是坏孩子,他是否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对自己失去信心呢?

你还在给孩子贴标签吗? 我的小学同学大刚早年进过监狱,因为抢劫。

小时候的大刚坏坏的,总是欺负同学,属于生命力特别旺盛的小孩。家长三天两头被叫去学校。他有非常明显的标签:“大刚这孩子,这么调皮,没有定性,以后能有啥出息。”“大刚,他太坏了,总是惹事。”“大刚是个小霸王。”“大刚啊,听说过,他是出了名的小混混。”这些标签来自不同的人,有老师有家长有同学还有围观群众。

他一路走来,做着别人眼中的小混混,小霸王。他出狱那年老婆和他离婚了,他孤家寡人独自带着一个三岁的女儿。常在朋友圈看到他发女儿的照片,说着对女儿无尽的关爱和歉疚。那一刻,我觉得他不是个混混。

坏的标签,真的能让一个脆弱的孩子走向深渊,也许大刚的事并不能完全证明他是被贴坏了的。下面就讲讲我的亲身经历吧。

前段时间,我的同事五斤神神秘秘的问我,是不是最近工作不用心。我很疑惑问其缘由。原来是我的上司对五斤说我反应比较慢,做工作不灵活,人是个好人,就是有些憨厚,反应太慢了。我听了以后,表面上装的毫不在意,其实心里早就嘀咕开了。“我反应慢吗?我是不是脑子不好使了?一孕傻三年我是不是孕傻呢?”......过后一个多月,我一直心里揣着这个问题,更加奇怪的是每当面对我这个上司,我就会不自觉的流露出憨厚老好人的形象。可是我明明是个骨子里能够犯贱能够浪,很逗逼还常常以伶牙俐齿驳倒群众的人呢。为什么就一夜就变慢了一拍呢?事后我回想,其实是我一直很钦佩这个上司,他说的话,尤其是对我的评价我是相当在意的。所以被自己觉得重要的人贴标签,一时没有能力揭下来,潜意识中还想去认同这个标签,而为了配合我的思想,我的行为也趋向认同,就出现了后面的一系列变化。我是个成年人,被贴标签时还会迷失,何况是孩子。

你还在给孩子贴标签吗?

现在的年轻妈妈们都在网上学习新的育儿理念,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孩子需要多鼓励,多表扬。身边也经常充斥着”你真棒,你真厉害,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真是个男子汉“的声音。

大家似乎对于贴标签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孩子打击不得。于是鼓励的潮水汹涌澎湃。而好的标签也被很多家长利用起来,企图引导孩子向好发展。

我完全理解家长们的心态,但是,我认为好的标签对孩子来说同样具有绑架作用。

梅姨今年五十岁,过年过节,走亲访友,到哪里都是她承包所有家务,那些繁琐的活计到了她的手里可以全部摆平。有很多表扬,夸奖,梅姨很是受用。但是看着那些老姐妹坐在一起唠嗑打趣,她在一旁忙里忙外又总是忍不住抱怨。看不惯那些”贪图安逸“的人,自己又累的腰酸背疼,回家后也常常没个好脸色。其实哪有人强迫她做呢?都是她自愿的。那为什么又不乐意了呢?

梅姨打年轻时候就被人夸奖,是个贤妻良母,勤劳能干。梅姨一方面陶醉在这样的正面评价中,一方面又被自己总是不自觉去趋同这个评价身心俱累。也就是说,梅姨内心不是勤劳能干的,可是被外在贴了这样的标签,不得不去勤劳,和自己的内心不一致,梅姨的状态就不好了。

想要不敢要,整个人都是拧巴的。

乐乐是邻居家的大男孩,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懂礼貌,从来不乱买东西。可是在他成年后,却对一件小事耿耿于怀。在乐乐三年级时,特别想要超市一款新出的变形金刚,刚要拿,看到表妹正在一旁撒泼打滚非要一个洋娃娃,姨妈训斥表妹并说”你看你表哥乐乐,人家总是这么懂事,从来不乱要东西“,于是乐乐要拿变形金刚的手抽了回来,没敢再拿。以后的乐乐一直是懂事的,谦虚的,礼貌的。可是内心真正的需求却常常被压抑。也一直记得这件事,因为妹妹敢无理取闹去争夺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不敢,他要做别人眼中的好孩子,这个想法控制了他,他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那一刻他是失落的。这种行为模式也在他的一生中不断重复,单位岗位竞争时,乐乐被对手诬陷,但是本着大度宽容的心态,他没有揭发,现在竞争对手做了他的上级。乐乐心里真的宽容了,释然了吗?显然没有,他郁郁寡欢,抱怨连连,那个阳光大男孩越来越远。

贴标签容易,撕标签难。家长慎用标签引导孩子。

不得不说,一些家长善用激将法,讽刺嘲弄孩子,反而会激发有些孩子的积极性,走向好的一端。可是这是因人而异的,孩子需要有强大的内心和独立的人格,这样的激将法才不会将孩子引入歧途。

可是,这强大的内心,独立的人格,知道自己究竟是谁的坚定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我们成年人的队伍里,有那么多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激情“,在为别人而活,不知道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每天就为了消磨时间而活,没有目标,找不到自己......有多少人的内心是足够强大的呢?就拿选专业这件事来说,那些成功走过高考的独木桥,奔向大学象牙塔的骄子们,为什么会在选专业这件事情上如此纠结?因为要考虑专业冷门还是热门?前景如何?钱景又如何?有几个人人真正想过,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个专业?有人要说了,喜欢值几个钱,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自然要考虑前景与否,热门与否。但是,亲爱的,热门专业,你若不喜欢,每天得过且过的熬,就能出类拔萃了吗?冷门专业,你若喜欢,每天欣喜若狂的学,难道还会被打入冷宫?前景这个东西,五年十年一变。而你若能发现自己的真爱,可能会是一辈子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迷失,在我看来,都是因为一个字:爱。

贴标签让我感受到一种武断,粗暴,不被爱。你若是我贴的标签的模样,我就爱你,反之,不爱。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最后撕掉标签,做回自己。还有那么多的人一辈子都僵化在了标签里,也有人在成年后通过自我探索能艰难的撕掉标签。但是真的,如果我们爱孩子,就少做一点破坏吧。

你还在给孩子贴标签吗?

那我们到底要如何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呢,还不让人说话了?

我想,一个人,只有做自己,才是最有前景,也是最有钱景的。找自己这个过程艰难,但是还有那么多人赴汤蹈火的去寻找。因为每个人都不想活着只是一具行尸走肉,都不想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想要绽放只能发现自己。

我们做家长的,要托住孩子,让他放心的去做真实的他自己。蓄满孩子的爱之杯,告诉他,无论怎样,我都爱你。身教重于言传,做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孩子经由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他是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生命,我们只是比他们大一号的生命,其他并无高明之处,你所谓的经验,财富,未必能配的上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指引或教育也未必是正确的,父母没什么神圣的,都是普通人。让孩子自由的绽放,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托住他,协助他,尊重他,而不是改造他,教会他,包办他。

想要孩子足够强大,给他满满的爱就好了。告诉孩子,无论怎样我都爱你,然后闭嘴。默默给他爱的支持。

想要表达自己,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说就好了,比如”嗯,孩子,我看到了你竟然自己穿上了衣服“”宝贝,你独立完成了作业,我觉得真高兴“”亲爱的,你想要玩具的心情没错,但是我现在不想买给你,请你谅解“”孩子,我需要休息,请你自己玩一会“。

我们只要表达我自己就好了,不去评判,更不贴标签。往自己身上使劲,努力打造一个blingbling的自己。一切不必担忧。

你还在给孩子贴标签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