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爱好者佛法智慧&心灵抚慰

《道德经》商道智慧初探(3)

2020-07-29  本文已影响0人  明空如月_QD

•进入直播间的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雪漠之约,与您有约”,我是若水,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直播,今天我们继续上周的主题《道德经》商道智慧初探。

•对于《道德经》第一章的内容,我们在上一期只分享了第一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即,所有可被我们感知的现象都是道的化现,但所有的现象都不是道的本体,都不是我们生命的智慧本体。

•我们的生命同时含括了形而下的【可道】的一面和形而上的【恒道】的一面,而道德经的智慧,就在于引导我们向着我们自己的内在,找到我们生命中的【恒道】并让【恒道】成为我们生命的主宰。

•今天我们接着分享: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老子的每一句话都很珍贵,特别是道德经第一章的内容,每一句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秘密。

•如果说道是我们生命中的智慧本体,那么名是什么呢?

•名(甲骨文):1)晚上黑暗碰面,自报己名;2)对事物命名;3)引申义:名声、名誉等;

•先讲个故事。

•大部分人都看过《西游记》,其中有一集孙悟空与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斗法,银角大王拿着紫金葫芦打开瓶口对着孙悟空:孙悟空,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这猴头不知道葫芦的厉害,就答应了一声:老孙在此。话音未落就被吸进葫芦去了。逃出葫芦之后,以行者孙的名字再次叫战,本以为是个假名字不会有事,就应了一声,没想到又被吸了进去。

•这是为什么呢?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不管是真名字还是假名字,都是表面现象而已,真正起作用的是名字背后的【恒名】!

•所以只要答应,就会被吸进去。

•注意,这个剧情隐藏着一个修行的秘密。

•孙悟空,名字虽然叫悟空,可是在与妖怪斗法的时候,它却一点也不空。

•答应和不答应,代表什么呢?

•首先,不管答应不答应,孙悟空都听见了妖怪的挑战: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

•而听见了之后,以何种态度面对,就是修行的关键时刻。

•第一次,孙悟空在不明妖怪法宝厉害的情况下,产生了轻敌之心。

•不明厉害,就是无明愚痴,而轻敌之心就是骄慢。这个时候他已经败给了自己的心魔。外在的妖魔只是他内在心魔的寓言化展现,结果就是就被吸进紫金葫芦里去了。

•第二次,孙悟空已经尝到了妖怪法宝的厉害,于是很小心,换了一个假名字来叫战。

•他却不知道,紫金葫芦根本不管他名字的真假,重点在于他答不答应。

•而这一点他还没有彻底明白,这同样是无明愚痴,只不过是更为细微的无明愚痴。

•而他用假名字希望蒙混过关这种心理即是一种计谋心、虚伪心、狡诈心。

•但在紫金葫芦面前,这些都是没用的,紫金葫芦不管别的,只管你动不动心。

•只要你一动心,就必败无疑。所以只要你动心答应就照收不误。

•这说明什么?孙悟空还有对【名字】的执著,还有【真名字】【假名字】的分别

•还没有真正达到【悟空】的境界。

•通过这个故事,其实已经很全面地阐释了什么是名?什么是可名?什么是恒名。

•而对于开启我们生命中本体智慧的宝藏而言。名,就是一种密码和密义。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注意,【可名】是密码,【恒名】是密义。

•所有的密码,仅仅是通向密义的路标,而不是密义本身。

•可名,是对智慧的表述、指示,恒名,则是智慧本身。

•打开本体智慧宝藏的关键在于了悟【密义】,而且这个了悟不仅仅是道理上的明白,更是自心的实证。

•【密义】是不可说的,你只能通过【密码】去体悟【密义】。

•《道德经》即是打开生命本体智慧宝藏的密码地图。

•《道德经》中所有的文字都是【密码】。

•只要体悟的方法正确,通过【密码】就一定会能体悟到【密义】。

•而【商】就是【由外知内】通过【密码】体悟【密义】的过程,即体会、破译、体悟、体证的过程。

•商,由外而知内,由【密码】而了悟【密义】。

•能否准确地了悟【密义】,就取决于【商】的能力和境界。

•《道德经》商道智慧初探,就是和大家一起来探索和体悟关于【道】的秘密,关于【名】的秘密,关于【商】的秘密。

•【商】这个字在《道德经》中没有出现过,但【商】所蕴含的方法论智慧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主题跟大家分享。

•而当今社会是商业社会,人们对商再熟悉不过了。

•但非常可惜的是,【商】之中最核心的智慧今天已经很少有人提及。

•当代社会中的商,已经异化成了追逐物欲、利益至上、金钱至上,这几乎已经成了人们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潜意识。但这样的商,如果继续异化下去,就成了罪恶的深渊,就成了吞噬人类良知的魔鬼,就成了贪嗔痴到处横行、假恶丑到处张狂的人间地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我们有责任清洗掉加在【商】这个【名】之上污垢,正本清源,让【商】本自具足的智慧光明显发出来,还我中华商道智慧之本来面目!

•或许一个人的力量的确非常弱小,我自己也并没有很高的修为,但即使如此,我还是愿意为正【商】之本,清【商】之源,还【商】之道,复【商】之名,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也欢迎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探讨、交流。

•【商】道最基本的原则——诚,不管是体悟《道德经》还是经商,诚都非常重要。

•《大学》中说:诚则明。以至诚的心去体悟时,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诚,信也;百分之百的相信,就是诚;言+成,成,百分之百、完成;

•打开生命智慧宝藏的密码,既藏在《道德经》中,也同时藏在每个人的心中。

•只要你有任何的机心、伪心,你都不可能找到这个密码,更不可能打开智慧宝藏的大门。

•注意,这是你自己心与心、灵魂与灵魂的交流、互动。

•投机取巧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这样的做法只是在浪费时间、自欺欺人而已。

•所以为什么我们不讲【计谋】呢?因为机心一动,恒道已远!

•要找到真正的密码,体悟真正的密义,首先需要一份至真无伪的真诚。

•也就是说,对于开启自己生命中的智慧宝藏这件事,你需要以百分之百的真诚来对待。

•在中华文明大讲堂第二课上,雪漠老师讲了海青天——海瑞的故事,其中说到,海瑞认为儒家修行的首要核心是正心诚意,而不是格物致知,雪漠老师说在这一点上他很赞同海瑞的看法。

•只有在正心诚意的前提下格物致知,才能开启生命本有的智慧。

•这个诚,首先体现为你自己对自己的真诚,如果对自己的心都不真诚,那基本上就没有机会见到本心,没有机会开启本心的智慧。

•其次,这个诚,体现为对经典和圣贤的诚敬。

•诚,就是敞开自己的心,像孩子对母亲的那种赤诚一样——赤子之心。

•敬,就是尊敬,敬仰,敬畏,对经典和圣贤保持一种敬畏之心。

•既要赤诚,同时还有敬畏,就是诚敬。

•我们常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以精诚,就是开启生命本体智慧宝藏的密码之一。

•敬,真正的敬,不是敬而远之,而是在敬仰的同时见贤思齐。

•以经典和圣贤为人生的标杆,不断修掉自己的习气和毛病,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扩大自己的胸怀,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不断向人生的标杆靠近。

•诚,还体现在对开启生命智慧宝藏的热诚、恒心和毅力。

•对大道智慧的追求和信仰,必须坚定不移,矢志不渝。

•必须要有看破、放下【可道】去追求【恒道】的决心、恒心和精进心。

•为什么必须要看破、放下【可道】呢?

•在我们还没有见到【恒道】,还没有让【恒道】的智慧主宰我们的生命时,如果我们的心始终沉溺在【可道】之中,就没有机会去寻找【恒道】。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如果我们一直沉迷在各种感官欲望的享乐之中,【恒道】智慧的大门就永远没有机会打开。

•而我们看似在享受各种快乐,所有的这些快乐都是无常的,都是留不住的,都是必然会离我们而去的,而生老病死却是我们无论如何也躲不过去的。

•当我们把欲望享乐当成真实的时候,生老病死也同样真实。

•只有当我们看透感官欲望的虚幻无常的时候,才有可能看透生老病死的虚幻无常。

•所以当你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物质存在都很真实的时候,生老病死也会同样很真实。

•只有当你学会用智慧的目光看透一切物质存在其实是一种幻相的时候,那时,你也会同时发现,原来生老病死也是一种幻相。

•这真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所以如果不是关令尹喜一次又一次地恳求,老子是不打算说出他悟到的关于【恒道】的秘密的,因为他知道就算他说了,也几乎没有人相信。

•注意,尹喜恳求老子传道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去体悟《道德经》,去敲响老子的恒道智慧之门,请求老子为我们开门的过程。

•正是因为尹喜的至诚向道之心,才感动了老子,才让老子留下了这部《道德经》。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开启大道智慧的宝藏,至诚是其中最重要的密码之一。

•但仅仅有至诚还不够,还有哪些密码呢?

•我们一起在学习和体悟《道德经》的过程中一起来寻找。可以说,道德经每一章的内容都是密码。

•只要有了至诚之心,不抛弃、不放弃,心怀诚敬,矢志不渝,就一定能找到。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有的版本为: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无,是什么?有,是什么?天地是什么?万物又是什么?

•在这里,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一点,就是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文化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文化。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天地是个大宇宙,人是个小宇宙,而且这个所谓的大宇宙和小宇宙也是相对的,当人的智慧境界低于天地境界的时候,人这个小宇宙就处在大宇宙之中,是大宇宙的一部分。当人的智慧境界达到与天地境界同等的境界时,小宇宙就是大宇宙,大宇宙就是小宇宙,没有区别;而当人的智慧境界超越天地境界的时候,小宇宙反而成了大宇宙,原来的大宇宙反而成了小宇宙。或者说,所谓的大小分别仅仅是一种假象,而是在【道】的境界中本自一体,圆融无分。

•老子所说的【道】,就是超越智慧的境界,既超越了天地境界,也超越人自身。这个时候,天、地、人的境界,都汇归于【道】境界,最终连这个【道】境界本身也无所执著,就达到了最究竟的超越。

•所以道的境界,是一种非常伟大的境界,虽然非常伟大,但也至为平常,为什么呢?因为每个生命都有达到这种超越境界的可能性,对于生命而言,是平等的。

•这也是中国文化、中华文明最光耀璀璨的智慧。

•在西方文化里,要么物质是第一性的,人的生命只能从属于物质而无法超越物质,要么精神是第一性的,而在精神中,神创造了天地万物,创造了人,人作为被创造物,永远低于神。

•但中国文化不是这样,中国文化中没有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也没有人和神的对立,中国文化是道文化,而在道这里,一切都是平等的,一切都在道之中,一切都是道的显现。但同时,所有显现出来的道的现象,都不是道的本体。而要见到道的本体,了悟道的智慧,唯有通过对大道的矢志不渝的至诚的追寻,才有机会见道、悟道、修道、证道、成道。

•我们为什么把【道】解读为:我们生命中本有的智慧本体呢?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解读呢?

•因为,道,无所不在,所以道,必定在我们生命中。

•我们的世界,是道的一部分;

•我们的生命,是道的一部分;

•我们的身体,是道的一部分;

•我们的心灵,是道的一部分;

•当我们去追寻道的秘密,我们可以向着世界去寻找,也可以向着生命去寻找,可以向着身体去寻找,也可以向着心灵去寻找。

•而智慧的集中体现,以及对智慧的彻底了悟,究竟向着哪个方向才是最有效的呢?

•这种研究、探索和追寻,总体上而言分为两个方向:向外和向内。

•科学走的就是向外的方向,宗教走的是向内的方向。

•中国文化走的【内中之内】的方向,即心性的方向。

•而方法即为:心对自心本性和真相的探索、研究、参悟和体证。

•为什么这样的方法更为【有效】呢?

•因为向外追寻,有一些问题永远无法解决:1、自他的分别;2、外在事物的无限性;

•换句话说,你永远看不透【他】,因为你已经事先进行了一个前提设定,【他】是外在的,不是【自己】,既然不是自己,那自己怎么能够彻底【明白】【他】呢?

•除非自他合一,当自他合一时,只要你明白了自己,也就明白了他。

•既然最终还是要明白自己,才能明白他,何不一开始就向内追寻,去明白自己呢?

•第二个问题就更难了,你能找到宇宙的边际吗?你能研究完所有的事物和现象吗?

•在茫茫宇宙之中,在天地万象之间,人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永远也无法通过向外追寻彻底解开所有的奥秘。

•中国文化的核心精髓是心性文化——道文化。

•在这种文化中,你不需要向外去追寻茫茫宇宙、天地万物,你只需要回到自己这里,回到你的心这里,把自己的心彻底悟明白了,道的秘密你也悟明白了,因为你的心本身就是道的一部分,而且是道之中最灵动、最智慧的那部分。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掌握了一个解开《道德经》智慧密码的秘诀:将《道德经》中老子所说的一切,都仅仅围绕我们的【心】去体悟,以【心】为对象,最后打开【心】的智慧之门。

•所以我们在体悟《道德经》的时候,不要离开我们的生命,不要离开我们自己的心,在感觉找不到路的时候,只要回到我们自己的心,用心深入地去体会自己的心,对照自己的心去体悟,就会柳暗花明。

•当我们明确了这样一个最根本的学习和体悟的原则之后,再来对照《道德经》的文字,就会带给我们全然不同的启发。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是我们内心的智慧的本体;

•所有可以被心感知的现象,都不是智慧的本体;

•智慧的本体,超越一切现象,不在现象之中;

•所有的现象都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实质;

•心,是道的显现,可显现的心的现象,却并不是道的本体——相比于外界纷繁的万象,通过【心】去体悟【道】则是最佳路径。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名,是对我们内心的智慧本体的描述所使用的名称、文字、概念、名相;

•名与实:名副其实,名不副实;实,即实际情况。

•名与义:对于事物的定义;赋予事物的意义;事物所蕴藏的含义;(密码与密义——智慧超越文字)

•所有可以被用来描述内心智慧本体的【名】,都是【假名】,而不是【真名】。

•体悟这两句话背后的含义,那个含义才是打开智慧之门的密码。

•用心读懂、体会、体悟文字背后的意义,然后用自己的至诚之心去验证、去确定,直到确定无疑,这即是【商道】。

•无,名天地之始也;

•什么是无?无,就是【空空】之【心】。而且是超越了有无、善恶、垢净等所有二元对立之后同时与道的智慧融为一体的心,也即【道心】。

•在天地、阴阳、有无等分别心产生之前的那个状态,名之曰【无】。

•这个【无】如果缺乏智慧就叫【无明】,如果有智慧就像【空性智】,也叫【无分别智。】

•雪漠老师有本书叫做《空空之外》,【空空之外】就是【道心】,虽然是【道心】,但没有对【道心】的执著。达到这种境界,才能说,我们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真心】,没有达到这种境界时的心,处于分别、妄想、执著之中,所以也叫妄心。如何才能达到【空空之外】的境界,见到自己的【真心】呢?这些在雪漠老师的书里全部都有,所以特别推荐大家阅读雪漠老师的《空空之外》和《真心》。

•【无】如果缺乏智慧就叫【无明】,如果有智慧就叫【空性智】。

•智慧来自于哪里呢?

•有人说来自于大脑,有人说来自于心。

•还有人说既不是来自于大脑,也不是来自于心。

•因为大脑一动,全是妄想,心一动,全是妄心。

•所以有人说要想获得智慧,必须心脑倶空。

•何止心脑倶空,要一切都能空掉才行。身心俱空。

•不仅如此,连空也要空掉才行。所以雪漠老师的书名叫《空空之外》。

•放下大脑,放下心中的一切牵挂,然后按《道德经》中所说的方法进行训练。

•有人说,我就是空不掉怎么办。

•空不掉,就先从有和不空开始,然后慢慢地就可以空掉了。

•有,名万物之母也。

•当天地、阴阳、有无等分别心产生之时的那个状态,名之曰【有】。

•分别心产生之后,各种内心的现象即随之而生。佛经中说有八万四千种之多,名之万物,诚不虚也。

•【无】和【有】,以【心】的实际状况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天地,代表着最基本的【二元分别】,万物代表更加纷繁复杂的【分别相】

•【无】,即【无分别】的状态;【分别】,源自【分别心】。

•【无】,即【无分别心】,【有】,即【分别心】。

•【有】,【无】的基态一旦【变化】,【万物】就出现了,各种思想、思维、念头、情感、情绪、感受等,就出现了。

•【无】的【变化】,是【万物】之【母】。

•那么【无】为何能够【变化】呢?是【如何】变化为【有】的呢?——需要每个人自己在内心去深入地体会和体悟。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你用大脑去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所有的答案都是错的。

•只有用心去体会,去体悟,直到透彻了悟,当下自明自证,才算过关。

•对于这句话的体悟,首先要先回归到【无】的状态,然后仔细去体会,【无】是如何【变化】的,【万物】是如何产生的。

•以上这两步,是最基础的训练,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训练,将这两步训练的方法熟练掌握了之后,就可以进入到下一步了。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

•恒:在不同的语境下,其意义并不相同。

•恒道之恒,为究竟义、超越义,指向的是道的本体;

•恒无欲之恒:是对修道训练的一种要求,这种恒,即为专一、专注、常常、经常之意;

•无:出离、放下、放空、不执著;——空空之心;

•欲:能够引起【心动】的所有因缘、现象;最根本的欲,是【分别心】;

•观:非眼睛之观,而是心之自观,以心观心;

•眇:精微、深层的微妙,即透过表象见到更为精微、深层的真相;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

•远离一切能够引起内心欲望的环境和事物,专一、专注于自心的内在,放下对内心现象的攀援、执著,放下对内心现象的分别,同时保持静静地观照,观照着无念、无欲、无分别的内心的状态,在观照中体悟其中的微妙……其中重点体悟【无念、无欲、五分别】之心的【微妙相】和【微妙性】……

•这一步的训练是说,当进入到【无】的状态之中的时候,就要训练一直安住在【无】的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观其妙】。

•眇,微妙之意。仔细地观察和体会这种【无】的状态的【微妙】。

•注意,能够进行这种观察和体悟,同时又能保持【无】的状态,说明对【无】的训练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定力】。

•同时另一方面也说明,仅仅是能够进入【无】的状态是不够的,能够保持【无】的状态也是不够的,还要能够在进入和保持【无】的状态下,去观照和体会这【无】本身这个状态的【微妙】。

•这是至关重要的。在佛教的修行中,【无】的修行也被成为【止】、【定】,【观】的修行也被成为【慧】。止观双运,也被称为定慧等持。

•所以佛家和道家虽然各有其不同的教义,但实修的方法其原理则有相通之处。

•包括儒家也是如此。

•比如儒家经典《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和定,就是【无】的修行,虑、得,就是【观】的修行。虑,不要理解成用大脑思考,用大脑思考,可以作学问,而不能修养身心。《大学》的核心主旨不是教人如何做学问的,而是教人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虑,相当于禅宗所说的【参】,也相当于【观】和【悟】。【观其妙】,明白了其妙处,即是【悟】,悟,心领神会而不可言传也。

•所以,儒释道作为中国文化的三条根,其本源皆是相通的。

•【观其妙】,到底有怎么样的奥妙呢?有无穷的奥妙,不同的人可领悟到不同的奥妙,帝王观之,有帝王独有的奥妙,大臣观之,有大臣独有的奥妙,儒释道三家观之,有儒释道各自的奥妙。

•每一种奥妙都是大道的奥妙,都是生命的奥妙,都是智慧的奥妙。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止观的修行,深入发现独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智慧奥妙。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噭)

•如果内心各种现象生生不息,念头生灭不止,经常处于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那么专一专注地观照着内心的各种现象,仔细观照内心现象的运动变化以及内外相互呼应的特征;

•有欲:暂时还放不下、空不掉,内心有各种欲望、妄念;

•徼:边界、边际、端倪、苗头、痕迹、迹象、特征;——引申为因缘条件

•噭:呼叫、鸣叫、呼应、共鸣;——所有的现象,都是外显内应,心所感知的现象不能离开自心而独存;

•专一专注地观察内心的现象,仔细观察其如何产生,如何变化,如何消失?从哪里产生?从哪里消失?

•同时进一步观察,心是如何与各种现象相互呼应而发展变化的?这种相互呼应的具体特征和规律是怎样的?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噭);

•通过观徼(噭),把握变化之机。

•无,如何变化为有?有如何变化为无?心与境是如何互动的?

•比如静坐观心的时候:观察你的心与你的念头之间的互动关系;

•比如生活中发生了某件事让你很生气的时候,观照你的心和你内心的那种生气的情绪的互动关系;

•慢慢地你会发现一个秘密:念头和情绪如何发展,取决于你心的状态和态度。

•你可以尝试着只是旁观者自己的念头和情绪,只是静静地看着,就像看着演员的表演一样,看着你的念头和情绪表演,只是看着而不要介入;也不要评判,也不用压制;只是看着就可以;

•然后这样训练几次,然后看看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这种训练就叫做【有欲观徼(噭)】

•如果心中没有情绪,也没有念头,那么就可以观照着没有念头的心,不断深入地观照,深入地体悟其深层的微妙。这时就叫做【无欲观眇】。

•在实际修行训练中,一般以【观有欲之心】为初期的重点,当【欲】渐渐地消散后,再以【观无欲之心】为重点。

•但也不尽然,如果你能学会直接【观无欲之心】的方式,也可以从【观无欲之心】开始。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噭);

•对于【有欲观徼(噭)】,还可以进一步深入观察:对于【变化】以及引起变化之【因缘】的深入观照,即可明了【变化】发展的征兆、迹象、轨迹。

•有个成语叫【见微知著】,为什么有的得道高人能够【预知】未来,是因为引发未来之【果】的【因】已经在细微处显露了出来。

•而如果这个【因】不能被【改变】,只要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未来的【果】必定会成为【现实】。

•所以有句话叫做【性格即命运】,个人的性格决定着个人的命运,企业的性格决定着企业的命运,民族的性格决定着民族的命运,国家的性格决定着国家的命运。

•而【性格】的形成,既有先天之【因】,亦有后天之【缘】。而不管是【因】还是【缘】,都跟【文化】有关,性格的形成,是不仅是个人先天的因素,同时也是文化环境不断滋养的结果。

•所以文化也被称为【生命的程序】。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人文品格,有什么样的人文品格,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命运。

•家庭文化塑造家庭品格,家庭品格决定家庭命运。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品格,企业品格决定企业命运。

•区域、城市、民族、国家,都是如此。

•企业文化的高度,决定企业品格的高度,企业品格的高度,决定企业事业的高度。

•而企业文化的高度,其核心是企业领头人——也就是企业家个人文化品格的高度。

•而企业家个人文化品格的高度,则取决于其对于天地大道智慧、品格与德行的实践深度与广度。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通过观无欲之心,体会无欲之心的微妙相和微妙性;

•通过观有欲之心,体会有欲之心的运动变化的规律和真正的性质;

•然后还要将两种体会的内容合在一起进行更深入的体悟:

•两者同出:无欲之心和有欲之心,都同出于同一个本源,同一个本体,然后深入地去观照和体悟那个本源、本体;

•异名同谓:无和有,无欲和有欲,虽然其【名】有异,但其本体无异;

•玄之又玄:不断地深入再深入,不断深入地观照,不断深入地体悟;

•众眇之门:内在智慧宝藏的大门就深藏于其中,只要不断地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去观照和体悟,【道】的智慧之门就会在某个时点瞬间打开……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从实修训练上来说,这一步的训练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这是超越了【有无】的境界,名之曰【道】境界。

•有无、止观、定慧.....都是【道】化现。

•而【道】的境界,则不可言说,深之又深,奥之又奥,秘之又秘,同时也是一切智慧奥妙的总根源。

•【玄之又玄】还有一个潜在的含义,层层深入,层层看破,层层放下,层层超越,一直到无可超越,人说,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把所有的概念都看破放下,没有一,也没有万,没有人,也没有道。能够悟入此境界,即名曰入门,什么门?众妙之门。

•【众妙之门】没有门,无门,处处皆是门。禅宗有句话叫:遍界不曾藏。

•商道智慧,同样潜藏在这一总根源之中,进入不了【道】之门,就无法领悟【商道】智慧。

•如何进入众妙之门——对于【无】的进一步超越和升华

•【无】,【无分别心】,对于【无分别心】的超越和升华——点亮心灯,开启智慧

•这时的【无】,就转变成了【智慧】,佛家称为【无分别智】,在道德经中老子称之为【无为】,【无为】是道智慧的异名。

•无,就是“空空之外”,即超越了有无、善恶、垢净等所有二元对立之后同时与道的智慧融为一体的心,也即【道心】。

第一个空:先看破放下【有】,让自己的心回到【空】的状态;

第二个空:再看破放下【空】,让自己的心超越【单纯的空】,不落【空相】,不住于【空相】;

之外:超越【空】,同时也超越【有】,超越所有【二元分别】,达到【无分别】同时还有【智慧】的状态,这个智慧即是超越的智慧,即是老子希望通过《道德经》传递给我们的智慧。【传递】,并非有一个【智慧】可【传递】,而是依据老子指示的方法见到我们自己本有的超越的智慧,对于这种智慧,老子名之曰【道】。

实修指导书推荐:

•1、《老子的心事》;

•2、《真心》;

•3、《空空之外》;

•4、《无死的金刚心》;

•5、《佛陀的智慧》;

•6、《大师的秘密》;

•7、《中华文明》(正念训练);

•静心念诵是一种正念训练的方式,如果以前没有做过正念训练,建议大家看看这本书《中华文明》。在这本书中有关于火瑜伽和水瑜伽的正念训练,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而且在别的地方根本见不到的宝贝。这两种正念训练都是雪漠智慧课的内容,是雪漠瑜伽正念训练其中的两种。雪漠智慧课的内容在这本杂志也有连载(26-106页),正念训练在221-236页。欢迎大家订阅。

小结——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道德经》中所有的文字、名词、概念,都是通向我们生命内在本体智慧宝藏的密码,但真正的密码藏在这些文字的背后,只有用我们至诚的心去深入地体悟,并对照自己的心去体悟,才能打开我们心中本有的大道智慧之门。

•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回到我们心的内在,去体悟什么是无,什么是有,什么是天地之始,什么是万物之母;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噭);

•无欲观妙,有欲观徼,是开启生命智慧的最基本的训练,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深入;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最后要超越有欲,也要超越无欲,点亮心灯,才能开启智慧之门。

•注意,这个过程就是【由外而知内】的过程,就是【商】的过程,就是【商之道】。

•非常感恩大家,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同时也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祝大家周末愉快,吉祥如意!咱们下期再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