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留守儿童、手机党育儿,孩子饿不死却被忽略了“情感喂养”
曾在网上看到一张孤儿院里的照片,一排孩子躺在一块,孤儿院的工作人员只能给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孩子以照顾,有一些孩子就一直嗷嗷哭,还有一些孩子哭过也没人理,渐渐目光开始呆滞。
看到照片,瞬间心痛。
这些孩子有了孤儿院的照顾并不会饿死,可是因为财力和人手的有限,很多孩子面临的是“情感喂养”的缺乏。据国外的孤儿院调查,那些整天躺着没有人抱的婴儿,常常会变得表情呆滞,经常生病,并出现发育迟缓的现象。
01 人类的必需品—情感
特别不喜欢有一些人说的“多个孩子无非就是多口饭”的话。人是一种高级动物,不仅有身体的需要,更有心灵的需要,对于婴幼儿也是如此。
孩子对妈妈和家人的依恋,不仅仅是为了能够吃饱生存下来,更重要的是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心理学家Hαrlow的经典实验“铁线妈妈和软布妈妈”充分证明了小猴子也需要情感的依恋,即使铁丝妈妈“有奶”,但小猴子仍然更愿意跟软布妈妈待在一块儿。而他的进一步试验更加清楚地表明,在关键期(猴子是90天,人是6个月)没有跟妈妈充分接触,会给弱小的生命造成终身无法弥补的伤害, 比如,从小就没有跟妈妈待在一起的小猴子,在遇到刺激时会躲在角落摇晃自己,绝望地孤独着,不懂得寻求帮助。还有一些小猴子长大成为妈妈后,也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不仅要给予孩子食物的喂养,更要给予孩子情感的喂养。
那些从小被悉心呵护、温柔拥抱,在妈妈和家人那里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回应的孩子会更加具有安全感,更能适应社会。
02 不能够被替代的父母
也许是不懂得“情感喂养”的重要性,很多父母在生完孩子之后就选择了出外打工和赚钱,而将孩子留给老人照顾。在他们看来,有爷爷奶奶照顾孩子,饿不着冻不着,孩子也会健康地长大。
不可否认,很多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我要说,这其中有很多隐藏的风险是家长们没有关注到的,其中就包含“情感喂养”的缺失导致孩子心理失衡,社会性发展滞后。
前几天与多人发生关系的12岁女孩的新闻让人心痛,其实我觉得如果父母和爷爷奶奶对孩子能有多一点的情感关注,在很多个节点上其实可以阻止这件事的发生,但现在多说无益,悲剧已经无法挽回。
这让我想起了曾有一面之缘的一个留守儿童。我从家人那里听说了她的故事,久久不能平静。
她10岁,父母有4个孩子,老小是弟弟,她排行老二。她已经两年时间没有见过父母,即使有机会给父母打电话,她也不愿意跟父母说话。(也许,她已经不知道应该跟父母说什么了,因为本身就跟父母接触极少,仅有的一点情感链接也因为长时间不见面给磨没有了。)
让我痛心的是,这个女孩儿险些在树林当中被村中的一个智障男人给侵害,幸亏比较灵活才逃走了,但女孩已经被吓坏了,回到家哆哆嗦嗦地告诉奶奶发生的事。后来,警察把智障男抓了起来。爷爷奶奶带着女孩儿到医院做了检查,结论是没有被实质侵害。
让我不能明白的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她的父母依然没有想到要把孩子接到身边,而只是让爷爷奶奶加强对孩子的照顾。而爷爷奶奶已经80多岁,连一天三顿饭都不能够及时且有营养地提供。而爷爷奶奶也说,爸爸妈妈还得照顾弟弟和妹妹,哪有那么多精力再照顾她。
我无法想象这个女孩儿内心的痛,我想在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孩子可能会有“应激性创伤”。可是她的家人并不真正关心这个问题,他们只关心医院检查了孩子的身体没有被伤到,于是他们就放心了。至于心理有没有受伤,似乎没有人关注。
说真的,我真想把这家人骂一顿!
没有知识不可怕,连最基本的人性都不懂才真正可怕!爷爷奶奶是不会饿着孩子,可是父母给孩子带来的情感价值永远是不可替代的。在发生了这样恶性的事件之后,孩子难道还不值得父母多陪伴一下,多拥抱一下吗?
03 需要放下手机的家长
比起那些常年没在孩子身边的父母,还有一种家长需要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那就是身在孩子边,眼和心却在手机上的父母。
低头族、手机党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这样对身心不好,可是似乎又无法摆脱,而幼小的孩子们也成了手机的牺牲品。
我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家长一边带孩子一边玩手机,孩子希望家长陪自己玩一下,这些家长却只会将孩子支到一边去找别人玩或者让孩子自己玩。孩子拉着家长说“妈妈,我给你讲个有趣的事”。家长却头不抬眼不睁地说:“你说吧,我听着呢。”结果孩子巴拉巴拉讲了一堆也没讲清楚,家长就不耐烦了。这个情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
有人会讲,人都已经陪在孩子身边了,还想要求什么?
是的,除了身体的陪伴,孩子们还需要什么呢?
孩子们还需要家长能够给予及时的“情感反馈”。
给大家讲另一个经典的心理实验一“冻脸实验”。七八个月的婴儿和妈妈隔50cm坐在对面,婴儿做出什么表情,妈妈就及时给予回应,婴儿表现出非常的开心。然后,妈妈被要求将脸“冻住”,对婴儿的任何表情都不做反应。结果,这个婴儿极度痛苦地抓自己的脸和头发,然后放声大哭。这时,妈妈安慰并和孩子说话,孩子才恢复平静。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即使是一岁以内的婴儿也需要家长给予及时的情感反馈。
当家长玩着手机对孩子不理不睬时,又何尝不是一种“冻脸”呢?
04 “情感喂养”的方法
1岁以内的孩子
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都建议在吃奶时家长要怀抱着孩子,让孩子接触妈妈的身体,听听妈妈的心跳。妈妈身上亲切的味道,温柔的眼神,爱抚的动作都可以让宝宝感受到母爱,产生愉快的情绪,对宝宝身心健康的发育都是很有好处的。
不喂奶时,父母也要对孩子的眼神、表情和咿呀语给予及时的反馈,可以对着孩子微笑,对孩子说一些轻柔的话,也可以亲亲宝宝,重点是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关注了。
1岁以上
这个时候的孩子可能已经断奶,但家长依然要每天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跟孩子说说话,玩一下,或者就是抱抱孩子,亲亲孩子。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情感反馈,这些会让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情感的需求被满足了,孩子的睡眠和饮食也会得到良性的促进。身心健康的孩子,大脑发育也会更加的好。
父母要保持好自己愉快的心情
三个月以上的孩子就已经能够识别社会性的微笑信息。所以,家长在陪伴孩子时也要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好,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是天生的“感官捕捉器”,他们可以敏锐地捕捉到家长的情绪。当家长带着愉快的心情陪伴孩子时,这种正向的情绪能量也会传递给孩子,这对孩子的身心也是一种滋养。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评论、点赞、转发、收藏都是对我的鼓励,谢谢!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我是“豆妈逗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经的教书匠和班主任,多平台签约作者。一个走过南闯过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烟火气的俩娃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