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疫情之外的无形杀手,该拿什么拯救我们的孩子?
在今年新冠肺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很多人都忽视了,造成不少正是青春年少的孩子生命殒落的另一个无形杀手,它就是心理问题。
从12岁男孩只因上网课不积极遭遇家长几句训斥便跳楼轻生,到后来陆续听闻又有几例这样的事情发生。
前两天,某校一男生刚开学后不久,就在家跳楼死亡。
事情的起因是因整个假期他没有上网课,家里仅有的一部手机给他姐姐上网课用了,他开学后到校自己感觉与别人差距拉大,要强的他说:“我要是学不好,就跳楼去死。”同学听说后向班主任报告,班主任赶紧打电话让他家人把他领回去了,但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据说这位同学年前心理就有问题。
孩子们遭遇到一点困境和挫折,就以跳楼的方式来结束生命!
试问:“我们的教育、家庭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答案应该也很明确,就是过多的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健康。
所以我们无论是老师们还是家长们,一定要充分重视起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健康!!
从学校层面讲:开设心理课程、进行心理讲座、开放心理中心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等等。
从教师层面讲:班主任和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规划,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的要求,树立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上诸如开学第一课这样的心理健康的班会课。
还可以多给学生放一些正能量的积极的视频,比如清华大学武汉藉学生的全英演讲,既体现了疫情中的困境以及内心焦虑与不安,又体现了在疫情中成长,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从家长层面讲:充分接纳孩子,支持孩子,在孩子原有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引导鼓励,与孩子一同进步,一同成长。而不是处处责难责怪责备,与孩子始终站在冲突的对立的立场上,激化亲子矛盾,从而导致孩子采用极端手段处理矛盾。
学生自己层面上讲:要继续调试心理,调整个人状态,积极主动去适应和应对新情况新问题,而不是被迫等待改变。 采用多种方式舒解自己心理,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进行排解,也可以找好朋友聊天,或者找老师倾诉,还可以找专业心理老师去分析和指导,运动也不失为一种有效调适心理的方法等等。
总之,生命可贵,我们一定要学会珍惜。除了积极防控疫情之外,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