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

俞元桂

2021-10-31  本文已影响0人  游荔生

俞元桂

我是普通的莆田人,许多年前坐火车去读书,在车上不止一次听人说:“又是一个莆田人”。上海的大学里听老师说:“又是一个莆田人”,有“莆田人里头出人才”这样的评论。莆田文化发达,莆田散文也很发达。请诵古人诗一句,莆阳芳桂多枝香。福建师大,很好的一个大学,中文系有实力。有一些好老师,讲很好的课,有特色。许多老师上课时,提到了“莆田人”,俞元桂老师。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理论贡献,主要在散文研究等,俞元桂是代表性人物之一。福建散文有一定地位,“莆田人”的散文更突出一些。郭风,散文写作;俞元桂,散文研究;“绝代双骄”。霹雳一声天外响,婆娑双桂月中开。二个大师,都是福建师大毕业的,都是“莆田人”。心平气和地,实事求是地说,今天的莆田散文不错,不过与郭风和俞元桂的水平比较,有差距。

俞元桂,1942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中文系,历任福建协和大学中文系讲师,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节概松千丈,声华桂一枝。俞元桂实在,厚道,中庸,谦虚,教许多课,也教写作。俞元桂的学生,写许多感谢老师的好散文。一枝何事于君借,元桂年年幸有馀。俞元桂老师教写作,特色是讲评。这是极费功夫的,先得把卷子仔细批阅、分析,然后归纳、总结,常要操劳到深夜。

清节何由见,莆田桂自芳。上起课来,俞元桂老师全身心投入,以自己对艺术的领悟,来感染学生,点燃他们的智光。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俞元桂老师犀利地解剖作家的艺术灵魂,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书法课的老师朱以撒,写好散文。朱以撒写《俞元桂老师》的散文,有神韵。文章世德已能传,得桂高枝数十年。写《俞元桂老师》的散文,还有许多。

俞元桂老师的业绩,主要是“现代散文”研究,三本著作:《中国现代散文理论》、《中国现代散文史》、《中国现代散文十六家综论》,是俞元桂和他的学生研究现代散文的成果,也是福建师大对散文的一大贡献。俞元桂早年钻研古典文学,以风格论和诗歌史论见长;后,治新文学,着重探求作品分析方法。俞元桂主攻现代散文,取得了包括论、史、作家作品选和工具书等方面的成果。

何处桂花发,秋风昨夜香。俞元桂治现代散文史,特别强调从钩稽史料起步,他带领课题组搜集原始文献,编纂《中国现代散文总书目》、《中国现代散文精粹类编》等,把散文史的编著建立在翔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上。举子忙时节,秋庭桂子春。俞元桂强调,文学史“是文学史料和文学史观的有机结合”,“文学史结构的主体应该是史料,在史料的组合与评述中体现史识”。

俞元桂也写散文,日常感兴、校园记事、师友情谊、游历观感、民俗考察、文集序跋等。《晚晴漫步》有往事的回味,历史的沉思;有世味的品尝,人生的妙语;有现实的投影,未来的心愿。气含松桂千枝润,势画云霞一道开。《晚晴漫步》老到醇厚,凝聚阅历涵养、性情气度。他的散文触景感怀,寓庄于谐,逸趣迭出,意到笔随,有古典文学的深邃教养,也有耕耘文字的匠心所在。

俞元桂的散文像散步、饮茶、喝粥一般,是那样自如,不拘形迹,那样轻松,赏心怡神,那样可口而对身心有益。有些散文参透了人情事理,其表现又有点散漫不拘,随遇兴怀,信笔写来,像晚间漫步,灯下闲话。《花园花木记》平中见奇;《买书记》即小见大;《鼓山极顶》触景感怀;《过年》历史深思……俞元桂的散文,历经沧桑,见多识广,心平气和,静观自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