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个东西贵吗?“穷”观念,影响孩子未来
周末带儿子和外甥出门散步,男孩子看到碰碰车,嚷着要玩。
玩就玩吧,他们开心就好。玩完车,男孩子们又发现个好地方,一个新开的游乐场。于是他们像飞奔的野马,一路朝游乐场门口奔去,拉都拉不住。
看着里边明亮的灯光,眼花缭乱的设备,我赶紧捂紧了荷包。但孩子们眼里写满了渴望,我还是问了下价格。
对于每天记账的我来说,这可是笔大开支。看着我心疼的样子,儿子小声地问我:“妈妈,这个贵吗?”
我一惊,儿子什么时候也跟我一样,这么计较价格了?
想起之前儿子拿着一袋零食,似乎为了说服我,她一个劲地说,妈妈,这个便宜,可以买。
每次出去逛,她看中什么东西,合理的我会买。但如果觉得没必要,我就会说,这个太贵了,妈妈钱不够。
这些话听多了,儿子也变得懂事起来:便宜的才可以买,贵的不能要。
我在内心叹了一口气,金钱教育,我太失败了!
于是,我问身边的宝妈们,大家好像没多少意识要给孩子做金钱教育。
如果孩子看见这也要买、那也要买,该怎么办?大部分父母,可能会做以下的应对。
哭穷
妈妈,我喜欢这个玩具。
这玩具多贵啊,咱们家没钱,买不起。
妈妈,这件衣服好看。
咱们家太穷了,没钱买。
我见过一个妈妈,为了让孩子觉得自家穷,甚至想出了“借钱”的奇招。
孩子学校要买东西,妈妈说家里没钱,硬带着他去跟阿姨“借”了些钱。孩子虽然变得很懂事,但却也畏手畏脚,哪怕合理的要求也不敢提。
刻意捧高孩子
给孩子买点好吃的,就不忘马上“捧高”孩子,你看这么贵的东西,爸爸妈妈没舍得吃一口,只给你买,你可要懂事一点。
给孩子买件好衣服,也不忘念叨说,爸爸妈妈身上的衣服都是好几年前的,买的也都是便宜货,只给你买好的,你可得珍惜啊。
孩子本来还高高兴兴,但听到这话,却只会有罪恶感,觉得自己是踩在爸爸妈妈身上来享受的。
虽然我们的本意是好的,希望孩子懂得赚钱不易,好好珍惜,不要乱花钱。但这些话,却也可能给孩子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
比如孩子想要某个东西,本来他只是想让自己开心一下。但若不管怎么努力,他就是得不到。
那么,他整个注意力,就都只集中在这个物品上,而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是什么。最后,他就变得只想拥有,拥有才会使他快乐。
金钱也是。孩子若在小时候得到金钱太难,满足物质需求太难。
那么长大后,他会特别没有安全感,只想拼命拥有钱,却舍不得花钱对自己好一点。
而且,在交朋友、与同事相处时,他还会因过分计较钱而显得小气,不被欢迎。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还可能会因利欲心太重而走弯路。
还有些孩子,长大后会控不住消费,就算不需要,但一听到打折,就忍不住买买买,浪费很多钱。
甚至还有很多孩子,没钱就把自己抵押,去借,去贷,最后陷入大麻烦中。
父母教孩子从小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那么,他在精神上便能富足、人格独立,将来也才不会被金钱牵着鼻子走,轻易陷入危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