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公和孔子(一)

2024-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陈建军

——《论语》学习之17-03-1

【原文】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白话】齐景公以礼待孔子,说:“像鲁君对待季氏一样,那我做不到,用待季氏、孟氏之间的规格来礼待他吧。”又说:“我老了,不能任用他了。”孔子就离开了齐国。

【思考之一】齐景公和孔子之间都有什么交际?

”就是对待、礼待的意思。论语注疏》曰:“谓以禄位接遇孔子也。”“季孟之间”,朱子曰:“鲁三卿,季氏最贵,孟氏为下卿。”齐景公打算用低于执政大夫而高于孟孙氏的礼节来对待孔子。《注疏》曰:“若鲁季氏,则不能,以其有田氏专政故也。又不可使其位卑若鲁孟氏。故欲待之以季、孟二者之间。”朱子曰:“此言必非面语孔子,盖自以告其臣,而孔子闻之尔。”

先了解一下历史背景,看孔子和齐景公之间有什么样的交往。《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因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齐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而立之年的孔子已名声在外,一番答对令景公大悦,奠定了交往基础。三十五六岁时,因鲁国内变,鲁昭公奔齐,孔子为了挽救鲁昭公也去了齐国。吴英曰:“孔子之适齐,其意不在于求仕也。鲁乱适齐者,非谓为避乱去,正所以为救乱去也。”但齐景公对孔子十分欣赏,也有任用孔子的想法。但是由于齐国一些大臣的阻挠和劝说,齐景公对任用孔子的想法动摇了。不能以季氏之礼相待,也就表明齐景公虽不打算重用孔子,但还会善待孔子。

【思考之二】齐景公为什么错失令齐国伟大起来的机会?

孔子的离开,对孔子并没有什么损失。然而对于景公来说,孔子的离开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因为他失去了一次令自己和齐国伟大起来的机会。自此开始,齐国也日渐衰落,竟被田氏所取代有。

齐景公为什么会与孔子当面错过?首先是他对霸道太过执着,导致孔子给他讲的王道入不了心。景公初见孔子,问的就是“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秦穆公为什么能成就霸业呢?他对霸道的浓厚兴趣表露无余。孔子是教育大师,因势利导到王道德治上来,何况是小小的霸道呢?景公问的是霸道,孔子却把实现王道的方法讲了出来,可惜景公接不住,虽然挺高兴,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景公为什么就不能放下对霸道的执着,接受王道呢?说到底还是因为他对孔子缺乏足够的信任,对儒家王道的政.治并不是从内心诚服。景公多次向孔子问政,对孔子的回答,他不是说“善哉”,就是表现得很高兴,而且还曾一度想给孔子一块封地,给人感觉他挺信任孔子的,其实这只能算是初步的信任,远没达到坚定不移、成色十足的信任度。所以,一旦有人对孔子诽谤几句,景公对孔子的信任就动摇了。就像晏子说什么“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等等之后,尽管哪些明显的不实之词,景公听了之后居然就信以为真,从此再也不向孔子讨教了。他对孔子的信任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一击。信不过孔子,能接受他的王道理想吗?能重用他推行王道吗?当然不可能。

而孔子的人生使命就是要推行王道普济苍生,既然景公不能接受,那再高的待遇也不可能留得住孔子,孔子定会继续寻找有可能接受王道理想的人。最终景公错过孔子也就成为了必然。

【思考之三】如何避免景公之失?

景公的过失,对于今天的学人来说,依然有着警示作用。我们虽然是普通百姓,但一样可能犯景公这样的错误。

如果对孔子、对孔子之道缺乏足够的信任,孔子讲的道理也就很难真正进入我们的内心,也就更难付诸实践了。这样一来《论语》所能给予我们的种种人生智慧、人生的美好,也就都会与我们失之交臂。孔子在世的时候就已经遭人诽谤,近代一百多年来泼向孔子的污水依然不少,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的时候也有过。所以,即便已经对孔子有了初步的信任,仍然要努力地不断强化增强信任度,否则听到一点对孔子的诽谤之词,就有可能动摇心意。

如何强化我们对孔子的信任度呢?多阅读孔子的生平传记,多了解他的种种美德,多体会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拳拳救世之心;多倾听古今中外的圣贤智者对孔子的评价;特别是要认真学习实践孔子所讲的道理,自己亲身受用到国学的妙处,有了真实受用,自然对孔子的信任度就能提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