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学霸,可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朋友圈里看到一条转发视频,内容是一个学生的演讲。
演讲本不稀奇,但这段视频中的演讲者,是衡水中学的张锡峰同学。
不少人对学霸的印象,一直以来都有些刻板:
一身土土的校服、轻微驼背,再搭配一幅度数不低的小眼镜。
但张锡峰同学,用一段阳光激情的演讲,在打破了大学对学霸固有印象的同时,也改变了很多人对衡中“高考工厂”的刻板印象。
谁说学霸就只是做题机器?
从视频下方的网友评论中,随意截取几段,大家感受一下:

高分又高能,张锡峰同学不火才怪。
但能考上名校,绝不仅仅是因为高分。高分只是表象,在表象的背后,是强大的自律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而自律和坚持,正是决定一个人这辈子能飞多远、能走多高的核心因素。
张锡峰同学这段演讲,让我想起前几年,自己遇到的一个学生,也是学霸,高二时做高考英语试卷,就能答到130+那种。
但相比张锡峰同学,这位学霸同学就逊色了很多。
现在还清楚记得第一次给该同学上课时的场景,因为这次课后,自己果断拒绝了该同学后期上课的请求。
这位学霸同学啊,英语基础比较扎实,按理说,这种学生教起来会很轻松。
但,在给该同学正式上课时,讲完知识点和相关答题技巧后,到了练习环节,本应是学生趁热打铁,通过适量练习巩固知识点,这期间老师也可以喝口水,稍微休息一下。
但该同学偏不。
在我传达了让学生先独自做题时,该学霸来了这么一句:
老师,你继续讲,练习题我拿回家做,下次课前你再给我讲下错题...
我愣了愣,讲练结合本是上课的正常流程,哪有老师一直干讲的道理,这不又回到填鸭式教学模式了吗。
好吧,我继续讲。
第一次课中场休息。
咱们休息5分钟,起来上个厕所活动下,天也热,一会继续。
该同学又不乐意了,随即来了句:
老师,我不累,你继续讲...
我...无语拧巴。
这可是暑假啊,老师们平均一天8小时课量的节奏,你不累我还累呢。
作为学生,你是付了学费,但哪有上课期间,完全不让老师休息的道理?
何况,学生们在做当堂练习时,老师们其实并不轻松,脑子依然在飞速旋转。
强忍到第一次课结束,该学霸问我下次上课时间,直接拒绝。
学生如果情商低,成绩再高我也不教。
掐指一算,这位学霸同学,差不多也该大学毕业了。
不知道经过大学这几年的磨砺,这位同学有没有变得成熟些?
要考上名校,于多数人而言,眼下只能依靠高分,但进了大学校门,分数随即就失去了意义。
社会是一所需要终其一生,才能拿到文凭的大学,而大学,就是一个个小社会。
人这一辈子,要成点事不容易,但人生在世,又必须成事。
而要成事,除了自律和坚持,高情商也很重要。
都是学霸,可有时候啊,这差距还真不小。